干细胞有望进驻中国空间站研发新药

李建忠,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特种医学中心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日前发布消息称,中国空间站将围绕人类长期太空生存和提高地面生活质量开展研究,将支持开展微生物、植物、动物在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群体等不同层次的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为人类在太空的长期生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开展空间干细胞增殖分化、蛋白质结晶等前沿的生物技术研究,为研发新型药物、医疗技术等提供新手段。

据悉,浙江大学的人体干细胞实验将有望再度"上天",浙大生命科学学院这个团队的实验项目即属于空间生命科学领域,旨在揭示微重力环境如何导致人体骨质疏松的原因。自2016年以来,浙大团队在"实践十号"卫星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中进行两次太空实验,取得重要进展。实验结果充分说明失重环境导致骨质生成减少是宇航员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并进一步确认了细胞外力学信号的变化是引发干细胞分化方向变化的直接原因。

通过这些实验,浙大研究团队已经描绘出一个明确的细胞信号通路,阐释微重力如何环环作用,最终导致骨质生成减少。现在,他们希望更进一步,解释这一过程中的数个关键基因为何在微重力环境下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将深化人们对微重力引发骨质疏松的认识,并为未来研发靶向药物打下基础。

干细胞有望进驻中国空间站研发新药

目前,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设施正在加紧研制,目前进展顺利。据研究人员介绍,中国空间站规划部署了密封舱内的16台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光学舱,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等11个学科方向30余个研究主题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在集成测试大厅中,这些实验柜看起来各不相同,高约1.8米,宽约1米,深约0.9米,每个重量不超过500公斤。

干细胞有望进驻中国空间站研发新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首个载人空间站会成为浙大干细胞研究团队第三次太空实验的理想平台。相比之下,空间站优势明显,供这些科学家们施展身手的条件宽裕多了。常驻空间站的宇航员将全程"呵护"实验细胞,随时完成必要的实验操作。太空阶段完成后,实验细胞可搭乘往返空间站和地球的飞船回到地面,供实验室做深入研究。

信息来源:强国学习和浙江在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