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一首《桃花源记》让桃花源闻名古今,成为人人都向往的世外桃源,每日络绎不绝的游客,让宁静的桃花源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景区。

桃花源美景

与其相比,距桃源县城20公里外的木塘垸更像是如今的世外桃源。木塘垸镇位于沅水中下游,洞庭湖之尾,常德市西郊,是一个三面环水、形如半岛的垸区镇。镇内一条主干公路南连319国道。常张高速公路纵穿其中,过境里程8.9公里。全乡总面积58.45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进出木塘垸的车和人都需要渡船过江,也让木塘垸有了一种神秘和与众不同的世外感。

木塘垸渡口边上的露天造船厂

以农业为主产业的木塘垸,三方环水,一方靠山,发达的水上交通造就了技术精湛的造船工匠。在木塘垸渡口边上,一个可以一目览尽的露天造船厂,摆放着几艘上千吨级的货船。据当地人介绍,这些船不仅在国内销售,也销往东欧和南美等地。

温馨的小镇门栏

初进木塘垸的大门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道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房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眺望远处,是一望无垠的金色的油菜花海,一朵朵油菜花,在清风的抚动下微微点头,好像是在为远方的客人表示着欢迎。

美丽油菜花海

在花海的深处有一叫“木塘人家”的农家乐,隐藏在花海中的它如果不是走近了,还真不容易被发现。老板杨立波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在给客人提供木塘私房美食的同时,他九十岁的老父亲杨吉成兴致勃勃介绍木塘垸的人文、风景、美丽传说,特别是把木塘垸上年纪的老人都耳熟能详的“红色记忆”讲述给大家。

隔岸遥望草鞋洲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毛泽东在早期革命生涯中为躲避国民党反动组织抓捕,在沅江属木塘垸镇一个小岛丢失草鞋而得名的“草鞋洲”。据杨老介绍,1927年10月中旬,中共湘西特委在木塘镇草鞋洲秘密召开中共桃源、石门、慈利、澧县、临澧五县县委书记会议,决定在湘西地区组织农民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

11月18日,桃源徐溶熙苏维埃政权和桃源第十七游击大队在畲田坪(今畲田乡属地)成立。张祺、徐才益分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和游击大队长。次年5月,该苏维埃政权痛失,100余名中共党员、农会骨干成员、游击队员遇难。长沙“马日事变”后,常德反动派紧接发动“敬日事变”,抓捕湖南常德市的地下党组织和工农群众团体,当是时毛主席来到木塘垸农运调查,走漏风声,因反动派的追捕,在当地群众帮助下,紧急脱险时在小洲上丢失一只草鞋。后来这个小洲就被当地人称为“草鞋洲”,红色故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还有曾在木塘垸组织地下活动的革命烈士李庆兰。据杨立波描述,李庆兰家境殷实,身手矫健,在被追捕的过程中,他飞檐走壁,身轻如燕,敌人动用一个连的兵力,追了几天,最后他被围困在一个水潭边才被捕,遭到杀害…… 烈士刘正洪,其父亲是一个秀才,自幼习武,一身轻功加硬气功,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其走出去,接受了进步人士的革命真理,考上了黄浦军校,加入了地下党,被捕后严刑拷打,自始至终,保守党的秘密,直至壮烈牺牲… 还有潘仁丰…一个个向李庆兰一样的烈士的故事在小小的木塘人家传播着。吃着口中的农家美食,听着杨老人家绘声绘色讲述木塘垸先烈的故事,食客们都沉浸在动听的故事中。酒足饭饱之后,食客们都会提议去草鞋洲观光,追寻“红色记忆”。

油菜花开

在离开美丽的木塘垸前,大家都会采摘一些野菜、在农家订购一些油菜籽,然后在镇上的榨油厂加工,带上一些绿色生态无污染的纯香"毛菜油"自用或送礼。曾经,镇上年轻人都走出小镇,选择去大城市打工赚钱,留下了都是年老,或者因各种原因无法离开的人。如今小镇在振兴新农村的春风里变化巨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沿海带回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在家乡办厂,结合当地的生态资源种养殖,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融合道路,让乡亲们能在家门口就实现脱贫致富。

木塘垸热闹的集市

木塘垸人们在政府的带领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如今的木塘垸像是是相嵌在湘西北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一定会在新时代崛起,这个常德市的后花园在新时代一定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传承红色精神,更加多姿多彩!(记者:赵凯 刘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