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後,羥基自由基與氫分子碰撞,就會生成水分子與氫原子。除了氫分子與水分子之外,氫還能與很多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其原因在於,氫原子既可以變成帶正電的陽離子,也可以變成帶負電的陰離子,還可以滲入金屬之中。

個人演唱會還有

3660天

今天我們繼續來炒氫這鍋冷飯,不要着急,最近搬家折騰毀了,稍微炒炒冷飯馬上就好,雖然是冷飯,也不見得你就喫得消,我算算啊,爲了迎接六一國際兒童節,5月31號那個週五,我要是不給你整個巨無霸,我就把這個茶缸喫了。今天我們來說說氫的化學性質。

昨天說到,在地球乃至太陽系中,單獨的氫原子都極難存在,這是因爲,它們極易與其他物質相結合,也容易兩兩結合形成氫分子,那麼氫爲什麼就好這口呢?就好像中學時代的女同學一樣,上個廁所都得找人陪?原因在於,相對於單獨存在,氫原子還是兩兩結合更爲穩定。那麼進一步的,爲什麼氫原子兩兩結合就更穩定呢?這是因爲,此時氫原子電子軌道上的電子剛好滿員。我們知道,在原子中,電子分佈在原子核外圍的電子層之上,按照距離原子核的遠近,電子層分別被命名爲K層、L層、M層、N層、O層等等,越靠外的電子層上所能容納的電子就越多。對於氫原子來說,氫原子的K層電子層的1s軌道上有1個電子,但這個1s軌道事實上最多可以容納2個電子。所以,當氫原子兩兩結合爲氫分子後,2個氫原子就會共享2個電子,這樣每個氫原子的電子軌道就都裝滿了,所以氫原子兩兩結合更爲穩定。像氫分子這樣,通過共享電子來結合的方式,我們就稱爲“共價結合”。

而氦原子就不是這樣了,氦原子的電子軌道上本身就有2個電子,所以它們並不會原子間結合而形成分子,而氦氣正是這樣一種單原子氣體。

提到氫,就不得不說起水,那就是氫與氧反應爲何會生成水?將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加熱的話,氫分子與氧分子的反應會加速,相互發生激烈的碰撞。這樣一來,相互碰撞的氫分子與氧分子之間會發生原子的重組,生成羥基自由基,這就是反應的起點。隨後,羥基自由基與氫分子碰撞,就會生成水分子與氫原子。氫原子與氧分子碰撞,再次生成羥基自由基與氧原子。氧原子與氫分子碰撞,又繼續生成羥基自由基與氫原子。而氫原子與羥基自由基碰撞又會生成水分子。你可能沒聽懂,沒事兒,我說的對不對我自己都不知道,總之就是,氫原子、氧原子、氫分子、氧分子以及羥基自由基,一通組合操作,就生成了水。

與氫原子兩兩結合爲氫分子一樣,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也是因爲以2個氫原子加1個氧原子的方式結合更爲穩定。氧原子的2p軌道上有4個電子,而事實上,這裏可以容納6個電子,當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結合爲1個水分子時,氫原子與氧原子間總共會共享4個電子,這樣一來,氫原子與氧原子的電子軌道就都裝滿了。

水分子

其實,水分子也存在於宇宙的星際空間之中,因爲星際空間中就有原子形式存在的氫和氧,它們之間相遇就會生成水分子。此外,年輕恆星周圍的氣體被恆星的光芒加熱後,其中的氫分子與氧原子也會反應生成水。實際上,目前人們認爲,地球上的水分子大多都是在星際空間中生成的,這些水分子在星際空間誕生後,或是滲入岩石的縫隙,或是作爲羥基與岩石相結合,抑或者是結成冰,然後隨着岩石構成的小行星或冰與塵埃構成的彗星來到地球。

除了氫分子與水分子之外,氫還能與很多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其原因在於,氫原子既可以變成帶正電的陽離子,也可以變成帶負電的陰離子,還可以滲入金屬之中。也就是說,氫這哥們就好似渣男,和什麼小妹妹都能契合。總的來看,氫與另一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大致可以分爲3類。

第一種是離子化合物。結合對象是第1主族的金屬元素,以及第二主族的鈣、鍶等等。與這些元素結合時,氫原子會奪走對方的電子形成氫負離子,並與變爲陽離子的金屬離子結合。常見的化合物有氫化鋰、氫化鈉等。

氫化鋰

第二種化合物是金屬化合物。由於氫原子很小,不足0.1納米,所以如果把氫氣與某些金屬,像是鈀、鈦等至於高壓密閉環境中時,氫分子就會分裂爲氫原子而滲入金屬之中,擠入金屬結晶的空隙之間,從而形成金屬化合物。滲入了氫的金屬會膨脹,並變硬變脆,這樣性質的金屬自然有它的用武之地,但另一方面,與氫接觸的零件的耐久性,也是使用氫時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種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由於氫原子只有一個電子,所以它可以與13-17族的元素共享電子從而形成共價化合物,水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共價化合物,此外還有甲烷、甲硼烷、氨、氟化氫等等。在各種由氫構成的共價化合物中,氨是可以用作肥料原料的重要化合物,所以工業用氫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制氨。另一大用途是石油的精煉,由於氫通過與各種各樣的元素共價結合,所以可以與石油中的雜質反應將其去除。在共價化合物中還有一個大明星,這就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碳與水的化合物。

總之,雖然我們身邊幾乎沒有單獨的氫原子或氫分子,但氫卻與各種各樣其他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我們身邊,時時刻刻維繫着我們的生存與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