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来,中国住宅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房地产经纪行业也获得了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如何认识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如何认识房地产经纪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链家董事长、贝壳找房董事长左晖昨日对以上问题一一作答。

房地产行业面临新的四大矛盾

问:站在未来的门槛上,如何认识现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房地产需要承担怎样的新使命?

左晖:当前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下一步,应该深刻理解房住不炒,深刻理解多渠道供给、多主体保障、租购并举等大政方针的精髓。这是行业需要研究的大方向。作为前提,应该刷新对当前行业面临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一,从总体供给看,要关注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的切换。2010年以后,“万人开工率指标”开始从高峰阶段下滑,增量市场大规模开发的进程实际已经结束。根据2010年“六普”数字加上近年来商品房竣工面积估算,今天全国存量市场的商品房接近300百亿平方米。如何撬动巨大的、越来越高的存量资源,如何进行存量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新命题。

第二,在租购并举之间,如何理解这个“并”,以找到良好的平衡?我们的住房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远远高于租赁市场。未来如何在大中型城市中发展租赁住宅?对比国外,例如英国、德国租赁住宅基本都是通过C端即私人住宅市场解决的。我们能否激活近300亿平方米存量住宅进入租赁市场,去解决大中型城市年轻人租房需求?

第三,要关注城市之间的不平衡。很多三四线城市或者说人口净流出城市,存量住宅供给明显过剩;而核心的一二线城市、核心城市圈供给仍然不够。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化还远远没有结束,人口仍在向大中型城市和城市圈聚集。

第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品质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供给不足存在矛盾。过去几十年,我们大规模、快速地推进了城市化,出现了城市住宅的建设浪潮,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硬件品质——住宅本身舒适度和环保节能等方面品质,以及软件品质如住宅全生命周期中的服务品质、住宅交易配套环节中的品质问题。

房地产经纪行业面临“下半场”

问:在解决未来房地产行业四大矛盾的过程中,房地产经纪行业面临怎样的趋势?你是否认为房地产经纪行业也有一个“下半场”的概念?

左晖:房地产经纪行业主要是从1998年以后,伴随国内存量住宅的高速增长发展起来的。主流经纪公司发展也都是20年左右。现在,大概在20个重点城市中,二手住宅交易量已经超过新房交易量,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全国二手房交易的成交额会超过新房。

经纪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也有一个“下半场”的概念。房地产经纪行业下半场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消费者体验,一个是职业经纪人。

关于消费者体验,随着存量房逐渐超越增量房占据市场主流,在房地产交易领域中,消费者的主体感受,已经从买新房的感受,转移到买二手房的感受。二手房交易的参与主体又非常多,有买家、卖家,有金融机构,还有政府部门等,房地产经纪人和经纪公司就在其中起到了核心枢纽的作用。

而经纪人职业化的发展现在还是很不够。首先是量的不足:全国目前大概有二三百万的房地产经纪人,大概和美国差不多。但我们的城市人口比美国多得多,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房地产经纪人和城市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其次是经纪人队伍的波动、流动。当下房产经纪人平均从业时间大概只有8个月左右,非常低。整个行业处在一个非常大的波动和流动状态中,经纪人的职业操守、经纪人的作业环境,以及得到的职业尊重、职业保障,都还是不够的。

那么,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平均从业时间只有8个月的职业队伍,要服务一个复杂的交易服务行业,还要能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因此,未来如何培养职业化的经纪人群体,使之成为一个有长期职业规划、有良好职业操守、能接受良好职业训练、获得较高职业技能的服务群体,这是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问:经纪行业服务水平,一直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未来,经纪行业服务水平应该从哪些方面跨越?链家、贝壳找房会从哪些方面强化服务机制?

左晖:现在链家大概有超过10万名经纪人。我们从做链家早期就开始问一个问题:经纪人对我们来说,是我们的员工?是我们的客户?是我们的产品?在我看来,经纪人群体本身其实是产品。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包括购买服务这部分。但就像刚才说的,今天整个中国经纪人群体的职业建设程度还是比较弱的,经纪人的职业化一直没有建设好,其中原因非常多,有经纪人群体的服务理念的问题,也有服务不错的经纪人得不到足够的职业尊重、职业保障的问题。

而从未来看,存量房交易过程中,很难去掉经纪人这个环节。在大宗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的复杂交易中,因为有经纪人的参与,的确降低了摩擦成本,提高了润滑度,提高了效率。既然去不掉,关键命题就是改善这一群体的服务品质。对于贝壳来说,核心方向,就是提高经纪人本身的服务能力、服务效率,让经纪人平均从业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提高他们的职业保护和职业尊严。同时能让大家得到消费者的激励,更进一步提升他们对行业发展的预期,形成良性循环。

如何撬动良性循环?我们要做出大量服务标准、服务指南,推出多种服务承诺。比如,在链家体系中有一个要求,每年交易额的万分之五,要作为各种服务承诺的赔付。各种各样的服务标准、服务承诺落实下去,消费者就会有越来越好的感知。但这些核心都是服务者,是职业化进程中的经纪人。如何提供他们的职业化程度,包含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两方面都要去提高。这是未来的方向。

影响房租的主要变量是城市居民收入

问:今年关于中介和房租的关系一度成为行业热点。您认为有关中介和房租关系问题,为什么会在今年爆发出来?这给了行业哪些启示?

左晖:关于经纪公司、经纪人和房价、房租的关系,全球已有比较多的研究。居住成本和人民群众生活联系紧密,占比又比较大,所以当房价、房租出现波动的时候,社会情绪容易被调动起来。但从各种实证研究来看,房地产经纪机构作为一个中间机构,对房租和房价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同时,这种作用既有抬升的作用,也有往下压制的作用。这是第一。

第二,房租的上涨并不是全国普遍现象,而是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中。在大量二三线城市中,反而是房屋租金和市场比例过低,并且长期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准。为什么在核心一二线城市会出现房租上涨的压力?背后的关键实际还是供给的问题。一些大城市供给不足,而城市对年轻人吸引力又特别强。

第三,影响房租的核心变量,跟资产价格没什么关系,也就是说房租和房价关系不是很明显。从实证研究看,影响房租的主要变量是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从全球很多大城市看,城市租房群体平均收入的30%,会用于整个居住成本。

第四,从过去十年看,一线城市的房租实际保持非常稳定的增长,大概每年平均在10%左右。不同城市、不同季节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季节性的存在,我们感知房租的环比涨幅会比较明显,例如在春节后的三月份,在新增大学毕业生比较集中的七八月份。而过了一些月份,房租往往就是下降的趋势。

未来,要解决租赁市场的供需矛盾,还是需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力量,更多地激发存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