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的生產性能以及重要性都是衆所周知的,母豬產後出現的無奶,少奶油脂奶,產後三聯症等問題是最爲頭疼的,在筆者臨牀多年的基礎下,做了很多基礎的工作,在這裏發表下自己的見解以及對於這些問題的具體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希望能與大家探討。

母豬的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無外乎,溫度,溼度,管理,原料質量,飲水質量,膘情控制等基礎的原因,更有產前飼餵不當以及其他因素影響,造成的長期幹糞球問題,代謝紊亂以及亂用抗生素,亂調整配方結構,營養不均衡等等原因引起,另有長期思維過程中母豬長期攝入體內有害物質造成的外毒素蓄積,以及體內微生物所產生的有害性的代謝產物內的內毒素蓄積等問題,另外包括機體自身產生的垃圾,還有就是胎兒生長發育過程中攝取大量的營養,消耗後產生的代謝產物進入母豬體內,這些都需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正常情況下,在豬的一系列自我調劑,通過糞便,組織液,血液肝臟,腎臟的參與等一系列複雜的生理過程,把這些物質排出體外,從而保持豬在正常生意狀態下的健康,一旦這些器官出現問題,或者外部原因引起的代謝障礙,或者參與的這些有毒物質超出了動物機體的承受範圍,就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乃至發病。

在這裏側重下母豬產後衆多問題的原因分析,主要表現在產前膘情過肥,造成的產程過長,難產等現象發生,產後食慾恢復困難,造成的幹糞球,以及奶水不足,進而造成機體代償性產奶,動用身體脂肪儲備,而脂肪分解後的一系列問題,乃至乳房炎,產後小豬拉稀,以及其他疾病多發等等問題的發生幾率增加。

母豬在懷孕以後,體內激素髮生變化,特別是雌激素在體內的含量隨孕期的延長而逐漸增加,可使組織中較多的鈉,鉀及氯滯留,因此體內有水分滯留;分娩後,體內雌激素水平會很快下降,身體其他各系統及內分泌功能都逐漸恢復到非孕狀態,體內多餘的水及電解質也隨之排出體外,其排泄的主要途徑是腎臟和皮膚,而豬的汗腺本身就不發達,所以主要途徑就是腎臟,而產後的適當發熱.能增加產後母豬的皮膚毛孔擴張以及這些物質的排泄,醫學上將此種生理現象稱爲褥汗,所以說母豬在產後多汗和適當的發熱並非病態,也不是身體虛弱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性的自我調節,只是排泄體內多餘水分的方式之一.褥汗短者需要數天,長者半個月就會逐漸好轉,無須特殊處理.大汗後要多喝水,注意營養均衡,注意保暖,謹防感冒.另外應注意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溼度,使空氣清新流通.

懷孕以後,體內血容量增加,使得大量水分在孕豬體內積聚.分娩以後,產後母豬的新陳代謝活動和內分泌活動顯著降低,機體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循環血量了,積聚的水分就顯得多餘,必須排出體外,才能減輕心臟負擔,有利於產後機體的全面康復.所以,產後母豬在產期不僅尿量增多,而且,支配汗腺活動的交感神經興奮性也佔優勢,汗腺的分泌活動增強,這就使得產後母豬無論是在冬天還是在春秋季節,皆是全身發熱排汗.由此可見,這是機體在產後進行自我調節的結果,豬的汗腺不發達,需要適當發熱來增強豬的排汗功能,並非是身體虛弱,也不是什麼病態,屬於生理現象,不是病,常在數日內自行好轉,不必擔心.但需注意的是,在出汗時,由於毛孔張開,易受風寒,所以要防止受風,着涼,且在出汗時,要注意保溫,補充水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而有些小豬場用吊扇去給產後的母豬降溫,造成乳豬腹瀉而又找不到原因,筆者在多年的從業經歷中解決此類問題多不勝數,一般條件差的豬場產後降溫用的是落地扇,而切一定是朝着牆吹,最後從牆反

過來風吹到豬身長,有條件的建議用水簾或者抽風機,沒條件的還可以用溫水給母豬擦洗乳房等降溫,但要解決潮溼等問題。

母豬產後的諸多不適性,是引起母豬產後諸多問題的最大誘因,因此,瞭解母豬的生理特性,從而從儘量滿足其需求,母豬還難養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