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汀陽《天下的當代性》中法哲學對話在法國巴黎舉行(何蒨 攝)

人民網巴黎3月18日電(何蒨) 3月15日晚,由四維中國協會(Chine 4D)牽頭組織,中國當代哲學家趙汀陽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法對話會。本次活動得到了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盧浮酒店集團、法國貝丁(Bredin Prat)律師事務所和中國交通銀行巴黎分行也支持了此次活動。當晚,很多法國聽衆慕名而來,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多功能廳座無虛席。

中國當代思想家、哲學家趙汀陽的“天下”理念在西方學界已有不少反響,他的著作《天下的當代性》法文版今年3月正式在法國出版。趙汀陽的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古代歷史、神學、倫理學及政治哲學,“天下”理論來自他多年的潛心研究,已在西方具有很高知名度。“天下”來自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卻在趙汀陽的研究中超越了中國文化,成爲思考普遍意義上的世界政治的概念,併成爲趙汀陽爲人類全球化境遇開闢一條全新思考路徑的嘗試。

參加本晚對話的還有國際跨文化研究院創始人、法國人類學家樂畢雄(Alain Le Pichon)及《天下的當代性》法文版譯者張萬申(Jean Paul Tchang)。樂畢雄首次與趙汀陽的對話起始於2012年盧浮宮舉辦的“中歐文化高峯論壇”。翻譯家張萬申也是一名資深的經濟學家,他與趙汀陽的一系列對話,嘗試從經濟學的角度爲“天下”理論提供佐證的素材。

當晚的對話活動中,趙汀陽以“說故事”的方式拋磚引玉,介紹了他近幾年來的研究成果,特別是中國的旋渦發展模式和“關係理性”概念。樂畢雄從人類學的角度提出,僅從歐洲視角出發看世界具有侷限性,西方有必要通過東方的世界觀重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在對話中,趙汀陽也對自己提出的核心概念“關係理性”作出瞭解釋,指出這一概念針對的是西方“個人理性”,後者強調“他者”的絕對屬性,也即強化了個體與個體、以及主權國家之間非贏即輸的零和關係。趙汀陽的“關係理性”更側重於交往之中相互尊重、彼此保持最低傷害及損失的關係模式,這一概念爲思考國際政治及國際關係開闢了新的規範模式的可能。在他看來,以“關係理性”和“個人理性”概念處理國際關係,應當是“傷害他人利益的最小化”高於“個人利益最大化”。

趙汀陽在《天下》一書中指出,“世界秩序不是某個霸權國家或列強聯盟統治世界的秩序,而是以世界共同利益爲準的世界主權秩序;不是一國爲世界建立的遊戲規則,而是世界爲所有國家建立的遊戲規則”。但他也感嘆“世界至今尚未變成天下”。

本次對話活動由四維中國協會會長周蘇燕、會員魏靜中法文主持。四維協會(Chine 4D)成立於2011年,由活躍在法國各行各業、特別是中法交流合作前沿的有志之士發起,協會名稱以四個D字母開頭,代表對話、多元、生機和可持續性理念,也是彙集各領域中法交流精英的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