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局京沈客专京冀段十三标项目部 “家文化”感化职工 师徒无间 “隧”月留声

一本书、一段寄语,为徒弟指明基层求学做人之路;一段演讲、一杯茶,报答师父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恩……8月9日,中铁隧道局京沈客专京冀段十三标项目部举行了“我的‘隧’月 我的家”主题演讲比赛和师带徒仪式。将酸甜苦辣的基层故事融入慷慨激昂的演讲,身着传统汉服为师父递上茶汤,项目部用这种鲜活的形式,把一线职工无形的奉献与传帮带精神,转变为有形的企业文化。

工程部的王康乐入职已满两年。在演讲中,他动情地说:“刚开始以为项目部只是工作的地方,后来终于在岗位上明白了‘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这句歌词的分量。”王康乐表示,作为工程建设者,大家身在项目上,回到故乡几乎是奢侈品。久而久之,食堂菜成了家乡菜,项目部成了大家庭。“这里有教我技能的老师,有时刻陪伴我的朋友,有一起拼搏的同事,也让我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这里也慢慢地变成了我的家。”演讲者们纷纷讲述感人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心得,让家文化通过一线职工口述感怀的方式传播,兼具分量与温度。

随后进行的师带徒仪式中,几名刚刚走出大学校园、来到基层参与建设的“95后”职工,穿上传统汉服,端着精致的茶盏,向自己的师父行标准的拜师礼。师父们有的是一线作业骨干,有的是项目管理精英。他们为自己的徒弟赠一本书,赠一段寄语,让他们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比业务、学技能,争取成为企业的先锋队、项目部的排头兵。

一位师父对徒弟讲道:“到了项目部,你就是我们的家人。工作中,我会帮助你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实现技能的突破与飞跃,生活中,我也会尽我所能,与你一同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一位徒弟表示,来到中铁隧道局京沈客专京冀段十三标项目部,所见所感都与自己预想的大为不同。“以前对项目部的理解是不分昼夜、日晒雨淋,到这里发现职工们亲密无间。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种家的温暖,让我对岗位上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充满动力与信心。”

□本报记者 赵思远 文/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