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年前的這一天,美軍JDAM精確制導炸彈轟炸我大使館導致我3名記者犧牲。不過,對於財大氣粗的美軍來說,平時的實彈訓練、重大演習,再加上在敘利亞等地區的作戰行動,每年消耗的各型制導炸彈都要上萬枚,甚至有時會面臨庫存不足的局面。

本週三(5月8日),是令國人刻骨銘心的一個日子——我駐南聯盟大使館遭美軍轟炸20週年。20年前的這一天,美軍JDAM精確制導炸彈轟炸我大使館導致我3名記者犧牲。

這一事件成爲我國軍力隨後快速發展的一大動力,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們在發展的同時對手其實也在不斷壯大,如當年的元兇JDAM發展至今便已成爲人類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事。

△航母是美國實力的象徵,而有了JDAM的航母纔有牙齒

1999年時,JDAM炸彈剛服役僅1年,可謂初出茅廬。20年後的今天,JDAM炸彈可謂步入壯年,其服役規模佔據全球精確制導炸彈重量的半壁江山還多。光是美軍近4年購買的JDAM炸彈(2017財年買33239件、2018財年34529件、2019財年43594件、2020財年40388件,總計約15萬枚),應該就比中俄在內的全球其它國家庫存總和多的多。

美國國防部公佈的2020財年預算中,JDAM制導炸彈單價約爲2.7萬美元(約合18萬人民幣),這個單價應該說並不算太貴。但這“廉價”的背後,JDAM事實上已經是人類最致命的武器。

△“戰斧”導彈等武器雖然能夠遠程打擊,但威力有限,終究需要JDAM這樣的武器清掃戰場

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武器雖然看上去比JDAM更高大上,但它們的規模終究有限,而且使用起來更加敏感。而美軍的JDAM常年到處炸幾乎不會引起注意,積少成多,數以十萬計JDAM所能爆發的能量遠非其它武器所能及。

除了JDAM炸彈,近4年美軍購買的其它精確制導武器,如“小直徑炸彈”(SDB)也超過2萬枚。從這些精確制導炸彈的採購規模,我們可以感受到美軍空中作戰力量強大的進攻勢頭。這種勢頭的背後,也正是美軍精確制導炸彈採購規模遠超中俄的原因。

△JDAM是常規炸彈和各類精密電子元器件的組合體,裝起來容易可內部並不簡單

首先,無論是衛星制導炸彈還是激光制導炸彈,只要裝備有光電元器件、機電伺服機構、集成芯片以及電源等設備,就存在壽命和有效期限問題。即便是制導炸彈存放於恆溫恆溼等條件很好的庫房中儲存,也一樣消耗壽命。如果制導炸彈掛載在戰機上用於飛行訓練,則壽命會消耗得更快,在有限的掛載次數之後就要報廢銷燬。不過,對於財大氣粗的美軍來說,平時的實彈訓練、重大演習,再加上在敘利亞等地區的作戰行動,每年消耗的各型制導炸彈都要上萬枚,甚至有時會面臨庫存不足的局面。所以,此次美國國防部纔會一下子就訂購4萬多枚,除了應對日常訓練、演習以及作戰的消耗之外,也有一部分戰備需要。

與美軍相比,我軍以及俄軍每年對於制導炸彈的採購量和消耗量應該要少得多。俄軍雖然從2015年開始一直在敘利亞戰場作戰,但是制導炸彈的使用比例其實並不高。因爲俄軍研製和裝備的大多是激光制導,甚至電視制導炸彈,雖然命中精度較高,但是成本要比JDAM這類衛星制導炸彈高不少。所以,俄軍戰機還是大量採用無制導炸彈以及火箭彈對地面目標實施打擊。

△從公開的信息來看,我軍的精確制導炸彈曝光率似乎還不如導彈

我軍採購和裝備制導炸彈也會同樣面臨儲存壽命的問題。一方面,我軍並沒有像俄軍那樣長期投入作戰,所以不存在實戰消耗。另一方面,其實在平時的訓練以及演習中,我軍戰機投射制導炸彈的機會也並不多。再加上國產製導炸彈相對高昂的成本,甚至也有可能不會低於美國JDAM制導炸彈。這幾方面的因素,就使得我軍戰機在平時還是依靠無制導炸彈以及航空火箭彈進行空地目標打擊。當然,如何在制導炸彈的採購上兼顧儲存壽命、成本的可承受性以及消耗、戰備需要,還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JDAM這類精確制導炸彈至少也得在擁有制空優勢的情況下才能用起來。因此,對於一般國家的空軍而言,即便給你那麼多JDAM還未必用的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