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7年的火熱、2018年的低迷,港股市場在2019年將會有怎樣行情?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香港著名策略分析師及內地港股基金經理。

  另外,衆多分析機構也都表達了自己對2019年港股市場的觀點:在2018年的低迷之後,機構也難言樂觀。

  美股成最大制約因素

  衆所周知,作爲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港股市場,與美股市場的聯繫很大。

  東興證券就指出,美股將是港股市場層面最大制約。“追溯港股歷史,由於我國香港地區資本市場的高度開放性以及香港的外向型經濟類型,其股票市場的走勢與美股具有高度一致性。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僅有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港股背離美股走勢向下,其他時期港股走勢基本與美股趨同。”該券商指出,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或將有所放緩。另外,香港本地經濟狀況對於港股市場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廣發證券也表示,改革紅利釋放,是港股估值溫和擴張的內在支撐。短期內,不排除外部風險繼續“砸坑”,但美聯儲加息趨緩讓新興市場迎來“喘息”。儘管外圍風險仍然存在,但內地“政策底”壓縮估值收縮空間,而如果強美元和美債收益率走高的壓力出現緩解,屆時港股有望迎來較好的中線佈局機會。

  雖然面臨很多挑戰,但是東方證券對2019年尤其是上半年的港股投資機會還是表示了謹慎樂觀。謹慎來自於已經在2018年有所體現的風險因素可能將在2019年繼續發酵:一個是貿易摩擦影響將在上市公司盈利層面體現;二是對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導致消費增速明顯下滑。但他們也看到2019存在的超預期方面:第一是內地財政政策或超預期等;第二是外圍經濟,貿易摩擦協商解決方案或利好相關企業。

  該券商認爲,2019年港股雖然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尤其是一季度可能將迎來盈利預期集中下調,但仍存在結構性的投資機會。

  專業人士眼中的港股2019年

  2018年對於全球市場都是難以忘記的一年,特別是港股市場在2018年一整年都處於下行狀態。對於2019年的港股的判斷,香港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在2018年困擾市場的不明朗因素,估計仍將影響2019年的開局,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放慢的情況仍有憂慮,但相信政策面將逐步轉爲放鬆,對於已深度調整下來、估值處於低位水平的港股來說,目前可能還需要探底、盤底、磨底的過程,估計在2019年,港股會是一個先苦後甜的發展格局。

  萬家基金海外投資部總監郭成東亦表示,2019年上半年港股市場下行尋底風險較大。首先,內地經濟在2019年上半年或將延續2018年四季度的趨勢,經濟數據持續疲軟。美國在2019年上半年持續處於加息週期,美聯儲持續縮表及歐洲QE退出,全球流動性收緊,人民幣波動壓力仍在,利率或隨之上行,對企業盈利和上市公司估值帶來雙重利空。同時,美股在加息後期承壓回調,或對港股市場形成拖累。還有就是貿易摩擦因素仍存。

  待階段性不確定因素逐漸平穩,港股市場有望迎來佈局機會。2019年下半年美國加息節奏放緩,美元走弱,全球流動性或有轉好,資金流回到新興市場。

  如果在2019年要對港股進行配置,資金主要會聚焦在哪些類型股票上?葉尚志對此表示,2019年仍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尤其是在開局的時候,相信資金在配置時仍將以穩爲主,防守性強、股息率高的個股,如內地電力股和內銀股,估計會獲得資金的關注。而5G相關股,確定性也是比較高的,相信也會是焦點之一。

  郭成東則稱:“在板塊配置上,我們會擇機關注消費、科技、醫藥等成長性標的。”

  貿易摩擦對經濟的影響或許會延續到2019年,港股市場也會受到一定的波及。對此,葉尚志認爲,貿易摩擦對港股的影響已有一定反映,恒生指數在2018年6月失守30000點關口,就開始對這個消息因素作出反映了。估計其影響可能還未完全釋放,但這個不一定全是壞事,倒逼加快調結構促改革,對經濟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郭成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中美關係仍將是市場面臨的不確定因素。2019年或是市場尋底,同時出現佈局機會的一年,在多重不確定因素落定後,市場趨勢將逐漸清晰。

  目前由於滬港通、深港通的深化,海外資金買A股也非常方便,這是否會影響港股市場?對此,葉尚志表示,從配置的角度來看,水往低處流,是最實在的考量,加上A股已納入到MSCI指數,尤其是在納入的頭兩年建倉期,資金流入會是以淨買入爲主,相信A股在現時選擇上是較港股佔優勢的,但細分下來到選股層面上,就肯定要選各自市場上估值合理最優質股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