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 此处最

——《怀古之旅》20

鹿门山是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隐居的地方。孟浩然有《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夜归鹿门歌》

△《归去鹿门山》清·溥儒(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弟)

△夜归鹿门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有个美丽的传说,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 (今襄阳宜城辖地),与侍中习郁同梦苏岭山神鹿,刘秀命习郁立祠于山,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寺,遂以寺名山,改称鹿门山。

△东汉光武帝刘秀

△建造习家池的襄阳侯习郁(初任侍中)

△苏岭石

庞德公,襄阳人,东汉名士。居住在岘山的南面,以耕读为业,从不涉足都市。荆州刺史刘表,几次请他入幕,都遭到他的婉言谢绝。于是,刘表亲自登门,对他说:“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道:“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以终。

△庞德公

△聘庞图(明·倪端)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图描绘三国时荆州刺史刘表聘请庞德公的历史故事

庞公与司马徽、徐元直相善,据说诸葛亮曾师事之。

△庞公与司马徽、徐元直是朋友,诸葛亮曾师事庞公(《襄阳记》)

△庞德公器重诸葛亮(连环画)

历代有不少吟庞公的诗,李白《寄弄月溪吴山人》有“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之句;李廌《庞德公宅诗》有“德公卧鹿门,老不践州里。”;吴筠《高士咏·庞德公》有“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苏轼《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有“君看庞德公,白首终泥蟠。岂无子孙念,顾独遗以安”。看来,他“未尝入城府”与“独遗之以安”之语并非虚妄。

△李白《寄弄月溪吴山人》

△苏轼《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

孟浩然,襄阳人。前半生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 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诗作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

△孟浩然《过故人庄》

杜甫赞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李白则对他的隐士之风表示钦敬,李白《赠孟浩然》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白居易也留下了《游襄阳怀孟浩然》:“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孟浩然终生布衣,而《旧唐书》、《新唐书》均为之立传,可见一斑。

△李白《赠孟浩然》

△孟浩然塑像

皮日休是曾在鹿门山隐居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自号鹿门子,家贫寒,世务农,性孤傲,是晚唐一位出色的诗人。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出仕前有《皮子文薮》,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后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败后不知所终。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小品文的危机》)

△皮日休

△“皮陆”

△皮日休《牡丹》

△皮日休诗文集

△皮日休与陆龟蒙互相酬唱诗集

鹿门山因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后人谓之“圣山”,也因此留下了“鹿门高士傲帝王”的美谈。

去鹿门山有水陆两条路线。乘江轮可沿当年孟浩然夜归鹿门之水路登山。

△水路归鹿门

我乘汽车先到东津,再转车去鹿门。车到鹿门山入口处,遥望一座石牌坊立于当道。

△鹿门山入口石牌坊

△鹿门晨曦

此时,朝阳初上,山岚氤氲,四面山光连接,一林鸟雀喧哗。过牌坊,“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不一会,到山前下车,然后拾级而上。到了山腰处的鹿门寺,寺门有双鹿夹道。据说鹿门寺初建时,规模宏大,工艺精致,古朴典雅,蔚为壮观。最兴盛时,有佛殿、僧寮、斋堂五百多间。

△鹿门寺

鹿门寺旁有三高祠、庞公制药洞、诸葛拜师亭、浩然亭、灵溢泉等景点。三高祠内塑有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像。山顶有望江亭,登高远望,满目苍茏,江城尽收眼底。

△鹿门寺塔

△庞德公制药洞

△拜师堂

△诸葛亮拜师

△灵溢泉

△王维《哭孟浩然》诗碑(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山上望江亭

△山下汉江

△鸟瞰鹿门

鹿门山濒临汉江,与岘山隔江相望。四周有狮子山、香炉山、霸王山、李家山。五山环拱,如荷花护莲,共同构成了圣山的秀雅。这里山不陡而坡缓,树不高而林密。涧曲水清,林幽鸟鸣。野花盈径,芳草连天。柔茵籍地,翠盖漫山。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孟浩然才写出脍炙人口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门春光

△美丽的鹿门

△圣山秀雅

△鹿门瑞雪

△鹿门瑞雪

△鹿门瑞雪

△鹿门瑞雪

△鹿门瑞雪

△孟浩然《春晓》

前人多有吟鹿门山的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发出“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的感叹。孟浩然有《登鹿门山怀古》一首,当是作于未隐居之前,许是这一次登山吟诗后,使他萌生了隐居鹿门的意向。

△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我游鹿门,有感于鹿门山的纯洁、古朴、幽静和历史文化名山的厚重。当今天下,已难觅一方净土。随着旅游的商品化,喧嚣搅乱了寂静,俗尘玷污了圣洁,现代的文明替代了原始的质朴。而我们到了鹿门山,犹如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令人耳目一新,留连忘返。

(原标题《鹿门高士傲帝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