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旧邦”尺幅68cm×136.8cm,达8.4平尺,三字苍劲厚重,典雅大方,结体朴实,既显示出对前人古迹之敬仰,又不负故人之托,十分精心。但很多人不知道,“周虽旧邦”乃实有其地,而且还涉及到艺术大师齐白石与西北军将领邓宝珊将军的一段笔墨往事:在齐白石晚年,曾经应邓将军之请写下篆文榜书“周旧邦”。

- 离崇正2019春拍预展还有9 -

齐白石

353 / 齐白石 篆书“周旧邦”

镜片 水墨纸本

释文:周旧邦。

题识:九十四岁齐白石书。

钤印:齐璜之印、悔乌堂

出版:《齐白石全集》第九卷图250,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68×136.8 cm. 约8.4平尺

RMB: 1,200,000-1,800,000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出自《诗经》的古老句子,千百年来为国人所熟知,尤其是其中蕴涵的革新、进步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从上古经典《大学》、《易》一直到近代仁人志士,代有发挥。但很多人不知道,“周虽旧邦”乃实有其地,而且还涉及到艺术大师齐白石与西北军将领邓宝珊将军的一段笔墨往事:在齐白石晚年,曾经应邓将军之请写下篆文榜书“周旧邦”。

甘肃省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早在四千多年前,周的部落首领不窋率领族人迁移到此,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此后周的祖陵亦在于此,周文王、周武王亦崛起于此,因此庆阳是周朝的龙兴之地。明代弘治年间,为纪念周先祖的功绩,地方官修筑了周旧邦木坊,直到今天仍是一处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旅居京华的齐白石,为何会为远在西北的名胜写下这件横批?这还要从他与西北军著名将领、甘肃人邓宝珊将军说起。

在国人耳熟能详的电影《开国大典》里,邓宝珊是北京和平解放的枢纽人物,通过他,中国共产党与守城的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取得联系,最终促使傅作义起义,北京得以和平解放,历史文化古城免于战火,功莫大焉。事实上,邓宝珊的履历远不止“和平使者”。邓宝珊(1894—1968),名瑜,以字行,甘肃天水人。他是民国时期西北军的重要将领,早年参加同盟会,后为国民党上将。长期主政甘肃,抗战期间,曾经多次到延安会晤毛泽东、周恩来。新中国成立后,邓宝珊国防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会委、甘肃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

邓宝珊被称为智囊型人物,他不仅擅长军事谋略,亦热爱文化艺术,尤其喜欢与艺术家交往。其后人邓引引回忆说:

“父亲爱好戏曲、书画,曾云游大江南北,广交朋友。他的朋友圈还有知识界和文艺界人士,包括旧时代的文人雅士,“五四”以来和30年代以来的专家、学者、作家、记者、画家和演员等。他和齐白石、陈半丁、梅兰芳等人交谊很深厚。

抗战胜利后,父亲结识了画家齐白石。当时的齐白石并没有后来那样广受重视,父亲却因喜好他的画而经常登门看望,还互相讨论画作。齐白石深为感动,有一次从画框中拿出他最得意的一幅题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山水画轴送给父亲,父亲以四百大洋作为酬谢。

父亲对国画有强烈的爱好和钻研的兴趣,提起历代名家,如数家珍。小时候,父亲常与我一人拿着画轴的一边,津津有味地给我讲解他收藏的字画。”

据研究者考证,邓宝珊是在40年代与齐白石相识,邓将军十分欣赏白石老人的书画艺术,多次购藏,内战期间,因不在北京,还特请傅作义去看望齐白石、陈半丁,傅将军亦重值购藏二位艺术家的作品,以解燃眉之急。冠盖满京华,不论政商文学,各界名家均不乏折节下交齐白石的掌故逸事,而他晚年与邓宝珊可谓相交莫逆:邓宝珊极为推崇齐白石,一生购藏白石精品多达三四十件,而齐白石为邓宝珊所作书画,多题“宝珊老弟”上款,由邓宝珊出面代求书画篆刻,齐白石亦无不应命。

邓宝珊不仅重视齐白石老人的艺术,而且对白石门下亦多有照顾。齐白石在甘肃的弟子韩不言、骆石华,均由邓宝珊特批,调到合适的文化部门,发挥其特长。两人相交之笃如此。

新中国成立后,邓宝珊一直主政甘肃,担任省长达17年之久。正因为热爱文化,邓宝珊在任上不仅重视文化建设,而且利用他与文化界的良好关系,先后邀请学者、艺术家如叶圣陶、郑振铎、吴作人、梅兰芳、谭富英、裘盛戎等到甘肃考察,通过艺术演出交流,促进当地的文化发展。甘肃有古代著名的文化遗迹,敦煌自不必说,余外如邓宝珊家乡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亦享有盛名,附近的甘泉寺系唐代诗人杜甫旧游之处,在50年代院内有两株古玉兰树,当地文管部门向省政府提议改寺为杜甫纪念堂,并定名“双玉兰堂”,得到了邓宝珊的首肯。“适逢有人托邓请白石老人为‘周旧邦’(牌坊,在甘肃庆阳县)、‘望河楼’题匾,邓即将此二匾连同‘双玉兰堂’匾及绘《杜甫行吟图》事一并请白石老人为之。”

齐白石晚年的篆书大字,磅礴大气,老笔纷披,俱显这位不世出的艺术家人书俱老的境界。“周旧邦”尺幅68cm×136.8cm,达8.4平尺,三字苍劲厚重,典雅大方,结体朴实,既显示出对前人古迹之敬仰,又不负故人之托,十分精心。在齐白石晚年的书迹中,洵为代表之作,收录在1996年出版的《齐白石全集》第九卷。本件作品署款“九十四岁齐白石书”,齐白石生于1863年(同治二年癸亥),但因他有著名的75岁“瞒天过海法”,此后年龄均虚报两岁,故此件当为1955年所书。

名家翰墨,世人所宝。而其笔墨之外的因缘,更能证明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动机,为后人展现出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其文化附加值之所在。齐白石这幅“周旧邦”,给人展现的文化含量和文化视野,都是极其丰富的。

参考资料

《齐白石全集》,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邓宝珊的“朋友圈”》,邓引引口述,《纵横》杂志2018年11期。

《齐白石与“双玉兰堂”额匾》。

*352 / 齐白石 福禄满堂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八十六岁白石老人客京华,第卅一年。

钤印:齐大、寻常百姓人家

100×34 cm. 约3.1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354 / 齐白石 群虾图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谚云:凡禽鱼各得一体,似龙可化为龙。余未信句,云:倘教个个为龙去,海国焉能著许多?题虾句,白石。

钤印:齐大

出版:《世纪丹青—吴昌硕齐白石作品集》P173,荣宝斋出版社2017年11月。

99.5×34 cm. 约3.0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351 / 齐白石 喜在眉间

立轴 设色纸本

乙酉(1945)年作

题识:乙酉夏,齐璜作。

钤印:湘潭人也

98.5×34.5 cm. 约3.1平尺

RMB: 300,000-600,000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