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丽婷 金晓鹏

编者按:这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两位年轻护士写的一篇文章,她们都是九零后,入职前是家长照顾的娇娇女,入职后是照顾患者的护士,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影响着她们,并使她们在护理职业道路上迈开了可喜的第一步。如何理解“心安”,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

作为刚刚步入临床一线的我,对新科室充满迷茫和无助。进入临床护理工作后,何萍萍护士长告诉我们:“护理工作很简单,做到‘心安’就好”。

如何做到“心安”,带我的老师们为我做出榜样。星春红老师怀孕快九个月了,当得知5床95岁高龄的张奶奶已经7天没有排大便,还总是嚷嚷着肚子疼,身为责任护士的她万分着急,使用开塞露、灌肠,都没有显著的效果。情急之下,星春红采取人工取便的方法。张奶奶年纪大,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在人工取便过程中特别不配合,星春红老师还是坚持完成了治疗。看着她在床边弯着腰经过30多分钟的努力,终于取出奶奶直肠内嵌塞的粪便,她双手托腰开心的笑了。我对星老师的行为无比钦佩,她却说:“这没什么啊,这本来就是我工作,咱科老护士都这么做的!”护士长要求我们对痴呆和昏迷病人也要叫名字查对时,我也很不理解,觉得增加麻烦,但护士长说的很干脆:“他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这些都让我又惭愧又更加迷茫。

有时我也想,难道我这个护士今后每天也像带我的老师一样,给病人掏屎擦尿,做这些繁琐的事情吗?

时间一天天过去,身边的事一件件影响着我。闫帅老师也是位准妈妈,每天都挺着个大肚子在病房里穿梭,很多危重患者都是鼻饲肠内营养饮食,床头高度的不合适,很容易使患者误吸而导致窒息,她每天都会一个病房一个病房的去巡视,调整床头高度。每次,她都一手扶着床尾一手扶着腰蹲下去帮助患者把床头摇高,笨重的身体看上去很是吃力,由于腰部负重容易疲惫,她常常双手扶着腰,大家都说看上去特别像一个昂首挺胸的“女将军”。

在我们科里,像两位老师这样尽心尽力工作的人比比皆是。我看到,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们科每一位老师都是这样,在完成正常治疗和服药护理之余,更多的是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怕患者家属送来的膳食有渣噎着患者,李丹老师和梁红君老师重新碾碎过滤;为了让患者更舒适,杨媛媛老师小心为卧床患者清洗头发;还有曲岩老师、房志娟老师、张静瑜老师,每天为患者擦背按摩、整理衣物等等。在我眼里,老师们尽心尽力的照顾着每位患者,在护士长带领下,按照痴呆昏迷患者护理要求,每天进行耐心细致的照护。老师们的慎独精神让我重新认识了护理,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奉献。

人们常把高风亮节、能起表率的人视为榜样,我想,我的老师们就是我们新护士的榜样,正是这种榜样的力量,引领我们成长为一名拥有爱心和“心安”的护士。

摄影/张丽婷 金晓鹏

编辑/艾素 王秋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