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費在工程造價中的佔比是最大的,這一比重可達到了整體造價的60%。在項目較長的建設週期中,價格的市場波動將對工程造價的準確性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如何把握各種建材的市場行情、特別是主要建材的市場行情波動,就成爲了預算、成本控制和採購等從業人員的一項必備的重要技能。

宏觀因素

1、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狀況

經濟的總體好壞指數對於各行各業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經濟發展的狀況是一個長期緩慢變化的螺旋式週期上升的過程,這個週期一般需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時間才能完成,經濟發展週期大體可分爲發展期、調整期、衰退期三個不同階段。

目前我們認爲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都處於調整期,中國的經濟形勢略強,但是增長動力不足,因此現狀是建材市場普遍生意不如以前,改行換業的人比比皆是。

經濟發展狀況的另一個指標是通脹率,顯然通貨緊縮或過高的通貨膨脹率都不利用行業的發展。

經濟發展狀況地域結構差異也會導致市場的風險和機會。如中國東部發展較快,西部發展較慢,建材相關企業肯定會隨時關注,並綜合考慮實施應對策略的。

經濟週期與宏觀政策的影響

2、國際市場環境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逐步走上了市場經濟的路子,這個市場經濟的路子帶有很強的中國特色,所以計劃經濟的影子隨處可見。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我們的市場化水平正在不斷的提升,但是國家對於實體經濟的調控力度仍然很大。

目前由於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進入調整期或衰退期,他們爲了拯救本國的經濟,不斷的在國際貿易中對作爲製造大國的中國設置種種壁壘,同時對於重要原材料出口進行限制,或者因爲地緣政治因素而導致主要原料國的產量波動,這些都導致建材國際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並極大程度的影響相關材料價格的波動。

例如:智利是銅資源最豐富和世界最大的銅出口國,非洲中部的贊比亞和扎伊爾也是重要的產銅國,它們生產的銅幾乎全部用於出口,它們的生產狀況對國際銅市場影響很大。這三個國家的治局勢一直不太穩定,勞資糾紛也時常發,這對銅價也產生直接影響。

3、國家政策因素

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經濟發展,中國的基礎建設和對外貿易得到了蓬勃發展。但隨着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中國以前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我們正在從外向型和製造型經濟向內需型和高附加值經濟發展。由此國家正在制定和落實各種最新的發展規劃,在穩定固定資產投入情況下,更多的引導經濟發展由東部向西部轉移、由西方發達地區向中南亞欠發達地區轉移,並致力於引導人們擴大消費。

比如國家制定了結構性產能調整政策,加大對鋼材、水泥、煤炭等過剩產能的減產力度;鼓勵經濟轉型的科技興國的“雙創”政策;實施帶動中亞和南亞經濟發展的一帶一路政策;提升需求的美麗中國計劃和二胎政策等。

還比如央行2017年貨幣政策偏緊,從而導致市場資金和流動性的減少;又比如“營改增”政策在行業的全面推行影響了相關企業的利潤,從而需要建材市場有一個調整的過程。

實則這些方面都會對建材市場的供求和長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密切關注。

4、地方政策因素

爲了配合國家政策的實施和加強本地的治理,地方會出臺一些政策,這些政策必然會影響建材市場的供求狀況。

如針對於地區空氣污染霧霾嚴重的情況,對某些大型建材生產型企業或者施工場地進行季節性或特別限產或停產;又比如要求綠色建材產品必須在項目中達到多大的使用比例;亦或鼓勵裝配式建築的本地發展措施;還比如近幾天20個城市逐步加大限構力度,進一步降溫房地產市場。

另一些因素可能是環境或技術需要所帶來的地方政策變動,比如地區防震裂度要求提高,地方定額的修改,將對政策實施後地區項目預算需求量帶來明顯的變化,這也會間接的影響到地方的建材市場。

市場因素

5、原材料價格變動

原材料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材料價格。

比如銅鋁的價格對線纜的價格有直接影響;鐵礦石價格的波動影響鋼材價格的波動;還比如木材的價格影響各種裝飾材料的價格。

近年來,我國原材料價格整體上漲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而它的上漲如何影響建材行業呢?有專家這樣分析:煤炭、電力、純鹼、PVC等原材料屬於建材行業的上游產業,這些產業的價格上漲必然會嚴重影響建材行業(包括水泥、玻璃、型材)。而原油價格的上漲通過影響其下游的重油、PVC價格等,進而影響建材產品價格,以及建材產品的運輸成本。

6、通用物資的價格

比如水電煤價格,影響材料的生產成本,油價影響運輸成本等。還比如因爲國家政策限制運輸噸位,導致運力成本上升。

運輸成本上漲對建材行業影響較大,由於建材不同於其他產品,從原材料的採集到最後成品往往不會在同一個地方進行,因此,運輸成本的提高更加助長了建材價格的上漲。

因此,很多時候建材行業市場的地域性都較強的。

7、市場需求變化

建材使用與房地產和國家基礎建設投資額度密切相關。中國前幾年房地產市場紅火,導致了建材市場的蓬勃發展。現在國家一直在調整房價過熱現象,各種限購和金融調節政策相繼出臺,但是國家要求的是房價平穩,最主要是儘快消耗庫存,這些會對建築建材行業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中國對基礎建設投資的額度並沒有縮減,特別在保障居住條件、城市改造、環境優化、公路、鐵路等等建設項目的投資還在不斷增加,所以這也有利於建材市場的穩定和發展。本地市場的需求與房地產市場和政策投資項目直接相關,所以大家要注意這方面的變化趨勢。

8、產量或庫存的增減

這個主要是看一些大宗建材現貨商品的產量和庫存變化,比如:鋼材,玻璃,水泥,木材等。這些主要的大宗商品對整體建材市場起到主要的作用。這些產品的產量和庫存變化反應到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之中,同時影響現貨市場的價格,是預測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

9、期貨市場的調節作用

期貨市場設置的目的就是過濾市場波動對投資的影響。所以一般大宗商品,如鋼材、玻璃、水泥、橡膠等都有對應的期貨品種。行情分析人員或者採購人員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工具減少市場行情的影響。這些實時價格均可以通過網絡隨時查詢,關注相關價格指數,就像股票的大盤指數一下,有時候通過技術分析,可以提前預知建材市場的變化。

10、建材大市場或終端供應商的“蓄水池”作用

建材大賣場或終端供應商類似於一個大的倉庫,對於市場波動有一定的過濾作用,也就是即使是上游的原材料,生產廠家提價了,有可能市場價格並不會變化,但是這個過濾作用一般不大,市場普篇的認爲是3個月左右。所以關注本地市場或終端商的行情變化,也對於採購零散建材提供了節約成本的時間機會。

11、技術升級

比如新型複合材料模板替換傳統木模板,裝配式建築的推行,新設備新材料等的利用,智能家居產品的推廣,這些剛開始往往比較貴,但是卻可能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所以其市場潛力也不容忽視。因爲有可能成爲傳統建材的替代品,所以需要隨時關注這些方面的變化。

季節性因素

12、房地產旺季

我國,有一種普遍的現象,每年一到九、十月份,會有很多的樓盤開盤,而這個時候恰好是人們的消費心理比較鬆動的階段,許多市民逛市場、選購建材和家居用品等,所以這兩個月的消費額會明顯高於其他月份,這就是所謂的“金九銀十”現象。國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指出,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於拉動鋼鐵、建材、家電家居用品等產業發展舉足輕重。隨着樓市回暖,“金九銀十”的到來,建材價格也必定會出現上漲。

13、鋼材水泥市場的季節性

鋼材市場上有“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的旺季行情之說。其也是和季節有關聯的。三月四月九月十月氣候不冷不熱適合各建築工地施工。因此鋼材價格在這段期間大漲的可能性會很大。然而在冬季和炎熱的夏季,鋼筋價格大部分時間都是弱勢盤整爲主。水泥和鋼材都是建築行業的主要材料,所以其季節性基本與鋼材一致。

14、銅價季節性

鋼價的季節懷波動是很明顯的,每年的一月份爲低谷,八月份創高價。

15、玻璃價格的季節性

11月上旬,由於逐步步入銷售淡季,全國各地區玻璃價格出現普遍下滑,從需求角度來說,由於北方天氣轉冷較快,需求持續下滑,銷售偏弱;華東、華南地區雖然暫時銷售也隨着整體市場信心的下滑出現價格鬆動。

16、家居建材市場的季節性

一般情況6、7月份爲傳統家居建材市場的淡季;由於夏季並不是裝修旺季,公司在施工人員調配上就有更多的空間,人力和精力會相對充沛些,設計師也會投入更多精力爲客戶提供設計和選購材料,無論從施工效率和質量上都更加完善、有保障。此外,夏天淡季裝修時的高溫潮溼天氣,有利於加速空氣中甲醛等有害物質成倍釋放,使新居更爲安全環保。而隨着9,10月房地產市場進入旺季,裝修需求明顯增加,所以家居建材市場也進入旺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