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孕期,300天,7200小時,432000分鐘,漫長又富於變化。孕媽媽一人喫兩人補,營養供應是關鍵。//

備孕-孕早期——主要營養:葉酸

【主要作用】葉酸能有效預防貧血、早產,脣齶裂以及胎寶寶神經管畸形。

【推薦食物】動物肝腎、雞蛋、豆類、堅果類等。

【推薦攝入量】0.4mg/天,避免過量帶來副作用,孕前三個月開始。

孕2月(5-8周)——主要營養素:維生素C、維生素B6

【主要作用】適量補充維生素C可緩解牙齦出血,提高抵抗力,預防牙齒相關疾病;維生素B6可以有效緩解嘔吐,控制浮腫。缺乏可能導致胎寶寶腦結構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延遲等。

【主要來源】維C普遍存在於蔬果中,如甘藍、西紅柿、獼猴桃、柚子等;維生素B6主要可通過綠葉蔬菜、麥芽、肝、大豆、花生、核桃等補充。

【孕媽須知】 孕媽早期維生素C攝入量爲100mg/天,孕中期和孕晚期爲130mg/天;維生素B6爲2mg/天。

孕3月(9-12周)——主要營養素:維生素B2

【主要作用】促進細胞發育再生。孕媽早期缺乏維生素B2會加重妊娠反應,影響胎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孕中晚期缺乏可致口角炎等,也有可能導致早產。

【主要來源】奶、蛋、魚、各種新鮮蔬菜、水果。

【孕媽須知】每日1.8毫克。如果孕媽不挑食、偏食,不會缺乏維生素B2。

*孕媽須知*

孕早期主要是葉酸和維生素的補充,爲胎寶寶的成長髮育打牢基礎。因天然葉酸極不穩定,孕早期妊娠反應嚴重進食困難,孕媽可選擇合成葉酸、複合維生素等成品補充營養,如金斯利安的孕早期多維礦物質片。

注意合成葉酸的含量,每日補充0.4mg,避免過量。

孕中期

孕4月(13-16周)——主要營養素:鋅

【主要作用】完善消化和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

【主要來源】蘋果、生蠔、牡蠣、肝臟、口蘑、芝麻等。

【推薦攝入量】每日攝入量爲11.5-16.5毫克。

孕5月(17-20周)——主要營養素:維生素D、鈣

【主要作用】維生素D和鈣是一對好搭檔,充足的鈣可以穩固胎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維生素D則是鈣吸收的助推劑,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二者需同補。

【主要來源】鈣來源於海產品、豆製品等;維生素D來源於魚類、雞蛋,深綠色、紅黃色蔬果,多曬太陽也是好方法。

【推薦攝入量】維生素D的攝入量孕早期5微克/天,孕中晚期爲10微克/天。鈣每日1000-1500mg/天爲宜,必要時需通過孕媽專用鈣劑補充,如磷酸鈣,可以鈣磷同補不沉澱,更適合孕婦食用。

孕6月(21-24周)——主要營養素:鐵

【主要作用】防止孕媽媽和胎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避免帶來胎寶寶早產、出生體重低等情況。

【主要來源】蔬菜、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

【推薦攝入量】建議每日攝入量爲25-35毫克。

*孕媽須知*

孕中期主要是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補充,以保障胎寶寶各器官迅速分化的營養需求。

如果食補不能達到均衡全面,也可以食用合成複合礦物質營養品來補充;

避免盲目補充孕婦並不需要的礦物質而帶來身體不適,如磷、鉀、鈉等。

孕早期和中晚期所需營養與標準都不同,應因時制宜,不同時期專門補充更科學,所以此時應選擇專門適合孕中晚期攝入量的多維礦物質片,如金斯利安。

孕晚期

孕7月(25-28周)——主要營養素:DHA

【主要作用】能保證胎寶寶正在發育的大腦和視網膜營養充足。

【主要來源】核桃、松子、葵花子、杏仁、榛子、花生等堅果,海魚、魚油等。

【推薦攝入量】一週之內至少喫1-2次魚,以滿足胎寶寶的腦發育需求,必要時需選擇。

孕8月(29-32周)——主要營養素:碳水化合物

【主要作用】胎寶寶開始儲存糖原及脂肪。若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將造成蛋白質缺乏,此時應保證熱量供給,增加主食攝入。

【主要來源】大米、麪粉,小米、玉米等粗糧。

【推薦攝入量】每日攝入量爲500克左右。

孕9月(33-36周)——主要營養素:膳食纖維

【主要作用】防治便祕,促進腸道蠕動。

【主要來源】全麥麪包、芹菜、胡蘿蔔、白薯、土豆、豆芽、菜花等。

【推薦攝入量】每日25-35克

孕10月(37-40周)——主要營養素:維生素B1

【主要作用】最後一個月需補充各類維生素以及充足的水溶性維生素,尤以維生素B1(硫胺素)最重要,可避免產程延長和分娩困難。

【主要來源】豆類、糙米、牛奶、動物肝臟等。

【推薦攝入量】每日攝入1.5mg

*孕媽須知*

孕晚期寶寶成長快,對於孕媽來說要注重熱量補充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補充體重增長所需,也緩解便祕問題。

對於寶寶來說更重要的是腦部的正常發育,很多媽媽會額外補充“腦黃金”DHA,但避免選擇含EPA的產品,EPA具有稀釋血液的作用,孕婦食用有流產風險。

三個階段,需求不同,孩子既然選了你做爸媽,請珍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