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是广西一座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玉林也是桂东南门户与广东接壤、与北部湾城市相邻,可以说玉林的地理位置具有链接多方交流的桥梁作用。

那么,现在玉林主要居住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呢?根据不完全统计,玉林有700多万人口,大多数是汉族。据说在先秦时期玉林是没有汉族的,当时是越人的地盘。史称百越之地,也被称为南蛮之地。南蛮指的就是越人,而越人是当地少数民族先民。

根据史书记载,第一批迁入玉林的汉族应该是跟随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在征服了百越以后,又迁移了五十万汉人到百越杂居,包括今天的玉林。那么,这一批就是最早迁移来到玉林的汉族人。

由于秦朝时期人们说的是古代汉语语言,至今玉林人说的白话,就是当时的汉人来到玉林以后与当地的土著杂居形成的玉林白话。这些白话与古代汉语中官方人员说的“官话”形成了区别。

那么,在后来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每逢战乱我国都会有一次或大或小的民族大迁徙,最著名的就是“北人南迁”。由于古代主要经济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因此中原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远在岭南的玉林则成为了南蛮之中的南蛮,还被中原人称为“牢州”,历朝历代许多皇帝都喜欢将那些犯罪的人流放到玉林。明朝正德年间,有人还在玉林与北流交界的地方刻下了“鬼门关”等字眼,给玉林扣上了一些贬义的帽子。

然而,历史已经远去,我们在追问历史的同时,要本着客观实事求是的心态去探寻历史的真相,达到以史为鉴的初衷。其实,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南方沿海门户并非在珠三角,也并非在长三角,而是在北部湾。当时的合浦、玉林正是中原通往北部湾及交趾的重要交通要道,南流江、西江也是当时重要的水中交通要道。中原人要前往交趾、合浦就必须得经过鬼门关、经过咱们玉林。因此,许多中原人逐步移居到玉林,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玉林人口大家庭。

西晋末年西晋首富石崇从广州任上出任交趾采访使,就是从玉林鬼门关经过,乘船从南流江顺江而下遇到在南流江洗衣服的绿珠,这玉林博白美女是长得楚楚动人,当即就用十斗珍珠买下了绿珠。这也反映了玉林在西晋时期的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西晋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大量北人南迁,许多汉人再次迁居到玉林居住。由于玉林的地形是四面环山,有点类似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活居住地。于是,吸引了中原人在玉林扎根。

明清时期,又有大量汉人从江西、福建、广东迁居到玉林的城北、钟周村、新圩、新桥等地。由于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迁徙,完全形成了今天玉林主要的人口分布图。玉林主要姓氏有:陈、吴、周、钟、李、吕、黄等。那么,你认为玉林人口主要来自哪里呢?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