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省會蘭州。對於甘肅省這個地名,是取甘州與肅州二地的首字而成。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甘肅省一方面因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另一方面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立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爲隴。截至2018年,甘肅省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86個縣(市、區)。其中,就正寧縣來說,人口超20萬,隸屬於慶陽市,地處甘肅、陝西兩省交界處。在歷史上,正寧縣曾名爲真寧縣,因爲避雍正皇帝名諱,所以改爲正寧縣。

首先,正寧縣隸屬於甘肅省慶陽市。在地理位置上,正寧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東南部、子午嶺西麓,東與陝西省黃陵縣以子午嶺爲界,南與陝西省旬邑縣,西南與陝西省彬縣相鄰,西與陝西省長武縣以涇河爲界,北與甘肅省寧縣相接,也即正寧縣地處甘肅、陝西兩省的交界處。就正寧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義渠國的疆域。戰國時期,秦國消滅義渠國,今甘肅省正寧縣一帶屬秦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慶陽市正寧縣一帶分屬北地郡和上郡所轄。漢朝時期,該地區分屬獨樂、陽週二縣。

東漢時期,今正寧縣一帶分屬獨樂、陽周、西川三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正寧縣一帶處在蜀漢和曹魏的交界地帶。魏晉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到了南北朝末期,今正寧縣一帶屬寧州這一建制。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因羅水出於川,遂更陽周縣爲羅川縣,屬寧州。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今正寧縣一帶屬關內道寧州羅川縣。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改羅川縣爲真寧縣。隨後,唐肅宗李亨在此避“安史之亂”。宋朝建立後,真寧縣先屬陝西路寧州,後屬環慶路寧州等建制。南宋時期,真寧縣屬慶原路寧州。

最後,元朝這一歷史階段,推行行省制。在此基礎上,真寧縣屬陝西行省鞏昌路總帥府寧州。公元1376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真寧縣屬陝西承宣佈政使慶陽府。清朝取代明朝後,真寧縣屬甘肅省慶陽府。雍正元年(1723年),爲避世宗“胤禛”之諱,真寧縣改爲正寧縣。由此,正寧縣曾因爲清朝雍正皇帝而改名,距今已有接近300年的歷史了。到了1913年,正寧縣屬甘肅省隴東道。1978年10月,正寧縣屬慶陽地區。2002年6月22日,撤銷慶陽地區和縣級西峯市,設立地級慶陽市,正寧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正寧縣總面積達133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爲25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