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俊和杨浩都是秦王殿下,他们的名气都不如李世民。还有一种说法,是李世民早就知道李建成会下毒,喝酒的时候早有防范,喝下的毒酒比较少,所以死里逃生了。

影视作品里面,有个术语叫”主角光环“。主角在电影和电视里面,怎么打都打不死。在正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词汇,叫”王者不死“。所谓的王者不死,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有天命的人,无论经历什么样的灾难,都死不了。笔者今天得空,就借用隋唐时期三位秦王殿下的典故,说一说”王者不死“的话题。

古代的时候,能被封为秦王的人,都是皇帝非常重要的儿子。隋文帝与独孤伽罗所生的嫡三子杨俊,就被父皇册封为秦王。杨俊的嫡妻崔氏,出身五姓七望高门令族,非常喜欢争风吃醋。

古代的时候,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杨俊贵为亲王,肯定不可能只爱崔氏一个人。崔氏悍妒,不想与其他的姬妾分享杨俊,就在食物里面下毒。据正史《隋书》记载,杨俊吃了崔氏的毒食之后,虽然被抢救过来了,但是得了严重的后遗症,过了一段时间就死翘翘了。

崔氏毒杀亲夫,被隋文帝赐死。杨俊与崔氏的儿子,名叫杨浩。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秦王的爵位应该由杨浩继承。隋文帝痛恨崔氏,捎带着痛恨崔氏的儿子杨浩,就取消了杨浩秦王世子的资格。

杨浩没有继承秦王爵位,还遭到了亲爷爷隋文帝的猜忌,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隋炀帝登基称帝的时候,下诏恢复杨浩秦王世子的地位,让他继承了秦王爵位。杨浩成为秦王之后,追随二大爷去了江都。

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的时候,隋炀帝被杀了。宇文化及为了遮人耳目,立秦王杨浩为皇帝。杨浩好不容易成了皇帝,却啥事也做不了主。宇文化及篡国称帝的时候,给了杨浩一杯毒酒。杨浩没有主角光环,喝了毒酒之后就死翘翘了。

杨俊和杨浩都是秦王殿下,他们的名气都不如李世民。李世民太有名了,几乎垄断了秦王的称号。现在的人提起秦王称号,第一个想起的人,肯定是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和杨俊、杨浩父子一样,也曾经服用毒酒。

图为隋炀帝影视形象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李渊的嫡次子,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李建成被册封为太子,李世民被册封秦王。太子是”国本“,不能轻易冒险,南征北战玩命的干活,只能由嫡次子李世民来干。

李世民为了大唐社稷南征北战,好几次面临生命危险。正史《新旧两唐书》记载,唐军攻打洛阳的时候,李世民差点就被单雄信杀了。在”枪几及王“的情况下,尉迟敬德及时赶到,才救了李世民的命。这样死里逃生的经历,对于李世民来说是家常便饭。正史记载,光是尉迟敬德,就两次救了李世民的命。这种情况,就叫”天命所归,王者不死“。

李世民九死一生,才打下了万里江山,却因为嫡次子的身份,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哥入主东宫。李世民不服气,跟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等人也不服气。在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撺掇之下,李世民下定决心,与李建成争天下。

图为李世民影视形象

李世民要争太子之位,李建成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李世民和李建成各树党羽,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在经过了几年的争斗之后,哥俩都没有退路了,谁输了都是死路一条。魏征和王珪等太子集团谋士,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干掉李世民。

武德九年,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喝酒。李建成怕李世民不相信他,还特意请了皇叔李神通作陪。李世民来到东宫赴宴,结果喝下了李建成早就准备好的鸩酒。鸩酒是剧毒之物,按照常理,喝了毒酒的人,肯定是要死翘翘了。

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记载,李世民喝了李建成的毒酒之后,觉得心口疼痛难忍,吐了好几升的鲜血。李世民吐血之后没有死,居然在皇叔李神通的搀扶之下,活着离开了东宫。

李世民喝了毒酒,怎么就能死里逃生呢?史学界对于这个话题,有好几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李建成下毒,没有掌握好剂量,达不到毒死人的标准,所以让李世民死里逃生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世民早就知道李建成会下毒,喝酒的时候早有防范,喝下的毒酒比较少,所以死里逃生了。

图为李建成影视形象

还有一种说法,是吐血救了李世民的命。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一些品种的剧毒除草剂等农药,会加催吐剂。有人误食或者寻短见吃了这些农药,就会吐出来,伤害程度就能降到最低。《资治通鉴》说李世民吐血数升,肯定不全是鲜血,肯定还有毒酒和食物的混合呕吐物。李世民把毒酒吐出来了,伤害程度就降到了最低,所以才死里逃生。

在我看来,正史《新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喝了毒酒,还能死里逃生。在科学上可以解释为剂量或者呕吐的原因。在史学问题上,可以解释为”主角光环,王者不死“。李世民是天命所归的主角,老天爷不让李世民死,任凭李世民喝下多少毒酒,他都死不了。

如果李世民没有天命的话,他在打王世充的时候,早就被单雄信杀了。如果李世民没有天命的话,他就不能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同样是秦王殿下,杨俊服毒之后,虽然抢救过来了,却死于后遗症。李世民喝了毒酒,不但抢救过来了,还当时了大唐天子。同样是秦王殿下,杨浩当了皇帝也坐不稳 ,李世民却成了千古一帝。王者不死的事情,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参考书目:《隋书》《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

《隋唐往事》系列贴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