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号下午4:00,在学术报告厅我们有幸请来了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博士,现为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教授、美术史教研室主任——赖德霖教授,为我们开展了主题为“从上海、南京、北京看英、美、苏对中国现代城市的影响”的讲座。您所介绍的小区里,功能齐全,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试想如果把小区放大,在城市中找出一个地方,将所有的功能性建筑集中在一起,会不会对城市的通勤提供便利,减少城市的交通压力,在城市功能多样性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会不会更有效。

从上海、南京、北京看英、美、苏

对中国现代城市的影响

主讲人:赖德霖

5月10号下午4:00,在学术报告厅我们有幸请来了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博士,现为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教授、美术史教研室主任——赖德霖教授,为我们开展了主题为“从上海、南京、北京看英、美、苏对中国现代城市的影响”的讲座。

在这次讲座上,教授首先对“影响”做了分析。“影响”分为好、坏和对外来文化的改变三种,即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互动性影响。教授又从历史建筑研究者的角度指出研究历史与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是要通过了解现实去提出历史研究的问题和寻找答案。

其次,教授从上海、南京和北京三座城市对此次讲座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从上海公共租界看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形成。

教授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的疑问引出了观点。上海得以迅速发展扩大最根本的机制在于源自英国的土地有制使用,归根结底在于管理模式,并且至今对中国仍有意义。

教授用英国租界与城内的差距引出管理模式的不同。上海市内英国租界实行英国管理模式,而城内实行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城内与租界的发展有着天壤之别。租界马路四通,城内道途狭隘;租界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居之者几为乐土,城内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秽气触鼻,僻静之区,坑厕接踵。1846年12月22日租地外人大会议决的纳税、建设与监督三项内容是上海租界市政建设运行机制的雏形,也是租界市政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其关键之处在于市政管理委员会(工部局)的成立。从道路码头委员会时期的经费不足到工部局成立后还有了多余的资金可以用于其他方面,公共图书馆、学校、法律处等,几乎包容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市政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的健全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城市土地追加投资来提高土地的生活和生产效益,这种做法的必然结果就是增加了城市对于人口和投资的吸引力。然而城内政府并没有为基础设施的建设预留资金,而是通过临街商铺主或是居民进行捐赠,这也导致出现了有则改善无则失修的局面。在两者的对比之下,“其乐居于租界者,以租界之事事皆使也”的观点产生。不难理解,同样数量的资金投放在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的区域里,效益自然较育,因此租界对资金的吸引力就比城内要大得多。这就使英国租界进入一个“设施齐全,管理到位——居住人数增加——税收增多,设施更为全面”的良性循环中,而城内则陷入“基础设施不足——居住人数减少——无人提供资金,设施无人管理”的恶性循环。从19世纪60年代起,上海道、上海知县便开始模仿租界的市政管理方式,将租界的市政管理条例改头换面,加以发布,要求市民遵守,上海开始改变。在市政循环系统中有进有出,各阶级互利互动,从而保证了上海的发展以及平衡的运行。

二、回归功能和职能的考察—民国首都南京现代性再思考。

在讲南京之前,教授首先提及了广州。传统的中国靠农民养活国家,乡政最为重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市政的作用超过了乡政。接受美国市政教育的孙科在任职广州市长时就对广州的规划贯彻了新理念——放射性道路以及中轴线的运用,所以广州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华盛顿的设计理念

之后教授提到由于战争的原因让管理者认识到集中制的行政中心面对战争时的脆弱。所以管理者做出了不再集中建设行政中心,而是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沿着一条主干来布局的改变,如南京的中山路。同时也开始对更多的服务方面加强了重视程度,如公共休憩与体育、商业金融与服务、古迹调查与保护等。

总之,从1927年至1937年, 南京在国民政府和南京特别市政府的领导下,并在众多社会组织和有识之土的支持与配合下,在健全与完善作为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行政职能、以及作为-个现代大都市的物质功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职能和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政治象征性的表达,也不仅限于对于传统习俗和空间的意识形态改造,而且更主要地体现在各种国家机构的建立、对首都市民新生活的营造,以及对国内、国际联络和交往的促进。既憧憬理想,又脚踏实地,既珍重历史遗产,又热情拥抱新生事物,这就是民国“黄金十年”首都南京的现代性体现。

三、北京的交通问题出自交通么?

教授提出交通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交通而在于错误的城市规划模式——小区规划,这是源自苏联的规划模式。

小区规划是为了满足一群人的基本生活的规划模式,即可以不依赖城市公共交通而进行基本的生活。教授将每个小区比作树叶,叶蔓则是家和小区内部道路为我们讲解了小区规划就是树型交通规划,即小区优先的规划模式。而这种模式将极大了增加了主路段的通行车辆,造成一处堵车处处堵车的现象。

教授又通过芝加哥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的规划模式。芝加哥采用道路优先,网格型的规划模式,这种模式减少了对主干路段的通行压力,出现此路不通走彼路的良好情况。

最后教授通过清华大学为我们做出了进一步的讲解。教授指出清华大学实质上是一个超大小区,内部无公共交通,所以迫使人们使用代步工具——自行车,并且清华大学所占面越大对北京市交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越大。

所以,要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不道路公共化。

Q

&

A

赖德霖教授的讲座生动深刻,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启发,也有不少同学积极发言提问,赖教授也认真回答了这些问题,一下是问题及解答:

您所介绍的小区里,功能齐全,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试想如果把小区放大,在城市中找出一个地方,将所有的功能性建筑集中在一起,会不会对城市的通勤提供便利,减少城市的交通压力,在城市功能多样性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会不会更有效?

补充一下刚刚对大院的描述,大院在起初设计的时候,是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要,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小区经过了30年,已经延续了一代人,有很多儿女必须得到外面去工作,他们必须得依赖城市交通,同时老的职工退休了,新的职工进来了,所以最初的时候单位规划是留出了扩张的空地,但随着时间,总会满的,总会出去找房子,工作,所以必须依赖城市交通,作为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小区,它不得不对城市开放。从长远看小区这种模式是无法保持自足性的。

如果我们国家以后的城市走向是小街区内路网模式的话,就是街区变小了,变小的街区里面建筑的存在方式,还是有开发商来设计的吗?

你这个问题是我特别喜欢的问题,因为你可以想到一旦路网密了,他的商业面积反而增加了,沿街都可以开店,所以对于开发商是非常有好处的,对市政和税收是非常有好处的,反而现在造小区,把居民都框在哪一个框架里,它的沿街商业面积是很小的,甚至有规定小区的商业范围是固定的,大家可以看到西方的城市都是小街小店的,反而造成了一个温馨的氛围,更加有生活气息,方便了大家买东西,给城市也增加了很多商机,税收也增加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编辑 / 赵晓雨 /

一次审核 / 薛荣荣 /

二次审核 / 尚晓萌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