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你如果不把握這個趨勢,不把握當下,最終肯定會被淘汰。不管哪個行業,一定不能死守,過去成功的原因可能就是未來失敗的原因。

一.典型案例——時間模型

日本東京有個銀座紳士西裝店,首創“打一折”銷售曾轟動東京。當時銷售的商品是“日本GOOD”。具體操作是:先定出打折銷售的時間,第一天打9折,第二天打8折,第三第四天打7折,第五第六天打6折,第七第八天打5折,第九第十天打4折,第十一第十二天打3折,第十三第十四天打2折,最後兩天打1折。

商家的預測是:由於是讓人喫驚的銷售策略,所以,前期的輿論宣傳效果會很好。抱着獵奇的心態,顧客們將蜂擁而至。當然,顧客可以在這打折銷售期間隨意選定購物的日子,如果你想要以最便宜的價錢,那麼你在最後兩天去買就行了,但是,你想買的東西不一定會留到最後。

實際情況是:第一天前來的客人並不多,如果前來也只是看看,一會兒就走了。從第三天就開始一羣一羣的光臨,第五天打6折時客人就像洪水般湧來開始搶購,以後就連日客人爆滿,當然等不到打1折,商品就全部買完了。

商家運用獨特的創意,使顧客紛紛急於購買自己喜受的商品,引起搶購連鎖反應。而自己的商品在打5、6折時就已經全部推銷出去。

二.典型案例—新鮮感

對買新產品的商家來說,最吸引顧客的無非是“新”,如何在“新”上繼續作文章?意大利有個萊爾市場,就是專售新產品的。有些新產品很暢銷,許多顧客搶着購賣,沒搶到手的,要求市場再次進貨,可得到的回答竟是:很抱歉,本市場只售首批,賣完爲止,不再進貨。對此,有些顧客很不理解,還向旁人訴說。但從此以後,來這裏的顧客中意就買,決不猶疑。

不難看出,萊爾市場的“割愛”是個絕妙的創意,它能給顧客留下強烈的印象——這裏出售的商品都是最新的;要買最新的商品,就得光顧萊爾市場。

三.典型案例——主產品免費模型

日本松戶市原市長松本清,是一個頭腦靈活的生意人。他經營“創意藥局”時,曾將當時售價200元的膏藥,以80元賣出,80元的價格實在太便宜了,所以“創意藥局”連日生意興隆,門庭若市。雖然這種膏藥的銷售量越來越大,但赤字卻免不了越來越高。那麼,他這樣做的祕密在哪裏?原來,前來購買膏藥的人,幾乎都會順便買些其它藥品,這當然是有利可圖的。靠着其它藥品的利潤,不但彌補了膏藥的虧損,同時也使整個藥局的經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盈餘。

通過主產品“虧損”賣出,而促銷其它商品,不僅吸引了顧客,而且大大提高了知名度,達到有名有利!

四.典型案例——飢餓營銷,限量刺激

日產汽車公司推出一種被稱爲“極具浪漫風彩”,名爲“費加洛”的中古型橋車。日產公司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這種車只生產20000輛,保證以後不再生產這一車型。將在一定時間內接受預訂,然後抽籤發售。

消息傳出後,在全國引起轟動。前來申請的人超過30萬,能中籤買到車的人當然欣喜萬分,沒有中籤買到車的人千方百計去搜索二手車,令二手車的行情比原價高出1倍多。這種限量刺激的創意,無非就是使市場上出現一定的“不飽和狀態”,利用消費者“物以希爲貴”的心理,來刺激購買慾。小米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五.典型案例——空手套白狼

日本角榮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式美是一位能夠赤手空拳闖天下的人物。他相信世上有“沒資金卻能賺大錢”的生意,就用心尋找,竟想出了一套“預約銷售”的方法。這辦法說來很簡單。

比如,有人要買某棟樓,他就先找到買主,同他商量:“那棟樓約值一百萬日元以上,主人現有意八十萬脫手,請你買下它,保證兩個月內可賺一成!超出一成利潤時,超出部分由我得,如賺不到一成時,我贈你一成利潤。”等買好後,他便代其銷售。他往往能以相當於買價兩倍左右的價格脫手。對買主來說,兩個月就有一成利潤,比銀行存款利息高得多,而且安全可靠。

田式美做這項不要本錢的生意,本來一無所有,經過十年奮鬥,竟成爲日本有名的建築企業家。企業家最可貴的就是賺錢的創意。現代的市場,是最需要創意的市場,這種創意往往來自於“換個方式”思考問題的結果。響噹噹的企業家都是創意的天才。

免費模式不是不要錢,而是一種喫虧、利他的思維方式,把這種思維方式運營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去,以達成更多領域的合作,延長利潤鏈條,賺客戶看不到的錢,從而完成利潤目標!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