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与预言中很少涉及人类或者外星生物摆脱对恒星的依赖的情节,比如《星际迷航》系列中的大型空间站,不依赖恒星,内部却是一个繁华的星际大都市。

1964年,苏联人卡尔达肖夫提出了著名的卡尔达肖夫指数,这是一种用一般方法来度量文明的指标,主要度量能源的使用率,虽然这一指标只是假设,但仍被SETI项目、科幻小说家、预言家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一级卡尔达肖夫指数可以控制并利用一颗恒星,而二级卡尔达肖夫指数可以控制利用一颗恒星,具体地说,就是Ⅱ级文明可以建造类似戴森球的设施,处理恒星的能量输出。

虽然这一级别的文明可以完全利用自己的恒星,将其能量最大化利用,但是他们仍然需要依赖于戴森球生存,也就是恒星的能量,如果没有恒星,其能量来源也将枯竭。

恒星的依赖并非只是提供天然的能源,还有一整个生态行星系的生态环境,比如恒星能提供给行星一个某一个时间段内(恒星的生命周期内,比如太阳是在变成红巨星之前,还有40多亿年时间)比较稳定的轨道,也能避免星际风(高能粒子)直接轰击系内行星,恒星系内适当的巨大气态行星可以避免行星被大量小行星轰击等,如果失去恒星,对于行星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要摆脱对恒星的依赖,至少要达到Ⅱ级文明的基础,但还需要哪些技术才能在不借助恒星能源的情况下自给自足是未知的。可控核聚变可以在很小的程度上弥补恒星能量输入的空缺,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大型宇宙飞船、大型空间站,人类可以通过反应堆的能量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能制造食物、衣服等日常所需的物品。

就拿我们的地球来说,目前我们还无法操控整个行星的能量,人类的文明连一级都还没有达到,只能算是0.7级文明。假如我们人类的科技文明不停的发展,且发展的道路通顺无比,要想达到2级文明也是一个未知。可能千年,也可能万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