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角虫漫画”成为首家宣告盈利的漫画内容平台,这将会对童石网络进入A股产生重大的正面影响。

作者 | 罗立璇

上海漫画平台“大角虫漫画”是一家具有强烈的内容基因、附属于新三板公司童石网络的动漫平台,在避开互联网流量思维主导下的激烈厮杀之后,正在通过付阅读和IP孵化,走出自己的道路。

2017年6月,童石网络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启动A股IPO,目前正在接受英大证券辅导。童石网络的业务由四大部分组成:漫画业务、游戏业务、动画业务和影视业务,而游戏、动画和影视基本上围绕着自有漫画平台大角虫的IP孵化进行。如果“大角虫漫画”成为首家宣告盈利的漫画内容平台,这将会对童石网络进入A股产生重大的正面影响。

童石网络成立于2011年,在当时和腾讯、淘米等公司合作,以为游戏项目提供内容服务为最主要的业务之一;同年,他们推出了自己的原创IP《星纪元》。童石网络的创始人以及大角虫漫画的主编祝江华,在此前都是出版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通过这些项目的积累,他们储备了国内一批资深的漫画作者,以及内容产业链中的网文平台、游戏公司,准备开始切入到原创漫画、成为平台,再进行后续的变现。

他们首先尝试了传统的漫画杂志出版,在2014年创办漫画杂志《乐漫》,但很快迎来了传统出版行业的衰落。和当时依然在PC端遭遇困境的漫画平台不同,童石网络直接选择了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在2015年3月推出了自己在移动端的漫画阅读应用大角虫漫画。同年8月,改制后的上海童石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在2年时间内完成了3轮定增,已共计募集人民币2.55亿元人民币。

“大角虫漫画”目前已签约国内独家作者和工作室近500家,包括孙渣、猫哭无声、常盘勇者、凯璇等国内顶尖漫画作者以及墨熊、海潮探长、墨三乌、热晓等轻小说作者,推出了达到真正日更的作品近千部。从2016年10月开始,“大角虫漫画”开始尝试漫画付费阅读,并逐渐取得了成效。

对话大角虫:从传统出版行业转型到在线漫画付费时代

《迷域行者》动画海报

以下是《三声》和大角虫总编辑祝江华的对话:

三声:从出版、页游、手游,到移动端漫画平台、付费漫画,童石完整地经历了产业的迭代。这一路下来的历程是怎么样的?

祝江华:童石网络是在2011年成立的,我们的核心团队大多都出身于出版行业。那时候是页游和端游的时代,我们主要为互联网两家大公司做内容服务,实际上做的还是出版的事情,比如我们会和腾讯、淘米等公司的游戏项目合作,为它们提供线下的内容产物以及品牌内容。

另外一方面,我们同时也开始筹备自己的原创二次元IP《星纪元》的页游,后来也推出了手游。这是我们自己的原创内容。《星纪元》本身是非常二次元的日本动漫风格,加上之前的出版业务,让我们积累了很多漫画作者资源,成为我们进入漫画原创行业的契机。

2011-2012年期间还是网文的时代,我们和包括起点在内的网文公司都有合作,刚好从起点那里以不是很贵的价格,买进了一些更加偏向于青少年向的小说版权。我们的想法是,这些小说除了能够做出版发行以外,也是在为后期做动漫的加工提前做一些准备。比如我们获得的《全职高手》和《校花的贴身高手》的漫画改编权,都是这样的情况。

到2014年的时候,不管是我们合作的项目,还是自己原创的项目,都让我们成功地积累了一批漫画作者的资源,当时我们签下了他们作品的版权,准备开始做原创。于是我们创办了一个漫画杂志叫《乐漫》,第一期发刊的时候超过20万册,仅次于《知音漫客》、《飒漫画》。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国传统出版行业最后的一点高光时间,实际上马上就要走向衰退了。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移动端上的应用都开始变得成熟。传统出版面对很多限制,比如说每个杂志本身所能容纳的题材量是有限的,一个月4本刊,最多也就放30多部作品;第二个是很多的作品就是上不了,因为社会上默认你这个东西就是给青少年看的,在质量、体裁、画面表现上会有很多的要求。当时大家都默认,只有上不了台面的作品才需要上网络。而且,当时整个行业从成本投入、创作人员投入,以及最关键的后期衍生方面上,都没有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很合理的商业模式。没有网剧,网络漫画里面的很多作品也无法登陆到电视台转变为影视。

但纸媒的衰退太明显了,《知音漫客》在2012年的月销售大约在700万册,平均一期150万册;等到我们创业的时候,一期有70-80万,虽然印量还很大,但是已经下降太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2015年我们所看到的移动端技术的成熟,以及网剧和手游的成熟,让我们感觉已经给国漫铺好了一个产业的链条,你是跟得上大家主要的一个消费娱乐的习惯的。

三声:在这么多漫画平台里,“大角虫漫画”怎么找到自己的领地?

祝江华:我们本身是内容出身,在内容把握上还是比较准确的。所以我们在移动端还是要做一个内容平台,但动漫的产业链形成后,我们要做IP孵化。比起单纯的做平台,我们希望做作品,尤其是有持续性、传播性和商业开发价值的长线作品,通过几年的孵化在后面爆发出来。

三声:别的平台以流量为主的打法对你们来说有压力吗?

祝江华:确实有。尤其是在我之前说的流量时代,投资方也会拿这个来问你。但我的钱是砸向作者的,还有对于作品的运营和孵化开发的。

三声:但不代表别的平台在获得了资本以后不能走你们的这个方向?

祝江华:在漫画平台发展的前期,投资人会问你流量;但现在这两年,他们都问你:“你的收益模式是什么?你什么时候赚钱?”。我们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现在在大角虫上的漫画,很多都是一周三更、一周四更的,就是为了付费,我们希望能够变成起点、阅文的模式。

从2016年10月起,我们就已经开始进行付费漫画的尝试了,现在主要走的是前面内容免费,之后“会员提前看”的过渡办法。目前付费的效果已经出来了,还是不错的。我也看过其它平台在2016、2017年的付费情况,确实在漫画的付费上还需要一点时间;预计两年左右的时间,付费阅读对用户来说应该已经形成一个正常的阅读模式了。

三声:大角虫漫画是否会担心因为付费而导致用户的影响力下降?

祝江华: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解。首先,我们依然在进行漫画相关的运营,付费要求是有一定的弹性,保证在运营的同时实现付费收益;其次,说白一点,你的作品如果不能够付费,那算不算有价值的IP呢?付费这个本身就是对作品最核心的检验。你有一堆免费用户,一开付费全跑了,那之后这个作品做了游戏或者是别的东西,他们愿意来消费吗?我认为付费阅读的表现如何是可以作为一个作品是否成为了能够商业运作的IP的一个门槛的。

三声:是否有一个契机,让你们觉得可以推动收费模式了?

祝江华:在2016年,掌阅、腾讯的收益这一块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数据和报道出来,包括爱奇艺视频方面的会员付费的这种形式,都得到了验证。

三声:在2018年,大角虫漫画有什么进一步扩大IP影响力的项目?比如说动画、网剧等。

祝江华:我们在2016年就已经有很多项目授权出去了,只不过是涉及到影视这一块的开发周期会比较长而已。《迷域行者》等多部影视剧,都会在今年开拍。(目前《迷域行者》的动画已经由bilibili独播,《星梦偶像计划》的动画也在制作中。)

三声:最近两年有感受到漫画IP价格的上涨吗?

祝江华:对于内容行业来说,时间一直都是必须的环节。就从2015年国漫上扬开始,网络漫画行业的崛起实际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你要知道晋江、起点,之前都不停地折腾了十几年了。对于我们漫画行业而言,这几年(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资本的注入,相对来说更快一点,但它同样还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我们要趁着这两年整个内容消费的习惯变好,要让付费在未来一两年变成稳定、固定的大块收入。然后影视方面需要更多时间去沉淀,沉淀用户、沉淀作品和内容。我们一开始就是为了商业连载、商业运作、商业孵化去做这个平台,所以我们对于连载速度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在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一周一更,我们要求三更、四更,甚至日更。但是就算在这个基础上,漫画沉淀出来的内容量也赶不上小说的速度。但当然,漫画也有其本身的独特价值。比如形象这一块,就是漫画的价值优势,它也可以形成大IP。

三声:在上海是否感觉到了政策相关的扶持?

祝江华:从2016年开始明显能感觉到主动性变强了。就国家对这一块的扶持更多,优惠上更主动。能感觉到政府这边正在积极主动鼓励上海的文化产业里的公司,能在这一块作出更多的成绩。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