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电影《叶问》中,叶问高喊我要打十个。因为这部电影,咏春拳名声大噪,连萨沙都忍不住想去学。但3月18日的打擂中,不入流的徐晓冬,再次打败咏春拳大师丁浩。中国武术究竟能打不能打?听萨沙说一说。

  这次比武,比上次痛殴太极拳大师要精彩一些。

  咏春拳大师丁浩,毕竟是有实力的。他的攻防都有自己的套路,说明是受过正规对抗性训练的,不是舞术家!

  好歹坚持了快1个回合,丁浩才被打翻。

  说起来,丁浩也算很顽强,前后打翻不下四五次,还是顽强抵抗。期间被重拳击倒几次,换一般没练过的估计就躺倒了,他还能爬起来。

  这说明,丁浩的斗志不亚于徐晓东,身体素质也不错。最终被打成这样,实在是他技不如人。

  纵观全场,丁浩明显不是徐晓冬的对手,最后甚至被打懵了,连王八拳都挥出来。

  要知道,这次单挑还是相当保护咏春的。

  单挑没有在软擂台上,咏春选手没带拳套,也不允许徐晓冬骑上去打,全程裁判都保护丁浩。

  有好几次,裁判是扑上去挡住要追击的徐晓东,有人说裁判比丁浩还出彩(裁判是一个知名摔跤教练)。

  如果不是这样,恐怕就会演变为老娘们揍孩子的单方面暴打了。

  中国武术究竟能不能打?

  负责任的说,曾经很能打,可惜是以前的事情了。

  解放后,武术界公认的观点是最能打的中国武术,就是摔跤了。

  虽然有种说法叫做白拿不如一打,但从宋代还是摔跤就是最实用的武术。

  摔跤是硬功夫,体重90公斤的霍元甲将日本武师打断胳膊,用的也是摔跤。

  京跤始终名气很大,有过很多高手。

  很多业内人认为,摔跤高手面对花拳绣腿的各种门派,有一定的优势。

  即便是面对拳击、散打等现代搏击,摔跤手也是能打一打的。如果规则有利,摔跤也可能大占上风。

  只是,摔跤也不是中国特有,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东西:日本的柔道、蒙古的摔跤、巴西的柔术甚至苏联的桑博。

  至于咏春,名气确实很大。很多人告诉我,咏春是近战防身的实用武术。如果你没有和永春交过手,突然单挑,一般就会吃亏。在国外,很多洋鬼子也练咏春。甚至国外的什么十大杀人武器排行榜中,排行第一个就是永春。

  徐晓冬也说,最能打的中国武术就是咏春。

  为什么丁浩又被徐晓冬打成这样?

  一句话,咏春固步自封,压根不适合打擂台。

  防身角度,咏春确实有两下子,但明显不适合现代擂台搏击。

  面对徐晓东的抱摔,丁浩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几次被摔倒。

  面对徐晓东的拳打,丁浩还是能顶一顶,但明显对头部的防御不利。

  面对徐晓东的挑衅,丁浩有几拳明明打中了,就是打不倒。萨沙到现在也没明白,咏春的寸劲是什么意思?这似乎违背基本物理学常识。

  面对徐晓东的踢和顶,丁浩的腿踢完全不对等,吃大了亏。

  诚然,丁浩也许不是什么咏春高手,但徐晓东也就是不入流的搏击选手而已。

  打成这样,实在是不堪入目。

  这样下去,中国武术恐怕逐步就会演变为纯粹的健身,广场舞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