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最近一段時間來,面臨新的挑戰。在此中美關係發展的關鍵節點,全球化智庫(CCG)智庫專家團於4月30日-5月9日赴美在華盛頓和紐約等地開展爲期10天,共計20餘場以增進智庫交流、尋求更多共識的“民間二軌外交”與調研交流系列活動。

其中,在華盛頓期間,CCG智庫專家團先後訪問了美國三大保守派智庫及四家頗具影響力的主流智庫和調研機構,拜訪了美國商務部,與三大美國商會舉辦了座談與午餐會,就中美關係、“一帶一路”、多邊貿易機制、全球治理等話題展開充分交流與合作探討,旨在通過加強智庫與相關機構的學術交流,爲政策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也旨在促進兩國間的人文交流,增強互信,爲雙方開展新時期的合作拓展機遇。此外,CCG智庫專家團專程拜訪了中國駐美大使館,向大使館介紹了CCG近期在研究、智庫交流、建言獻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此次赴美開展“二軌外交”的成果及進展。

作爲首個被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ECOSOC)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諮商地位” (UN Special Consultative Status)的中國智庫,CCG肩負着廣集民智、促進國際交流的重任,始終保持對世界局勢的高度關注。因此,在紐約期間,CCG智庫專家團一行訪問了四個聯合國總部機構,包括: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聯合國祕書處(UN Secretariat)、聯合國新聞部非政府組織執行委員會(NGO/DPI Executive Committee),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UNOSSC),與相關負責人圍繞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強多邊合作,推動全球治理與合作,促進全球化可持續發展等國際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此同時,CCG此行也拜訪了中國駐聯合國使團相關官員,雙方進行了深入交流。此外,專家團還拜訪了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主席史蒂夫·奧林斯先生(Stephen A. Orlins),就中美經貿磋商、中美貿易投資等話題展開了交流。期間,CCG還應邀訪問了Bloomberg總部並接受Bloomberg電視及廣播採訪,就中美關係、中美貿易等話題表達了中國智庫的觀點。

訪美結束後,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博士受邀參加了在加拿大多倫多展開的世界知名辯論會Munk Debates,作爲辯論方就“中國是否會對自由世界秩序造成威脅?”這一議題,與來自世界的頂尖學者展開激辯,向世界展現了來自中國智庫的聲音,加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理解和信任。

2016年至今,CCG已四次赴美開展“二軌外交”活動。作爲位列世界百強的中國社會智庫,CCG以研究成果的交流探討、傳達中方專家學者的觀點等方式,促進了兩國智庫、研究機構的進一步合作,爲增加理解互信,加強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也爲雙方政策研究貢獻了智庫智慧。在中美關係處在發展關鍵期的時刻,CCG再次通過赴美“二軌外交”及調研系列活動,發揮智庫官、產、學跨界交流和國際化的優勢,充分交流雙方觀點,向美方決策層傳達中國智庫的關切和主張,瞭解美方真正構想和意圖,緩和中美經貿緊張局勢,探討解決之道。人文交流是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橋樑,本次高端研討對話系列活動通過加強雙方人文和學術交流爲中美經貿合作創造了新機遇,充分發揮了智庫的影響力和民間外交作用。

本次出訪的CCG專家團成員包括CCG理事長王輝耀博士,CCG副主任苗綠博士,CCG副主任高志凱博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創始院長劉德斌教授,CCG副祕書長唐蓓潔博士和CCG媒體公關助理李玲。

活動詳情

CCG與美國主流智庫開展學術交流

活動一:再訪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當地時間5月1日,CCG智庫專家團訪問了美國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與多位CSIS資深研究員及美能源部官員就中美關係的未來及挑戰、中美能源合作、多邊貿易機制等關鍵議題展開了充分交流,並進一步探討了雙方智庫學術合作。與會專家有國際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CSIS風險與預警小組主任Samuel Brannen,美國聯盟項目主任、南太平洋安全研究員Patrick Buchan,美國能源部中國政策高級顧問Maria DiGiulian,CSIS弗里曼中國研究中心高級顧問Christopher K. Johnson,CSIS能源與國家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簡·中野(Jane Nakano)以及CSIS能源與國家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Nikos Tsafos等。CSIS費和中國研究項目副主任兼中國商務與政治經濟研究課題主任甘思德(ScottKennedy)主持會議。

CSIS是知名的對美國共和黨政府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智庫之一。作爲美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問題研究機構,CSIS頗具政策影響力,40年來網羅了大批國際關係學界泰斗和政壇精英,奠定了自身在美國乃至世界戰略與政策研究機構中的前沿地位

活動二:回訪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

當地時間5月1日, CCG智庫專家團應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總裁、美國白宮貿易政策與談判顧問委員會成員Kenneth Weinstein邀請到訪哈德遜研究所,與他本人及高級研究員、美國商務部前助理部長 Thomas J. Duesterberg,高級研究員Eric Brown,哈德遜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Liselotte Odgaard,就中美貿易協議的簽訂和落實、WTO改革、多邊貿易機制、“一帶一路”、中美關係在貿易談判後的未來發展等問題展開交流討論。

哈德遜研究所是美國三大保守派智庫之一,也是美國白宮的“智囊團”之一,對白宮有着重要的影響力。其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enneth R. Weinstein被特朗普任命爲美國白宮貿易政策與談判顧問委員會(ACTPN)成員;其中國戰略中心主任白邦瑞是兩任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最倚重的中國事務顧問,先後影響美國五屆總統,並被特朗普總統譽爲“最權威的中國專家”。

活動三:參加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午餐會

當地時間5月2日,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國際經貿研究中心主任、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泰瑞·米勒(Terry Miller)在傳統基金會總部主持午餐會,招待CCG智庫專家團一行。午餐會上,CCG專家與米勒大使、傳統基金會副總裁Jack Spencer,亞洲研究中心主任Walter Lohman,研究經理、經濟自由指數編輯Anthony Kim,分析師Patrick Tyrrell和Riley Walters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雙方對未來合作和相關項目進行了溝通與交流,並圍繞中美經貿會談及可能達成的貿易協議,美國如何參與“一帶一路”,新近出臺的外商投資法及更多推進改革開放舉措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美國傳統基金會是美國新右派的主要政策研究機構,在特朗普競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智囊作用,因而對現任美國政府在對美投資、對外貿易、移民、國防政策等領域有巨大的影響力。傳統基金會是特朗普總統組閣以及內外政策重要的智庫支持力量。同時,作爲華盛頓最大、世界知名的智庫,傳統基金會也對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活動四:參加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基辛格研究所(Wilson Center Kissinger Institute)研討會

當地時間5月2日,CCG在華盛頓拜訪了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ilson Center),並參與研討會。會議由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主持。CCG專家與美國財政部經貿事務前副助理部長、美國駐IMF前執行主任、威爾遜中心公共政策研究員Meg Lundsager,威爾遜中心研究員Katie Stallard-Blanchette,威爾遜中心研究員田亞明博士(Benjamin Creutzfeldt),威爾遜中心研究員Felix Boecking,威爾遜中心研究員Michael C. Davis,威爾遜中心首席經濟和國際貿易顧問Kent Hughes,就中美關係發展與未來展開智庫交流。

威爾遜中心以“成爲美國超越黨派的關鍵政策論壇,通過獨立研究和公開對話,在全球問題上對國會、政府和政策界提出可實踐的想法”爲目標和己任。此外,威爾遜中心於2008年成立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命名,與中國外交學會等機構合作開展中國和中美關係的研究及學術交流,致力於增進美中相互瞭解,促進美中關係發展。

活動五:回訪美國企業研究所(AEI)

CCG智庫專家團一行於5月2日下午(當地時間)拜訪美國三大保守智庫之一——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並與政治經濟及國防政策項目主任Nicholas Eberstadt和高級研究員Karlyn Bowman就特朗普國內及外交政策的內政因素,中美經貿協議的展望,2020年總統大選及未來中美關係熱點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AEI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重要政策研究機構之一。目前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的Kevin Hassett就出自於該智庫。他曾在2014年以AEI政治經濟研究部主任的身份參加了CCG舉辦的“戰略思維高層論壇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月度研討午餐會”並上發表了演講。作爲白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他對特朗普的稅收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特朗普政府同僚認爲是促進當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者。

活動六:拜訪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當地時間5月2日,CCG 智庫專家團訪問美國著名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華盛頓總部,並同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副總裁Evan Feigenbaum,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Paal),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亞洲項目資深研究員黃育川(Yukon Huang)等幾位國際知名中美問題專家就中美關係、“一帶一路”、多邊貿易機制等話題展開智庫學術交流。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是美國曆史最爲悠久、最負盛名的智庫之一。作爲美國著名的主流思想庫,其標榜超脫黨派、兼容幷蓄,以“促進國家間合作以及美國的國際交往”爲宗旨,並重視研究的“實際結果”。

活動七:應邀訪問卡託研究所(Cato Institute)

當地時間5月3日,CCG智庫專家團訪問了美國智庫卡託研究所(Cato Institute)華盛頓總部,同赫伯特·施蒂費爾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aniel Ikenson,貿易政策分析師Colin Grabow,貿易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朱歡,外交政策研究主任John Glaser,外交政策研究部門副所長Christopher A. Preble,高級研究員Doug Bandow,國防分析師Eric Gomez,貿易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Logan Kolas,外交政策研究部門助理研究員Madison Parkhill等CATO智庫專家就全球治理、WTO改革和高科技領域競爭等話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卡託研究所是美國極具影響力的智庫之一,以個人自由、有限政府、自由市場和和平爲原則,主要對廣泛的政策問題進行獨立、無黨派的研究。

活動八:訪問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當地時間5月3日,CCG智庫專家團於華盛頓訪問全球著名調研與趨勢研究公司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並與其全球戰略副主席詹姆斯·貝爾(JAMES Bell)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就未來中美關係發展與走勢分析展開學術討論,並就CCG與Pew的未來合作進行了探討。

皮尤研究中心是全球著名調研與趨勢研究公司,是提供關於美國和世界的議題、觀點和趨勢等相關信息的“事實庫”,也是獨立性的美國民調機構。作爲中立的數據和分析來源,皮尤研究中心不持政策立場,無明確傾向性。皮尤研究中心是皮尤慈善信託基金的附屬機構,研究中心的成果被決策者、記者和學者廣泛援引,並被用來支持各種政策訴求。

CCG訪問美國知名商會和團體,加強商會與團體橋樑作用

活動九:拜訪美國總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

5月1日(當地時間),CCG理事長王輝耀博士在華盛頓應邀出席由美國全國商會中國中心與中國美國商會聯合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商務論壇,並在“全球視野: 中美關係與WTO的未來”爲主題,由中國美國商會主席、美國前助理貿易代表Timothy Stratford擔任主持的分論壇中發言,與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Alan Wolff 大使,歐盟委員會貿易總司副總司長Helena König,日本經濟產業省商業和信息政策處司長Keita Nishiyama和CNBC新聞臺記者Kayla Tausche就主題展開討論交流。

5月2日,CCG智庫專家團應邀到美國總商會華盛頓總部,與美國總商會亞洲事務高級副總裁Charles Freeman和中國中心主席Jeremie Waterman等就中美經貿發展現狀及美國總商會與CCG的未來合作展開交流,旨在通過智庫與美國商會的學術成果交流,促進中美關係朝着積極、健康、具有建設性的方向發展。

美國總商會是美國具有雄厚實力的利益集團和遊說團體,代表着多家企業和貿易協會,它的發展直接影響美國的經濟,並能通過對美國政府決策施壓從而對中美關係產生重要影響。美國總商會一般被認爲屬於保守主義團體,由政策專家、商業領袖、業內精英和律師等成員組成。

活動十:受邀參加美國全國對外貿易理事會(NFTC)舉辦的轉場午餐研討會

當地時間5月3日中午,CCG智庫專家團應美國全國對外貿易理事會(NFTC)現任主席、美國駐關貿總協定(WTO前身)前大使、美國副貿易代表和WTO副總幹事Rufus H. Yerxa的邀請參加NFTC專門爲歡迎CCG舉辦的午餐研討會。來自近30家美國大型跨國公司代表出席午餐會,並就中美關係的挑戰、未來與合作等話題與CCG智庫專家團展開研討與交流。

NFTC是最先提倡世界經濟應建立在規則基礎上的商業組織。其主席Rufus H.Yerxa在國際貿易領域有着豐富經歷和深刻洞察。憑藉其數量衆多的會員、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巨大影響力, NFTC的服務和倡導理念對於美國公司、中美貿易都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活動十一:受邀拜訪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

3日下午(當地時間),CCG智庫專家團一行應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 現任會長Craig Allen邀約,於位於華盛頓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與其和USCBC的相關專家就中美貿易的現狀和未來發展進行了交流,雙方還對未來的合作展開了探討。

Craig Allen先生此前曾擔任美國商務部負責亞洲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和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2018年10月,Craig Allen與CCG赴美“二軌外交”調研團就中美關係有過深入交流,他表示美國企業界在華有巨大利益,大多數美國企業也不贊成增加關稅。

USCBC是美國極具影響的有關美企在華投資和貿易的非營利性商業組織。成立以來USCBC推動了中美商界的溝通,並接待了諸多中美兩國政府高級官員。CCG分別於2018年5月和10月兩次赴美開展“二軌外交”都曾與USCBC負責人進行了溝通交流。

活動十二:CCG再訪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NCUSCR)

當地時間5月6日下午,CCG智庫專家團在紐約訪問了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同會長史蒂芬·歐倫斯 (Steve Orlins)並就中美關係的現狀和未來、中美經貿磋商、中美貿易投資等話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創立於1966年,宗旨是增進美中兩國的互相瞭解與合作,曾於1972年促成了中國乒乓球隊歷史性的訪美。該委員會專注於教育、國際關係、經濟發展和管理、治理和法律事務、環境和其他全球性議題、大衆傳播和政策方案等交流,並致力於解決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的相關問題,現已擁有超過900名來自全美的各界精英與將近100企業會員,實力日趨增強。史蒂夫·歐倫斯先生自2005年以來一直擔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他擁有哈佛法學院的法律學位,精通中文,是美國外交第一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的成員。

CCG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保持着研究合作關係,從2016年起,已連續 3年合作發佈中美投資報告並舉辦相關研討會。2016年11月18日, CCG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聯合舉辦“中美境外直接投資25年研討會”,會上介紹了《中美境外直接投資25年全景圖報告》。2017年10月,CCG智庫專家團深入美國進行了爲期5天的美國考察調研,期間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史蒂夫·歐倫斯就中美經貿、中國外資環境、智庫合作等主題展開了深入交流。2018年4月18日,CCG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榮鼎諮詢聯合舉辦“2018年中美直接投資趨勢”圓桌研討會,並在會上發佈了《雙行道:2018中美直接投資趨勢》報告。9月28日,CCG再次訪問了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交換雙方對中美貿易、文化交流等現狀的觀點。

CCG訪問美商務部和中國駐美使館,爲改善中美經貿關係尋找更多共識

活動十三:應邀訪問美國商務部,與助理副部長Alan Turley座談

CCG和美國商務部保持着人員互訪。5月2日(當地時間),CCG智庫專家團拜訪了美國商務部負責中國與蒙古事務的助理副部長Alan Turley。這個由160多位美國和海外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致力於爲美國產品開放國外市場,促進美國出口,鼓勵外商對美投資等項目。他在中美貿易政策上也有一定影響,多次向美國商務部領導層就中美貿易關係與貿易政策問題提供建議,並幫助制定商務部的貿易促進議程。

美國商務部是美國政府的重要行政機構,負責美國國際貿易、進出口管制、貿易救濟措施等。由美國商務部人口調查局和經濟分析局負責整理發佈的《美國統計摘要》是美國政府發佈的最權威的全國性統計數據。

活動十四:拜訪中國駐美大使館

當地時間5月1日,CCG智庫專家團專程拜訪了中國駐美大使館,與駐美國使館經濟商務處公使朱洪、經濟商務處公使銜參贊田德友進行了交流。CCG理事長王輝耀博士向田德友公參介紹了CCG近期在研究、智庫交流、建言獻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此次赴美開展“二軌外交”的成果及進展。

CCG智庫專家團拜訪聯合國總部,踐行聯合國特別諮商地位義務

活動十五:CCG拜訪聯合國經濟發展副祕書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埃利奧特·哈里斯(Elliott Harris

當地時間5月6日下午,CCG智庫專家團拜訪了聯合國總部,並與聯合國首席經濟學家、負責經濟發展事務的助理祕書長Elliott Harris就智庫與聯合國經濟發展事務部的未來合作展開交流。

CCG智庫專家團本次拜訪的埃利奧特·哈里斯先生自2018年4月2日起擔任聯合國經濟發展副祕書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在國際經濟和發展政策分析領域有25年以上的國際經驗,並對聯合國系統、多邊合作和機構間協調進程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受任該職務之前,哈里斯先生曾擔任副祕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紐約辦事處主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聯合國特別代表和戰略和政策審查部助理主任。

活動十六:CCG拜訪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UNOSSC)

當地時間5月7日上午,CCG智庫專家團拜訪了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並與聯合國祕書長南南合作特使兼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主任Jorge Chediek,就聯合國南南合作的項目、未來智庫與南南合作辦公室的合作等展開交流。

UNOSSC是聯合國南南合作系統的核心協調機構和獨立實體,其主要職能是協調和整合聯合國系統內各機構和其他國際發展機構的與南南合作相關的努力,充分利用其廣泛的聯繫網絡和政策、制度的積累,支持和促進各發展中國家的南南合作進程。

活動十七:CCG拜訪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Social Affairs, DESA)

當地時間5月6日上午,CCG智庫專家團拜訪了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DESA),並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能力發展負責人陸海天就智庫未來與聯合國的合作項目展開交流與探討。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經社部)下設9個司,50多年來幫助世界各國應對其面臨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挑戰,反映了各國追求公平和平等的基本關切。以《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爲基礎,經社部的工作涉及減貧、人權、發展籌資、氣候變化等,有效地將經濟、社會和環境領域的全球承諾轉化爲國家政策和行動。能力發展司爲經社部提供着綜合政策諮詢服務和其他形式的能力發展協助,更好地協調與聯合國祕書處內部和其他聯合國機構的合作。

活動十八:CCG訪問聯合國新聞部非政府組織執行委員會(NGO/DPI Executive Committee)

當地時間5月6日下午,CCG智庫專家團拜訪了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公共資訊部(NGO/DPI Executive Committee),並與其執委會主席BruceKnotts就聯合國與NGO的合作項目以及未來智庫與其的合作展開交流。布魯斯·諾茨曾在世界銀行工作,並在1984年成爲美國國務院的外交官。他2007年從國務院退休,並於2008年初加入Unitarian Universalist聯合國辦事處,擔任其執行主任。

聯合國新聞部非政府組織執行委員會旨在促進聯合國和與聯合國新聞部有聯繫的非政府組織之間更密切的工作關係,並充當NGO和聯合國之間的聯絡機構。執委會與聯合國新聞部合作,組織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新聞部非政府組織會議。該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NGO年度聚會,每年有超過15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NGO代表參加盛會,一起討論當前聯合國和NGO急需解決的問題。

活動十九:CCG拜訪中國駐聯合國使團相關官員

5月7日(當地時間),CCG拜訪了中國駐聯合國使團相關官員,雙方就CCG此次赴美開展“二軌外交”的成果、進展以及CCG日後如何更好地踐行聯合國特別諮商地位,發揮其更大作用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特別諮商地位”是聯合國授予全球NGO的最高正式資質,CCG作爲唯一取得聯合國特別諮商地位的中國智庫,通過此次“民間外交”系列活動,更加充分地發揮民間組織的國際影響力,發揮UN特別諮商地位作用,爲全球治理和多邊體系貢獻來自中國國際化智庫的方案,也爲推動中國全球化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此外,CCG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諮商地位,是中國社會組織得到國際認可的重要標誌,爲我國社會智庫以非政府組織身份參與聯合國有關事務、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智庫事業及其實踐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爲中國智庫更充分參與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提供了嶄新模式。在今後的發展中,CCG將以更多的實際行動行使這一權利,履行在國際社會組織事務中的義務,積極承擔起中國民間智庫走向世界的責任,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加充分的作用,同時,也讓國際社會更好地瞭解中國的智庫事業,進一步提升中國智庫的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活動二十:CCG應邀訪問Bloomberg總部並接受Bloomberg電視及廣播採訪

5月7日(當地時間),CCG應邀訪問Bloomberg紐約總部並接受Bloomberg電視及廣播採訪,就中美關係、中美貿易等話題表達了中國智庫的觀點。

CCG理事長在芒克辯論會(Munk Debates)上的國際激辯:中國始終支持並推動自由國際秩序的完善與發展

北京時間5月10日早7時,頗具國際影響的世界知名辯論會Munk Debates於北京時間5月10日早7時在加拿大多倫多Roy Thomson Hall展開,來自加拿大和國際上3000多政商學界和媒體精英等人士現場觀看了辯論會。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博士受邀參加,作爲辯論方就“中國是否會對自由世界秩序造成威脅?”這一議題,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 美國哈德遜研究中心中國戰略研究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同臺辯論。其中,王輝耀博士和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院長以持“中國不會對自由世界秩序造成威脅”這一觀點爲反方,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與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爲正方展開辯論。最終,辯論在當前中美關係處在最低點、中國面臨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從10%升至25%、中加關係緊張等對反方特別不利的情況下,通過現場觀衆投票的方式,以反方獲勝結束。CCG再一次爲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了智庫的力量。

芒克辯論會由Aurea Foundation於2008年支持創辦,選擇全球普遍關心的、存在一定爭議性的、全球性重要事務作爲辯題,採用美式辯論的形式,邀請與辯題相關的世界頂級學者作爲對立的兩組進行“辯論”。辯論會每年在多倫多僅舉行兩次,每次有3000名觀衆現場觀看,同時現場觀衆也是評判雙方辯手勝負的裁判。芒克辯論會在每場辯論開始前會組織現場觀衆對正反兩方進行投票,並在辯論結束後再次投票,比較兩次投票結果,支持率增加的一方爲獲勝方。

芒克辯論會上一次關於中國話題是在2011年,以“21世紀是否將屬於中國”爲議題,邀請了世界頂級學者在會上分組展開激烈辯論。持贊成意見的是哈佛大學教授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清華大學世界經濟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稻葵,反方則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和《時代》雜誌主編扎克利爾(Fareed Zakaria)。本次CCG受邀在國際舞臺上參與辯論,不僅表明了中國與自由國際秩序的緊密聯繫,更加向世界展現了來自中國智庫的聲音,加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理解和信任。

相關鏈接

歷屆訪美鏈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