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董其昌草書《幽居》詩(存疑)賞析

明 董其昌草書幽居詩 九歌2010秋拍 成交價179.2萬元

相關資料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華亭人。明萬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禪理、精鑑藏、工詩文、擅書畫及理論。他是海內文宗,執藝壇牛耳數十年,是晚明最傑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是“南北宗”畫論首倡者。《畫史繪要》有如此評價:“董其昌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具足,而出於儒雅之筆,風流蘊籍,爲本朝第一。”董的繪畫對明末清初的畫壇影響極大,並波及到近代畫壇。一直以來,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內外大收藏家的尋覓目標。其畫風、書風影響明清代三百餘年,尤餘韻不絕。時人以擁有其尺字片素爲至寶,然經四百餘年歲月的洗禮,真跡留存至今已極爲稀少,其中留傳有序者更屬鳳毛麟角。

說明:

此作存疑。一是太新,明代的作品流傳至今不可能這麼新,未見原作,不知是否圖片的緣故。二是整幅作品缺少董其昌那種簡遠沖淡的氣韻,行筆火氣比較大。三是第二行末的“何”字寫法怪異,董其昌的書法出入二王,傳統功夫極深,這樣的寫法在二王法書裏是不存在的,是典型的現代書家變異寫法。拍賣資料中未見任何傳承信息或鑑藏資料,不知拍出179萬元高價依據什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