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你已經出生3天了。每次抱着你的時候,感覺身上多了一份責任,總希望傾我所有,將最好的習慣、最好的家風傳承給你,希望你將來能做一個健康、快樂,對家庭、對社會有益的人。我相信好的習慣、好的家風是可以傳承的。

記得小時候,我和爺爺在一起生活。母親是街裏鄰坊眼中的好兒媳,孝敬長輩、懂得分享。她很少向我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但是卻用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教會我如何孝敬長輩、與人分享。

記憶最深的,是每次喫飯的時候,母親總是要求我先去叫爺爺來喫飯,待爺爺坐好並開始喫飯的時候,我才能開始喫飯。而且每餐最好的飯菜,一定要先給爺爺喫。那時的我很小,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時看到好喫的菜就想放在離自己最近的地方,但母親非常嚴格,我只好不情願地照做。

就這樣,一餐餐、一天天、一年年,我由原來的不情願,變成了習慣。直到我在外求學、參加工作、步入社會、有了家庭,漸漸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正是這些習慣,讓我在生活中知道了如何孝敬長輩、尊重師長,讓我在工作中知道了如何與人爲善、懂得分享。

我想,以後我也會這樣嚴格要求你。也許你可能不理解,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你終將明白。也許時代不同了、物質條件不同了、生活格局發生了變化,但是我想這些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不變的。要懂得做一個孝順、謙卑、善良的人,這是你立世之本,也是我能給你最好的財富。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柳丁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新聞微信、中國環境新聞微博等。爲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爲,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互聯網、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爲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爲,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爲,歡迎讀者舉報。

侵權舉報聯繫電話:010-67112822

中國環境新聞投稿[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