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因英国“脱欧”而获得新增议席的国家只能等英国退出后才能将其议员补上,作为“合法”选举产生的欧洲议员,他们能否进入欧洲议会却要取决于英国脱欧进程,使得关联于欧洲议会选举结果的欧盟机构换届也增添新的变数。5年一度的欧洲议会选举将于2019年5月23日-26日举行,与以往欧洲议会选举相对平淡的气氛相比,这一次则是在欧洲面临内忧外患、困境重重背景下举行的又一次超国家议会选举,被视为决定欧盟未来发展方向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关键之战,有舆论甚至将其称为对欧盟的“公投”,因此备受关注。

作者单位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5年一度的欧洲议会选举将于2019年5月23日-26日举行,与以往欧洲议会选举相对平淡的气氛相比,这一次则是在欧洲面临内忧外患、困境重重背景下举行的又一次超国家议会选举,被视为决定欧盟未来发展方向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关键之战,有舆论甚至将其称为对欧盟的“公投”,因此备受关注。

“保护”成为此次选举底色

自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至今,欧盟内外环境遭遇巨变。从内部看,欧债危机余波未平,难民危机又起,传统政治力量应对乏力,民众获得感和安全感急剧下降。与此同时,打着反移民、反建制旗号的民粹主义、疑欧主义在欧洲甚嚣尘上,其极端言论在欧洲获得不少对现状不满的民众支持,也使得民粹政党的支持率步步走高,大有问鼎之势。而欧盟内的核心国家也发生深刻变化,英国全民公投“脱欧”打破了欧盟“只进不出”的逻辑。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任期结束后不再寻求连任,德国即将进入“后默克尔时代”。法国总统马克龙根基尚未稳固,欧盟发展面临动能不足问题。从外部看,发展环境也不乐观,特朗普上台后,传统欧美跨大西洋同盟关系出现裂痕,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因乌克兰问题尚未转圜,中欧实力对比的加速转变也使欧洲焦虑感上升。

在这样的内外交困背景下即将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沉浸在一种浓厚的“保护欧洲”的氛围中。以马克龙为代表的坚定“挺欧派”振臂高呼“重建欧洲”“欧洲复兴”,试图以温和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举措“保护”欧洲,重振昔日辉煌。极端政党对自由贸易、移民流动的抵制,更凸显了另一种维度的保护意味。其他的欧洲政治家们也放下对欧盟本身存在的争论,转而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利用欧盟来保护所代表的阶层民众免受变革的影响。不少欧洲政党在准备这次欧洲议会选举中,纷纷打出“保护”的字眼,作为本党竞选的重要策略。

欧洲议会党团格局“碎片化”

传统上,中右翼的人民党党团和中左翼的社会党党团长期占据欧洲议会头两把“交椅”,联手成为欧洲议会主导性政治力量,占据欧洲议会议长及重要委员会领导职务,决定欧洲议会议题设置。但随着主流政党力量在欧洲的整体式微,民调显示,人民党党团、社会党党团的议席数都将出现不小的下滑,两大党团议员人数之和无法占据议会半数的情况将首次出现,传统的“大联合”的局面或将打破。

与两大传统力量下降相对应的是民粹势力、中间力量的上升。近年来民粹势力的发展使其在欧洲议会中席位数的增加已成为难以撼动的趋势,且与以往民粹政党分散在欧洲议会不同党团的情况不同,民粹政党也加紧了串联和整合。近期,在意大利北方联盟和法国国民联盟的推动下,欧洲国家和民族联盟党团加紧与另外两个右翼民粹党团聚合,而不久前被暂停人民党成员资格的疑欧政党匈牙利青民盟也可能伺机加入。与此同时,马克龙领导的共和国前进党将首次进入欧洲议会,近期欧洲自由党主席伏思达宣布欧洲议会选举后自由党将与法国共和国前进运动党结盟组成中间派党团,此举将壮大中间力量。

英国“久脱不决”外溢效应凸显

自2017年英国正式启动“脱欧”进程以来,欧盟已就英国退出后的欧洲议会席位做好规划,一是议员人数将由目前的751人减少至705人,二是英国73个议席中的46个自动作废,另外27个则分配给14个自称代表名额不足的成员国。

然而原本应于2019年3月29日正式脱欧的英国,却因英国议会三次否决梅首相提出的“脱欧”协议,使脱欧进程一拖再拖。为避免“无协议脱欧”对欧、英双方造成的不利后果,欧盟同意给予英国延期脱欧至10月31日,但亦为了维护欧洲议会的合法性,表示如果英国在欧洲议会选举前未能通过“脱欧”协议,将必须参加欧洲议会选举。

5月7日,英国政府首次承认,英国不得不参加欧洲议会选举。这给欧洲议会选举带来的不仅是不确定性,还有难以预计的混乱。一方面,因英国“脱欧”而获得新增议席的国家只能等英国退出后才能将其议员补上,作为“合法”选举产生的欧洲议员,他们能否进入欧洲议会却要取决于英国脱欧进程,使得关联于欧洲议会选举结果的欧盟机构换届也增添新的变数。另一方面,多家媒体预测英国保守党、工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可能表现不佳,主张“脱欧”和“留欧”的选民都可能借选举发泄对“脱欧”僵局的怒火,而英国独立党前领导人法拉奇创建的“脱欧”党和“改变英国”党很可能会在选举中表现不俗,但无论是保守党内的“硬脱欧派”,还是法拉奇领导的“脱欧”党,他们进入欧洲议会都可能扮演“搅局者”的角色,将英国“脱欧”的乱局带到欧洲议会。

总的来看,此次欧洲议会选举后,欧盟层面的政治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有可能出现从两强共治转向群雄割据的态势。这必将对未来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以及欧洲议会领导人的产生带来新的课题,比如,如何在新变局下组建保证欧盟顺利推行其内外政策方针的政治架构,如何发挥欧洲议会的正向作用,如何应对“联邦理想”和“民主赤字”之间的鸿沟,等等。

问题是,眼下人们更多看到的是欧盟在十字路口自顾、踌躇与停滞不前。未来岁月,欧盟恐将艰难前行。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平台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