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虎妈,你说得很对。这封信的作者是哈佛高材生索菲娅,中文名蔡思慧,不过你可能更熟悉她的母亲——赫赫有名的“虎妈”蔡美儿。

在这个世上,没有人会像妈妈一样给我们包容、温暖和力量。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选择了一封女儿写给妈妈的家书与你分享。

这封信的作者是哈佛高材生索菲娅,中文名蔡思慧,不过你可能更熟悉她的母亲——赫赫有名的“虎妈”蔡美儿。当年满18岁即将离家时,索菲娅写下这封信,与母亲交谈彼此所共享的快乐,也想分担母亲多年来为流言所承受的重负。

已经足够优秀的她,终于可以为“虎妈”正名,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妈妈,我爱你!母亲的节日,确实该在这样的柔声里度过。

希望这封信能够对妈妈们有所裨益,也祝我们所有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01.

《给妈妈的一封家书》

亲爱的虎妈:

你的自传《虎妈战歌》一经问世就备受世人评判,问题是有些人并不懂得你的幽默,他们以为你总是板着面孔对待一切,假定露露和我在邪恶母亲的管教下受尽折磨。可这完全不是真的!其实在每一个星期四,你都任由我们在地下室疯玩数学游戏。

不过说实在的,这也不是他们的错,因为没人能了解我们家真正的样子。他们听不到我们被彼此的笑话逗得开心大笑,看不到我们就着蛋炒饭吃汉堡包,也无法知晓我们一家六口( 包括我们的狗狗)是怎样紧紧地挤在一张床上,争论究竟要从网飞(Netflix)下载什么影片。

我承认:有你这个忙得没有下午茶的妈妈,我曾经是那么希望放弃一些钢琴集训活动去加入玩耍的队伍。

今天,年满18岁的我就要离开“虎窝”,而我很高兴你和爸爸用你们的方式抚养我长大。请听我道出其中缘由。

02.

你的严格迫使我独立

许多人谴责你亲手制造了没有自我的机器人孩子,这可太有趣了,因为我觉得这些人……哦,其实这么说也没啥关系,这些说法至少帮助我思考了这些问题,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我觉得恰恰是你的严格迫使我更加独立。

长久以来,我就决定要做个容易教养和相处的孩子。或许这个想法与父亲有关(他教我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我决定要按照自己的初衷去“做自己”。

我没有反叛,但也没有遭受虎妈射来的明枪暗箭。在那些成长的日子里,只要完成钢琴练习,我几乎总是可以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在市中心建造温室,和露露在车里把蠢朋克(Daft Punk)乐队的曲子开得震天响,以及逼着男朋友和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电影《指环王》。

03.

赠送母亲生日贺卡被拒,只是源于我未尽最大努力

人们都在谈论我们给你赠送的生日贺卡因为不够好而被你拒绝的往事。可笑的是,有些人竟确凿无疑地相信露露和我为此而伤痕累累。

如果当时我全身心地抱着同样的想法,我确实会心烦意乱。可坦然地正视这件事情我们就都知道:这张卡片确实很蹩脚,而我真的是弱爆了;

我只花了30秒去描绘它,我甚至都没有削尖画画的铅笔。这正是你拒绝接受这张生日贺卡的原因,而我并未因此感觉你拒绝的是我。

如果我实实在在地在某件事情上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绝不会粗暴地拒绝它。

我记得参加钢琴比赛就要登上舞台的那一刻,我是如此的忐忑不安。而你在我耳边悄悄地说:“索索,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现在做得怎么样又有什么关系。”

似乎人人都认为艺术是自发的东西,可虎妈你却教会我懂得即便是创造力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在我就读的学校,我猜自己与其他孩子相比是有点儿不同,但谁说这是件坏事?或许有这些好朋友恰恰是我的幸运。他们总是在我的双肩包里放进纸条,说:“在明天的钢琴比赛里,祝你好运!你是最棒的!”

他们光临我的钢琴独奏会,多半是冲着你在演奏后为他们盛上的饺子。可我在卡内基音乐厅听见他们大声为我喝彩,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正在音乐厅表演的索菲娅

当我上了高中,你意识到该让我有一点点表现自我的成长了。在九年级,所有的女孩子都开始使用化妆品了。我走进CVS去买化妆品并学着如何使用它,这不过是小事一桩。

当我描眉画眼地出现在晚餐上,你很惊讶,但并不在意我这么做。你任我波澜不惊地走过这成长的必经之路。

还有一种经常听到的批评,是说某种程度上你们一直在促使我们视野狭窄,但实际上你和爸爸教会我们去追求知识本身。

在高中二年级,我自选了军事历史课(是的,除了数学和物理,你让我去选修许多其他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一项任务,是去采访经历过战争的人。

我知道我的祖父母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讲述的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采访他们我会有不俗的表现。我对你提到这个想法,你对我说:“索菲娅,这是一个去了解新事物的机会,你不能光图容易。”

虎妈,你说得很对。最后,我采访了一位看起来令人望而生畏的以色列伞兵,他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而我能拥有这段难得的经历皆得益于你的指点。

在这封信的最后我想说,让人生过得有意义是人们普遍的渴望。人生的意义对一些人来说,是朝着目标努力奋斗;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则是尽情地享受每一天的每一分钟。

04.

以110%的努力活出完整生命

那么,人生的圆满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也许努力赢得诺贝尔奖和参与跳伞运动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但在我看来,它并不关乎成就或自我满足,它关乎全力以赴地去感知自己身体和精神潜力的极限。

当你拼尽全力奔跑时,你体验极限;当你练习钢琴好几个小时,直到终于让跃动在琴键上的指尖变得随心所欲时,你触摸极限;当你邂逅一个改变人生的想法、做了一件你从来就没想到自己能做的事情时,你感知极限。

以优异成绩毕业的索菲娅

假如我明天就要离去,我将告别的,是我以110%的努力去活过的完整的生命!为此我得说一声:

“虎妈,谢谢你!”

回顾虎妈育儿计

2011年初,有位美籍华裔母亲蔡美儿(Amy Lynn Chua)出版了一部自传式作品《虎妈战歌》,一夜之间,火遍全美,迅速登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畅销。

蔡美儿也以“华裔虎妈”的姿态怒登《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并且入选了《时代》杂志“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

其实,这位华裔虎妈蔡美儿自己就是虎妈教育的结果。

她爸爸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

蔡美儿有姐妹4个,她是老大。身为移民后代,蔡美儿和家人总是活在社会的边缘,他们古怪的发型、口音和衣服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而这样的环境也让他们意识到:虽然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至少能努力改变和控制自己的命运。

父亲从小也对她们姐妹4人的教育极其严苛:不能容忍女儿的成绩单上出现一个A-;如果女儿没有考到第一名,他连家长会都不想去。

蔡美儿坦诚对女儿失望时会骂她们“垃圾”“废物”,而这个词她父亲也曾用来骂她。

在这种“虎爸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蔡氏姐妹,也是一个比一个优秀:

  • 老大蔡美儿在哈佛法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并成为耶鲁法学院的终身教授;
  • 老二Michelle在耶鲁读完了本科和硕士;
  • 老三Katrin在哈佛读完博士后,留在斯坦福任教;
  • 老四Cynthia患有唐氏综合症,未能考取大学,但也在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夺得两枚游泳金牌,还在医院找到了一份文职工作。

父亲的教育方式、期盼与梦想深深镌刻在了蔡美儿的心底,然后她又用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

和绝大多数美国人希望孩子快乐不同,她希望孩子的生活不要后悔。

蔡美儿和犹太丈夫Rubenfeld育有两个女儿,在教育孩子方面,她全力掌控,有时甚至会对两个孩子展现出不近人情的残酷。

在《虎妈战记》中,蔡美儿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虎妈战歌》的第一章里,虎妈就拿出家规来了个下马威。

在执行家规上,这位虎妈也是位战斗级狼人!

成绩必须全A,第二都不行。

大女儿Sophia五年级时,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蔡美儿不仅没有表扬,反而接下来每晚让她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还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周强化训练后,Sophia次次稳拿第一。

想要吃饭,先把琴练好。

小女儿Lulu 7岁时,练习一首名叫“小白驴”的钢琴曲。连续练了一星期后还是弹不下来。

虎妈警告Lulu:

如果明天以前练不好,就把她玩具屋拆了,一块一块地捐给慈善机构,不许吃午饭、晚饭;

如果后天也弹不好?圣诞礼物和光明节礼物就没有了;

大后天还弹不好?以后两年、三年、四年的生日派对都别想了。

而如今,本科毕业于哈佛的Sophia又刚刚从耶鲁的法学研究生院毕业。她还加入美国军法部队,成了一名二级少尉。她将会在华盛顿巡回法院任职一年,这之后,还会为部队效力三年。还创立了自己的家教公司Tiger Cub Tutoring。妹妹Lulu也从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毕业,她决定前往纽约工作一年再去研究生院深造。而LuLu也表示“我将来一定会是个虎妈。做要求高的父母并不总是坏事。有时候这只是意味着你真的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