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於上述理由和考慮,筆者認爲以此次《證券法》修訂爲契機,放開在區域性股權市場試點“小額公開發行證券”及支持中小微企業實現股權衆籌融資,既能有效呼應中小微企業羣體股權融資發展的現實市場需求,也符合區域性股權市場現有的規範監管基礎和市場功能發揮條件。其二,區域性股權市場定位面向服務的中小微企業羣體,具有“小額公開發行證券豁免覈准、註冊”的迫切現實訴求。

以《證券法》修訂爲契機推動區域股權市場試點股權衆籌

■楊東峯

近日,證券法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正通過全國人大網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立足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系列實際情況,對包括科創板註冊制、區域性股權市場定位等內容做了重要修改完善。特別是第十一條有關“小額公開發行證券豁免覈准、註冊”的內容,爲下一步公募股權衆籌在我國的推出鋪平了道路。但是,將“小額公開發行證券豁免覈准、註冊”的平臺和主體限定在互聯網平臺和證券公司。

筆者建議,可考慮將“區域性股權市場平臺”一併納入,主要理由有三:

其一,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各層級監管體系已完整搭建,具有良好的市場規範基礎和較強的風控能力。

2017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通知》,中國證監會於2017年4月份發佈了《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統一了全國各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業務規範及監管規則。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各省級政府陸續出臺了規範本地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及實施細則,細化明確了政府各組成部門在規範發展本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職責分工。2018年8月份,中國證券業協會制訂發佈《區域性股權市場自律管理與服務規範(試行)》,圍繞強化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自律管理、優化服務及引導專業券商以多種形式參與區域性股權市場業務提出了自律規範指導。至此,從國辦通知到證監會部門規章,再到地方性法規和協會自律管理,我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已搭建起融合了行政監管與市場自律監管兩種力量,較爲完整的監管框架體系。

通過構建形成規範性的制度體系基礎,我國各主要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自律監管規則體系持續完善,運營規範和平臺自身風控能力不斷增強。2018年3月份,中國證監會制訂發佈《區域性股權市場信息報送指引(試行)》,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定期監管信息報送機制和各類信息披露內容體系已經形成,絕大多數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的信息資料報送已能確保實現真實、準確、完整,指標、格式、統計方法規範、統一;中國證監會目前正在起草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信息技術管理規範》,將進一步保障區域性股權市場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其二,區域性股權市場定位面向服務的中小微企業羣體,具有“小額公開發行證券豁免覈准、註冊”的迫切現實訴求。

按照國家對區域性股權市場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的功能定位,區域性股權市場主要面向服務處於成長髮展早期、創新創業型各類中小微企業,致力於打造形成各地方中小微企業培育和規範的園地、融資服務中心、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綜合政策運用平臺和資本市場中介服務的延伸。區域性股權市場所定位服務的中小微企業羣體,大多具有“發展階段早、業務模式新、輕資產運營及獲得銀行信貸支持難”的典型特徵,與此相對應,該類企業羣體資金需求也具有“融資金額小、融資頻率高、要求融資實現迅速、以股權融資爲主”的特點。而具有“小額公開發行證券”特徵的股權衆籌,可以較好滿足區域性股權市場所定位服務中小微企業羣體的現實迫切融資需求。

另一方面,經過十多年的試點探索、清理整頓和運營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具備良好規範性基礎之上,已到了平臺服務功能“發力”的階段。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已有國家及各部委文件提及更好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助力中小微企業股權融資發展。

其三,區域性股權市場平臺目前已聚集的各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羣體等資源,具備承接“小額公開發行證券”的基礎條件。

截至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區域性股權市場已按照國家統一規則並結合自身特色,在市場準入、掛牌展示、融資交易、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等方面建立了系統化的管理制度,配備了相關專業人員,通過發揮利用平臺的專業優勢和貼近地方的區位優勢,聚集了一批涵蓋銀行、保險、信託、券商、融資租賃公司、擔保公司、私募股權基金、天使投資人等在內的多類型金融服務機構市場參與羣體,系統有序的市場生態已基本形成。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底,各區域性股權市場已累計註冊有投資者77.06萬戶,其中符合《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有關合規投資者及豁免投資要求的投資者53.82萬戶;各類會員數量累計10085家,其中推薦機構4488家。

據初步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3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共有掛牌企業24808家(其中股份公司8395家),展示企業98647家,純託管企業6809家;累計爲小微企業實現各類融資9063億元;近三年(2016年-2018年)平均每年新增掛牌企業5000家,新增展示企業2萬家,實現融資2000億元。累計輔導6000多家企業實現改制,助推800多家企業成功轉入滬深交易所、新三板等更高層次市場,幫助近7000家企業通過區域性股權市場獲得地方各類獎補資金14億元。

不久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資本市場共實現融資7.1萬億元,其中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分別實現股權融資604億元和1783億元,2018年區域性股權市場股權融資額已接近於新三板實現股權融資額的3倍。

基於上述理由和考慮,筆者認爲以此次《證券法》修訂爲契機,放開在區域性股權市場試點“小額公開發行證券”及支持中小微企業實現股權衆籌融資,既能有效呼應中小微企業羣體股權融資發展的現實市場需求,也符合區域性股權市場現有的規範監管基礎和市場功能發揮條件。同時爲確保風險可控和穩妥考慮,可按照國辦發〔2017〕11號文、證監會令第132號有關要求,選擇成立時間較早、運行安全規範、具有較強風險管理能力的區域性股權市場試點和先行先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