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揭,祖上著有《揭子兵法 》——揭東業

人物簡介

揭東業:1978年生於湛江,祖籍揭陽,2004年來到惠州,現任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主任。

說起自己的姓,揭東業感到由衷的自豪,東時記者採訪了很多位罕見姓氏的市民,揭東業對自家姓氏探究最深。

我姓揭,祖上著有《揭子兵法 》——揭東業

揭氏的始祖揭猛原名史定

西漢時期因屢立戰功受封,被皇帝賜姓改名,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曆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揭氏後裔已達五六十萬之衆,遍佈廣東、江西、福建、廣西、浙江、湖北等地。

揭氏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發詔書封史定爲安道侯,賜姓揭,名猛。”揭東業介紹,揭姓已經有着兩千多年的歷史,中華的揭姓都出自揭猛。

揭東業講解揭姓的來源時說,其實揭氏在揭陽活動的歷史早在漢武帝之前,比縣令史定來到這片土地更早的人是史定的曾祖父史祿,他是最早在嶺南做官的中原人,他被封“揭嶺長”。

公元前111年史定被漢武帝派入嶺南平息閩越、南越之亂,後來史定挈地歸漢,收平兩粵,使古揭陽免遭戰禍,爲國家統一立下卓著功勳。漢武帝旌其忠,發詔封其爲安道侯,世襲揭陽令,賜姓揭,賜名猛。“揭陽是中華揭姓子孫的發祥地,而揭猛就是揭姓的啓姓始祖。據說,漢武帝時期整個揭陽都是我們揭家人的,而那時候的揭陽遠比現在的揭陽區域大。”

我姓揭,祖上著有《揭子兵法 》——揭東業

揭子兵法

我姓揭,祖上著有 《揭子兵法 》

翻看着厚厚的 《揭氏族譜》,揭東業滿是自豪,族譜上他做了很多批註和記錄。這是一個有着厚重歷史的姓氏,很有特色的兵學著作《揭子兵法》也是揭家人寫的。這也是一個懂得感恩,懂得孝道的姓氏,家族裏的習俗、家風流傳至今。

注:更多關於揭子兵法資料請關注《揭子兵法頭條號》

我姓揭,祖上著有《揭子兵法 》——揭東業

《揭子兵法》主編:揭曉大校在主講論壇

揭東業介紹,家族五月初四過端午節,揭姓人過端午節不在五月初五,而是五月初四。爲什麼初四過端午,揭東業說這有一段故事。當年史定帶兵去平息閩越、南越之亂,皇帝指定的開戰時間是五月初五。爲了不負朝廷使命,也爲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史定把端午節提前一天過,第二天正當敵人放鬆過節時,史定帶兵出擊,大獲全勝。爲紀念祖先這段功勳,揭姓族人從此都是五月初四過端午節,連過兩天。

在揭姓人的端午節上,祭祀品除了傳統的三牲,還有一項必不可少,那就是黃瓜。傳說當年史定帶兵打仗,行軍途中又累又渴,經過一片黃瓜地,瓜農請將士們喫黃瓜,史定說每人只准喫三條,喫了各人付錢,可是瓜農無論如何也不收。從此,爲了紀念這件事,揭姓人過端午,祭祀品中一定要有三碗黃瓜。

祖輩歷史和精神代代傳承

揭東業說,揭姓人非常團結,也非常感恩,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車公橋,他認爲這就是揭姓後人爲感恩當年救揭氏族人的車公令而建。“在我們老家建有揭氏祠堂,還成立有基金,每年爲80歲的老人發紅包,凡是考上大學的年輕人都有助學金,揭氏族人遇到困難,大家也都會爲其募捐。”

家族的歷史和來源,揭東業從小就聽父親講,講爲什麼五月初四過端午。在家鄉,族人們還印發很多揭氏文化和禮儀的小冊子,發放給鄉人,每年的祭祖活動,族長都會號召年輕人要有爲國爲家多作貢獻。

我姓揭,祖上著有《揭子兵法 》——揭東業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活動

2004年,揭東業來到惠州,在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做主任至今,在惠州他能聯繫到的揭姓人有十多個,大家不管來自哪裏,相見就感覺像兄弟。如今,揭東業早已在惠州成家立業,他也像父輩一樣爲孩子講述揭家的歷史文化,希望孩子們能繼續發揚揭氏精神。

(文/記者範文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