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抓住岩羊河流域特色農莊生態圈建設、中心商業街區等項目推進的契機,以紅格集鎮爲核心、溫泉大道爲中心線,整合S310線、 S310複線的2萬餘畝果蔬資源,加快昔格達村利用新村閒置農宅打造鈦陶文創園,推出“度假化民宿模式”“田園養生養老鄉居模式”。今年3月,和愛鄉黨委、政府創新推出了“康養+民宿”衆籌發展模式,通過微信、微博等公開發布和愛鄉特色民宿打造招商引資項目書,吸引了大批市民及外地遊客前往參觀考察,比選心儀的傳統民居。

“五一”假期,

鹽邊縣紅格鎮昔格達村文化田園農莊內,

一片種植了20多畝鼠尾草、

百葉草的花海成了“網紅打卡”地。

爲了吸引遊客,這家農莊可謂動足了腦筋。昔格達村黨總支書記楊佐元介紹說,農莊內的花草實施分區規劃、分期開放,還開發了“共享廚房”“親水灘區”等旅遊產品,很受遊客歡迎。節日期間,楊佐元幾乎每天清晨就要帶着村裏自主經營的團隊在餐區裏忙碌,爲上百名遊客準備午飯。

昔格達村的“網紅打卡”地只是鹽邊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處“縮影”。鹽邊各鄉鎮立足綠色發展,圍繞各自優勢做“加法”,多元推進,多點“開花”。

漁門鎮:森林小鎮有“引擎”

連日來,漁門鎮後山村巖腳組的村民羅富貴、陳關美夫婦都在自家的院子裏晾曬桑葚幹。

今年鮮桑葚、桑葚幹價格高,夫妻倆雖然每天都很忙綠,但也很開心,更讓夫妻倆高興的是,村裏最近要發展標準化核桃基地,家裏的10多畝核桃已納入了項目範圍。

“項目資金60萬元,打造300畝標準化的核桃基地。”後山村村支書胡國強告訴記者,村裏已經召開了4次村民大會討論核桃基地建設事宜,村民們積極性非常高。

今年3月29日,森林覆蓋率高達67%的漁門鎮獲評四川省第三批省級森林小鎮,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一批特色產業標準化園區項目將成爲該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勁“引擎”。後山村的300畝標準化核桃基地項目,正是其中之一。

作爲鹽邊“百里生態走廊”環線上的樞紐集鎮,漁門鎮今年以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特色農產品基地爲切入點,夯實發展基礎。除了後山村的核桃標準化基地,還擬投入資金326萬元,實施新開田村至三岔口村1900畝桑園標準化建設,啓動團結村萬畝桑園標準化建設。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漁門鎮還將投入資金20萬元,在二灘庫區沿線栽種櫻花等綠化、美化樹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帶動生態二灘湖區“釣魚熱”“水上觀光熱”,把漁門鎮建設成爲宜居宜業宜遊的森林小鎮。

紅格鎮:特色小鎮有“三變”

紅格特色小鎮是鹽邊縣打造全市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的重要點位,該鎮黨委、政府以“變”立題,不斷創新推動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

推動“山道變賽道”。紅格鎮立足今年5月即將開工建設的太陽湖、岩羊河溼地公園、綠色步道等項目,結合全面綠化、步道成型的癩山、大面山以及生態環境日趨良好的金沙江、岩羊河及22條鎮級河流,豐富開展多樣化的戶外徒步、山地自行車賽、綠色環保志願活動。

力促“田園變公園”。抓住岩羊河流域特色農莊生態圈建設、中心商業街區等項目推進的契機,以紅格集鎮爲核心、溫泉大道爲中心線,整合S310線、 S310複線的2萬餘畝果蔬資源,加快昔格達村利用新村閒置農宅打造鈦陶文創園,推出“度假化民宿模式”“田園養生養老鄉居模式”;加快紅格村康養黨員活 動中心對統戰、民政、文化、醫療衛生等資源的整合,擴大服務範圍,經營紅格田園康養平臺。

加快“產區變景區”。在金河、新隆、紅格、昔格達等村推動果蔬“一村一品”;支持金河村支部與相關企業共建牛油果+金菠蘿(鳳梨)產業園區;鼓勵、吸引創業大學生、返鄉青年進村當“花農”“果農”,進鎮當“莊主”“園主”,開發創意農事體驗產品。

和愛鄉:康養民宿有“衆籌”

近年來,被稱作“柿子樹的故鄉”的和愛鄉,逐漸鎖住了人們的鄉愁。

今年3月,和愛鄉黨委、政府創新推出了“康養+民宿”衆籌發展模式,通過微信、微博等公開發布和愛鄉特色民宿打造招商引資項目書,吸引了大批市民及外地遊客前往參觀考察,比選心儀的傳統民居。

“‘康養+民宿’是一個成功的引子,美麗的鄉村資源,已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愛彝族鄉黨委書記姜旺東告訴記者,今年,鄉黨委、政府還將依託自然、人文資源,在各村開發荷花田園、生態養殖等新業態,爲和愛鄉的新一輪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部分信息來源 :攀枝花晚報

:彭開欣 曾 靜

監 制 :馬茂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