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三位獨立董事提到,*ST康得與大股東康得集團和北京銀行西單支行違規簽訂了《現金管理合作協議》,使得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在資金管理和使用上產生了混同,爲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開啓了方便之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ST康得2018年年報看到,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爲153.16億元,其中122.1億元存放於北京銀行西單支行。

每經記者:胥帥

*ST康得實控人涉嫌犯罪“進去了” 另5家上市公司投資者爲何心跳也“加速了”?(附大事時間軸)

資料整理:湯輝 宋思艱

5月12日晚間,江蘇省張家港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康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得集團)董事長、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鍾玉,因涉嫌犯罪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昔日白馬股*ST康得(002450,SZ)眼下正處於多事之秋。

在*ST康得2018年年報中,獨董提出了六大質疑,其中存放於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的122.1億元存款與21.74億元採購設備預付款項,備受市場關注。

從*ST康得回覆深交所內容以及獨董質疑來看,當中涉及的團團“迷霧”仍未解開。

122.1億元現金被“管理”到哪兒去了?

5月12日晚,張家港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2019年5月12日,康得集團董事長、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鍾玉,因涉嫌犯罪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刑事強制措施分爲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種。上述官方微博並未說明對鍾玉採取的是哪一種刑事強制措施。記者12日晚隨即致電張家港市公安局,接線工作人員告知記者,上述官方微博屬於該局宣傳科負責,但宣傳科警員已下班,對方請記者上班時間再聯繫。

69歲的鐘玉頗有傳奇色彩,一手創建康得集團,並將*ST康得推向了資本市場。儘管尚未得知鍾玉因何事涉嫌犯罪,但他控制的*ST康得卻深陷輿論漩渦。因爲122.1億元貨幣資金去向不明一事,*ST康得已鬧得滿城風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ST康得2018年年報看到,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爲153.16億元,其中122.1億元存放於北京銀行西單支行。但這122.1億元貨幣資金的真實性遭到了獨立董事強烈質疑。深交所之後更是連發兩份問詢函,要求*ST康得解釋此事。

儘管*ST康得回覆深交所稱,在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的銀行存款餘額爲122.1億元,網銀記錄顯示餘額與公司財務賬面餘額記錄一致。但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收到北京銀行西單支行詢證函回函發現,“銀行存款該賬戶餘額爲0元”。

獨立董事張述華、楊光裕、陳東對*ST康得這122.1億元銀行存款強烈質疑,“原因是這筆存款既不能用於支付也無法執行”,“我們從任職的第一天起就反覆要求管理層採取一切手段弄清這筆存款是否存在”。

這三位獨立董事提到,*ST康得與大股東康得集團和北京銀行西單支行違規簽訂了《現金管理合作協議》,使得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在資金管理和使用上產生了混同,爲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開啓了方便之門。

所謂《現金管理合作協議》,即控股股東康得集團與*ST康得的賬戶可以實現上撥下劃功能。也就是說,康得集團有機會從其自有賬戶提取*ST康得賬戶上撥的款項。*ST康得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也表示,賬戶餘額按照零餘額管理,即各子賬戶的資金全額歸集到康得投資集團賬戶。

最奇葩的是,*ST康得自己賬戶的對賬單卻並不反映賬戶資金被上撥的信息,進而上市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無法知悉是否已經發生了與康得集團的內部資金往來,而且*ST康得的時任財務人員也無法說明公司加入《現金管理合作協議》的原因。

至於聯動賬戶劃轉資金的流程,北京銀行西單支行並未正面回覆。北京銀行西單支行表示,康得集團開立聯動賬戶後,康得集團子公司也可以加入到現金管理業務合作協議內並開立賬戶。

目前考慮到聯動賬戶背後成因的不透明性及資金劃撥程序的複雜性,而且*ST康得認爲北京銀行西單支行亦不配合開展進一步調查。*ST康得無法通過康得新及其下屬3家公司的賬戶瞭解到聯動賬戶內部運行情況。公司已向證券及銀行監管部門投訴,在有關訴訟中向法院申請追加西單支行作爲被告,公司亦在等待西單支行配合說明前述情形。

預付款哪兒去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122.1億元貨幣資金之外,上述獨董還質疑*ST康得全資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得新光電)與中國化學賽鼎寧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鼎寧波)的委託採購設備協議。

上述獨董認爲,康得新光電使用募集資金向賽鼎寧波預付款項21.74億元,“至今卻連一個包裝盒也沒有見到”。在未收貨的前提下,*ST康得實際支付預付款金額爲19.14億元,佔合同總金額的63.6%。設備的付款時間集中在2018年7月至11月。

上述獨董表示,從通過天眼查獲得的信息看,這是實質性的關聯交易,並構成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但*ST康得卻在自查中否認了這一層關聯關係。事實上,*ST康得新一屆董事會曾訪談了當時簽署採購委託協議的具體工作人員,但是相關工作人員拒絕作出正面答覆。

弔詭的是,設備供應商收到貨款後卻將該批貨款匯入到康得集團的賬戶。賽鼎寧波稱,康得投資集團書面回覆賽鼎寧波,供應商已將預付款轉付給康得集團,康得集團將該等貨款暫借給*ST康得。表面上看,這形成了“三角”交易鏈,但*ST康得表示未收到康得集團的退款,未從康得集團獲知已經退回的任何形式確認或支付憑證。

除開上述預付款以及資金存放之外,上述獨董還認爲*ST康得治理結構缺陷、內控失效、持續經營受到嚴重威脅。儘管獨董強烈質疑,董事會還是以6票贊成通過了*ST康得2018年年報。

雖然董事會通過了年報,但無法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投了贊成票的董事、副總裁侯向京、董事餘瑤更是不同意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另外,三名監事同樣無法保證*ST康得2019年一季報的真實、準確、完整。

融資大戶與債務危機

再回到鍾玉和控制的康得集團。事實上,鍾玉和控制的康得集團一直對融資頗爲渴求。

一方面,康得集團通過高比例質押股票獲得融資,截至一季報的質押比例達99.45%。康得集團曾將資金用於投資佈局全球唯一的碳纖維輕量化生態平臺。

另一方面,康得集團、鍾玉今年還涉及多起借款合同糾紛。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今年3月4日,張家港市弘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要求凍結康得集團、徐曙、鍾玉銀行存款4000萬元或查封、扣押其相應價值的財產。此外,康得集團還因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被華西證券申請1.75億元的財產保全。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鍾玉還遭遇多起股權凍結。

值得一提的是,4月8日*ST康得曾在官網發佈《堅定信心共克時艱》一文。內文提到,保稅區企管局局長鄒文彪接待了來訪客戶,從政府的角度,向客戶詳細介紹了康得新目前面臨的困難、正在努力的方向及採取的相關措施,並表達了對康得新價值的認可。在交流中,針對近期“政府不管康得新了”等傳言,鄒局長堅定地表示:政府沒有放棄康得新,政府將一如既往的支持康得新的發展。

在過去的幾個月,政府爲推進公司相關問題解決,幫助公司債權人組建了債委會。在蘇州市政府協調下,提供了公司主要用於員工工資發放的紓困資金。與此同時,政府還幫助公司穩定銷售回款和生產運營,協助公司接洽潛在投資者等。

需要“堅定信心”的也許不止*ST康得的相關方。“城門失火”後,還有人擔心“殃及池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僅5月11日一天,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就有亞太實業(000691,SZ)、齊峯新材(002521,SZ)、深華髮A(000020,SZ)、*ST天首(000611,SZ)和寧通信B(200468,SZ)等5家上市公司被投資者“整齊劃一”地提出了一個相同的問題:“請問公司是否和自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其他法人股東一起簽訂過類似康得新公司的《現金管理合作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