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趕集”活動現場,市民瞭解如何在網上購買玫瑰香橙

人民網重慶3月20日電 19日,記者從萬州區龍駒鎮電商消費扶貧“網上趕集”暨送技術送訂單送崗位下鄉活動啓動儀式現場瞭解到,該鎮通過“網上趕集”和市幫扶集團定向消費,打通了特色農場品上行通道,讓當地村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爲加大對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幫扶力度,由重慶市扶貧辦牽頭,在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組織開展系列“網上趕集”活動,幫助貧困戶將農產品賣的更好,賣的更遠,實現增收。

龍駒鎮是這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也是“網上趕集”系列活動的最後一站。據初步統計,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在活動現場銷售農產品570多萬元,現場簽訂的供銷合同達2700餘萬元,累計爲這些鄉鎮帶來了3200餘萬元的收入。

“初到龍駒鎮,看到村民們把整筐整筐的紅苕往垃圾堆裏倒,感到非常心痛。”龍駒鎮花坪村第一書記李小軍介紹,由於銷路不暢通,村民們很多過剩農產品無法保存,爛了只能倒掉,非常可惜。

去年9月,李小軍跟隨重慶市科委扶貧工作隊入駐龍駒鎮,成爲了花坪村“第一書記”。經過一番排查摸底,李小軍發現了花坪村致貧的原因:基礎設施差,特色產業無,銷售渠道閉塞。“爲了脫貧,我們一手抓基礎設施,一手抓特色產業,一手抓銷售渠道。”李小軍說。

短短几個月,花坪村的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連翹、芍藥、蜂蜜、茶葉、木耳等農業產業逐步擴大規模。隨着產業的擴大,這些優質的農產品亟需有更廣闊的市場,賣出更優質的價格。

本次電商消費扶貧“網上趕集”活動的開展,爲龍駒鎮的農特產品提供了一條新的銷售渠道。在幫扶集團的努力下,龍駒鎮與“網上村莊”電商平臺簽訂了銷售合作協議。這意味着,未來消費者以及幫扶單位不用遠赴萬州,在互聯網上動動手指,就能完成消費助農脫貧。

此外,“網上趕集”活動的開展,也爲龍駒鎮創建渝東電商小鎮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據該鎮黨委書記張鳳政介紹,龍駒鎮將通過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建立鎮村兩級農村電商運營體系,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把龍駒鎮建成區域性綜合電商服務中心、電商創業培訓孵化基地、電商倉儲配送中心。(劉政寧 俞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