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9)

图为“百里画廊”风景。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东起乔尔玛,西至尼克勒,是新疆最美丽的草原之一、喀什河流域的唐布拉草原。这一段路程上植被丰富,风光旖旎,被称作“百里画廊”。

我们暂时离开独库公路,驶入“百里画廊”,尽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唐布拉草原上的山皆有植被,表层是绿茵茵的细草,上面是层层叠叠的杉树林、松树林。这些树木长在山脊上,远看就像极了巨大的剑龙。山势大都连绵起伏,极其柔和,很像春风吹皱的湖水,又像安恬优美的抒情小夜曲,还像陶渊明、王维等诗人写的优雅娴静的诗。总之,一路上风景皆可入画,美得令人心醉。

在一处观景区,我遇到一位正在卖馕和马奶等风味小吃的哈萨克族小姑娘。我买了一块馕,又在小姑娘的推荐下尝了一小杯马奶——哎呀,酸酸的,凉凉的,真的是难以下咽。也许多喝几次,适应了它的味道之后便觉得好喝了吧,至少,我知道它是极有营养的。小姑娘的汉语说得特别好,她告诉我,今年她小学毕业了,不想闲在家里,就带着家里的馕和马奶来卖,这样既能增强交际能力,又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

路上我们见到数十只伊犁地区的特色飞禽——苍鹰。它们舒展着宽大的灰褐色的翅膀,逍遥而悠然地翱翔在山川草地之上,蓝天白云之下,令人忍不住也想要羽化登仙。

恋恋不舍地驶离百里画廊后,我们进入尼勒克县,最令我们惊叹的,是路两旁的草地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那些花在风中微微摇曳,似乎在欢迎我们的来访。草地上每隔十几公里就有一个养蜂点,路边牌子上写有“国家级新疆黑蜂自然保护区”字样。

我们将车停在路边,走进一个养蜂点,采访了一位养蜂的农民。养蜂点就设在野花遍地的田野里,路边是一个供养蜂人居住的毡房,五六十个蜂箱有序地排列在草地上,成千上万的黑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围着蜂箱进进出出。养蜂的农民告诉我们,1981年,新疆将伊犁河谷划为黑蜂保护区,其中尼勒克县东部山区一带为黑蜂保护中心。这里有着优质的草场植被,蜜源植物十分丰富,有140多种野山花,其中具有中药保健价值的花草就达76种。这样,新疆黑蜂就能采集到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产蜜量高于其他蜜蜂35%,而且含糖量高,富含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

他还说,别的农产品生产大都盼着雨水充足,可是他们却盼着雨水少一些,因为雨天多的话黑蜂们就不出去采花蜜了。而且,养蜂是非常辛苦的,冬天蜂没有吃的,还要喂糖给它们,成本也不低。我问他一共养了大约多少只黑蜂,他说出一个令我吃惊的数字:“500万只。”雨水少的年份,他这500万只蜂能创收十几万元。

我们决定买些黑蜂蜜带回家,养蜂人于是现场为我们挤最纯粹的蜂蜜。他打开蜂箱,取出一个个贮满蜂蜜的蜜坯子,再每次把两个蜜坯子放进挤蜜器,摇动摇把,蜂蜜就流了出来。好奇心颇强的我戴了纱罩,也来到挤蜜器前,手摇摇把,亲手挤了两个蜜坯子上的蜜。记者 杨盛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