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資源稟賦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政府主導的數字化發展戰略和國家間數字經濟政策競爭將成爲發展常態。數字化生產模式將對傳統國際分工機制產生重大沖擊,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產業鏈的難度將進一步提升,國家間經濟關係和世界經濟格局將發生分化與重組。區別於傳統產業,數字資源稟賦的獲得需依賴國家資源的持續投入。數字經濟的發展需建立在相對健全的數字化生態基礎之上,政府幹預導向的產業政策實踐將最終表現爲國家間經濟政策競賽。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依靠自身在信息產業領域的資源稟賦,將通過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重獲競爭優勢。發達經濟體之間基於數字資源稟賦形成的“生產穩態”關係將使其與發展中國家在分工關係上相對割裂。受資本和技術等多重因素的制約,發展中國家將面臨“新數字鴻溝”問題,同時,數字經濟還將催生新興經濟體之間的發展分化。此外,數字經濟存在顯著的規模經濟和系統集成效應,成爲驅動一體化的新機制和新動力。

【關鍵詞】  數字經濟  數字轉型  數字生態  發展分化  規模效應 

來源:《國際展望》2018年第4期

作者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者相關文章請點擊

王玉柱:發展中國家難跨新數字鴻溝

王玉柱:全球化未來可能進入一段低速期

王玉柱:中國出口產業經得起風雨

閱讀全文請點擊“閱讀原文”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