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後淨利近乎零增長 上海家化跌停

新京報訊 (記者江波)22日,剛剛公佈半年度業績的上海家化閃崩跌停,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30.54元。

消息面上,上海家化21日發佈了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潤同增,但扣非淨利潤幾無增長,且現金流呈負增長。與此同時,其存貨截至期末達9.9億元,佔總資產近10%,年初時爲7.5億元。

政府補助佔歸屬淨利潤4成

上海家化中期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收36.65億,同比增長9.29%,歸屬淨利潤3.17億,同比增長40.89%,不過,同今年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呈現出營收下降、營業成本上升的情況,這難免讓公司業績承壓。此外,公司扣非淨利潤2.38億,同比僅增長約0.01%。

非經常性損益主要是計入報告期損益的與公司新工廠運營有關的政府補助,達到1.28億元,佔歸屬淨利潤的40%。這意味着主營業務對淨利潤增長的貢獻低。

毛利率下滑,高端化妝品牌表現不佳

最新的財報顯示,公司主要從事美容護膚、個人護理、家居護理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品牌包括佰草集、六神、高夫、美加淨、啓初和湯美星等。22日上午,上海家化召開中報電話會,有媒體援引參與電話會議的機構投資者透露,公司董事長張東方表示,佰草集定位中高端,對標品牌爲蘭蔻。

根據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數據,佰草集在上半年護膚彩妝百貨渠道主要品牌市場份額爲2.6%,低於其餘中低端品牌:根據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的線下零售渠道數據,六神同期佔據花露水品類的市場份額達75%;美加淨佔據大衆手霜品類的市場份額爲12.5%,位居第一;高夫在面霜品類佔據第4位,市場份額爲6.7%;啓初在嬰兒面霜和嬰兒沐浴露市場中均佔據第2位,市場份額分別爲12.9%和5.9%。

由此可看出,上海家化的優勢在中低端產品。根據財報數據,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這或與高端品牌表現欠佳有關係。

銷售收入增幅低於銷售費用增幅

財報數據同時顯示,公司採用了相較以往更強勁的銷售費用支出。

有市場分析人士提到,對於快消品公司而言,利潤可通過控制銷售費用實現增長,更應重視銷售增長率,家化行業的應收賬款很小,銷售不易粉飾。財報數據顯示,期內銷售費用16.07億,同比增加11.37%,營收36.65億元,同比增長約9.29%,銷售收入增幅低於銷售費用增幅。

從縱向來看,近五年來,上海家化半年報銷售、管理費用保持增長態勢。2014年至2017年,銷售費用依次爲17.47億、20.35億、25.04億、27.78億,增幅分別爲21.49%、16.49%、23.05%、10.94%,相較於近年收入增幅情況,銷售費用增加對收入提振效果有限,銷售費用增幅均高於營收增幅。

經營現金流淨額同比下滑

財報數據亦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5.05億元,同比減少15.95%。上海家化稱,主要系報告期支付了原青浦中央工廠拆遷補償款涉及的部分所得稅,而去年同期收到了清算後退回的所得稅。

而從公司運營方面,其應收賬款和存貨高企,近年來上海家化半年報數據顯示,應收賬款和存貨均有顯著增加,今年上半年應收賬款爲10.71億,佔總資產的10.39%,較2014年同期的6.48億上漲約65%;此外,今年上半年公司存貨爲9.94億,約佔總資產近10%,半年內存貨增長2.4億。

■ 行業觀察

關稅等壁壘正降低 國內日化行業競爭加劇

市場份額將被少數廠家拿走

22日,A股多家日化企業股價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截至當日收盤,名臣健康下降7.55%,珀萊雅下降1.96%,拉芳家化下降1.59%,兩面針下降1.93%,青島金王下降0.62%,廣州浪奇下降2.04%。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爲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化妝品零售總額達到2514億元,同比增長13.5%。但近年來,國內日化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這一方面受洗護用品大品類市場增長下滑影響,尼爾森數據顯示,洗護產品2011-2016年的銷售額複合年均增長率爲5.3%,2017-2021年的銷售額複合年均增長率預計達到4.9%;此外,國內日化企業仍受到外資品牌的衝擊。

植物醫生董事長解勇對新京報記者稱,日化企業真正的競爭纔剛剛開始。

解勇稱,在化妝品等品類上,中國消費者更傾向於國際品牌。隨着關稅等壁壘的逐步放開,國內競爭會進一步增強。但競爭也會帶來好處,市場會快速集中,現在的市場份額被少數廠家拿走。另外,各種資源也會集中到少數企業中去,比如研發資源、渠道資源及傳播資源等。所以,對於有競爭力的品牌來說,這一定程度是一個利好。

快消品行業專家朱丹蓬接受媒體採訪時同時提到,之前國產日化企業崛起主要靠的是大量的廣告宣傳,而如今消費者選擇產品對廣告的看重度逐漸降低,而是越來越看重品質和體驗。在這方面,外資品牌強大的研發能力使其優勢突出,而國產品牌在研發前端不發力,只在營銷端發力使其很難吸引消費者。

由此可看出,上海家化的優勢在中低端產品。根據財報數據,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這或與高端品牌表現欠佳有關係。

銷售收入增幅低於銷售費用增幅

財報數據同時顯示,公司採用了相較以往更強勁的銷售費用支出。

有市場分析人士提到,對於快消品公司而言,利潤可通過控制銷售費用實現增長,更應重視銷售增長率,家化行業的應收賬款很小,銷售不易粉飾。財報數據顯示,期內銷售費用16.07億,同比增加11.37%,營收36.65億元,同比增長約9.29%,銷售收入增幅低於銷售費用增幅。

從縱向來看,近五年來,上海家化半年報銷售、管理費用保持增長態勢。2014年至2017年,銷售費用依次爲17.47億、20.35億、25.04億、27.78億,增幅分別爲21.49%、16.49%、23.05%、10.94%,相較於近年收入增幅情況,銷售費用增加對收入提振效果有限,銷售費用增幅均高於營收增幅。

經營現金流淨額同比下滑

財報數據亦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5.05億元,同比減少15.95%。上海家化稱,主要系報告期支付了原青浦中央工廠拆遷補償款涉及的部分所得稅,而去年同期收到了清算後退回的所得稅。

而從公司運營方面,其應收賬款和存貨高企,近年來上海家化半年報數據顯示,應收賬款和存貨均有顯著增加,今年上半年應收賬款爲10.71億,佔總資產的10.39%,較2014年同期的6.48億上漲約65%;此外,今年上半年公司存貨爲9.94億,約佔總資產近10%,半年內存貨增長2.4億。

■ 行業觀察

關稅等壁壘正降低 國內日化行業競爭加劇

市場份額將被少數廠家拿走

22日,A股多家日化企業股價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截至當日收盤,名臣健康下降7.55%,珀萊雅下降1.96%,拉芳家化下降1.59%,兩面針下降1.93%,青島金王下降0.62%,廣州浪奇下降2.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