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就像一轮小太阳,当它逼近你的身体,源源不断的阳气就输入到你的体内,就像一位武功高手将自己的内力传递给你,可能你会觉得很舒服,也可能会感到不适。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请你知道,你的身体其实在朝向好转的方向前进。

一位患者体内湿气重,困乏无力,全身不适等,舌苔白腻,主要是脾肾两虚,湿气困重所致。

手工悬灸了下至阳,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

调理完后,患者反馈说出现了严重的拉稀,拉的几乎全是水,拉了有四五次。但整体感觉还好,口服止泻药不见好转。适当休息后,再来时就好很多了。这就是正气足后,体内的寒湿之气全部归于肠胃,再排除体外的典型例子。

中医是补正气,正气足了,体内的邪气自然外排,很多邪气是通过肠胃排除的,所艾灸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劳逸结合、早睡早起,因为艾灸完后,并没完事,反而是身体的自我调理刚刚开始,自身造血造气也刚刚开始。

不少的朋友会认为艾灸就是把艾点着,熏一熏、烤一烤就是热呼呼的感觉,实际上灸友知道艾灸时我们会出现不同的灸感。

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的感觉;

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感觉;

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感觉;

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 (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

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热、重、痛、冷等;

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这些都是灸感。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见效快;不过没有灸感也不是就没有效果,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淤积严重,需要一点时间开淤散阻,作用会慢一些。

艾灸时出现酸、胀、麻、热、重、痛、冷等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

灸后在穴位或经络脏腑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都说明此人脏腑相应部位有病灶。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排病反应,都是你体内的病邪的体现,应及时进入治疗,坚持施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