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朋友想要买房子,他打算把房子买在市区,这样离工作的地方近,而且市区各种生活设施也比较齐全,生活也比较方便。但他老婆却不同意,她觉得现在市区房价有下跌的趋势,现在入手应该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为了这件事,两人争执了好一会。

明明是同一件事(买房),但两个十分亲近的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昨天在微头条上发了这张图片,问条友们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文字?

爱你还是受伤?你的认知习惯是怎么改变你的生活的

大部分的答案要嘛是“爱你”,要嘛是“受伤”。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答案,比如“受作”之类的。

爱你还是受伤?你的认知习惯是怎么改变你的生活的

爱你还是受伤?你的认知习惯是怎么改变你的生活的

为什么我们的答案会集中在“爱你”和“受伤”这两个里面呢?答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明白,因为这两个词语对我们来说是最为熟悉,而且是富有含义的。图片为两个字的某个组成部分,但我们会最容易联想起我们熟知的而且有意义的词语。是因为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将我们熟悉的事物认为是安全的。试想一下在原始社会,人类会尽可能地在自己熟知的领土内活动,因为我们无法确定,我们未曾踏入的土地里,会存在着怎样的危险。而我们的思维,也有需要赋予一件事物意义的本能。这是一种求知欲,当一件事物被我们给予意义时,我们似乎获得了一种征服感,因为未知的象征着危险,而已知的则意味着安全。

那么我们的大脑又是如何在各种可能的答案中决定了,就是“爱你”,又或者就是“受伤”的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心理测试。

大部分的心理测试都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就是图片的意义不明,然后让答题者去选择一个自己倾向的答案。可能有人会说,心理测试这种东西,都是骗人的,做了好多个都不准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个比较专业的心理学测试,也是很多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会使用的一个测试。

罗夏墨迹测验

什么是罗夏墨迹测验呢?首先大家看一下下面的这张图片。

爱你还是受伤?你的认知习惯是怎么改变你的生活的

这张图片看上去像什么?这可能是什么?这使你想到什么?

这个测验是很多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会使用的工具。我们在咨询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我们想要深入了解他的内心时,他常常会不知道如何描述他内心的感受。这样的工具能够帮助来访者在一定程度上去诉说出他内心中的部分想法,同时能够引导谈话,让咨询得以顺利进行。

这就是所谓的投射测验。也就是说,图片上的图案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每个人会因为自己的个性、情绪、情感、生活经验、态度等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就像在文头所提到的夫妻一样,他们的不同的想法,也是反应着他们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生活经历。

那么回到“爱我=受伤”这张图片上来(我们先不管其他特殊答案,其他的特殊的答案我们可以在别的地方进行阐述)。为什么有的人第一眼看到是“爱我”,有的人第一眼看到的是“受伤”呢?我总结了下面几个会影响我们知觉理解的几个因素。

1. 最近接受到的信息

可能昨天你刚下班,在回家的路上走进了一家超市,你买了一些纸巾之类的生活用品。坐上地铁准备回家,在地铁上滑手机的时候看到了这张图片。你看着这张图片,下意识的就想起了“爱你”这两个字。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刚刚在逛超市的时候,超市里放着陈芳语的“爱你”这首歌,“就这样爱你爱你爱你,永远不要分离”。是不是跟着唱了起来,这旋律还挺模型的呢。

也可能你刚刚上班的时候在偷偷看武侠小说,“肖艾仕转身就是一剑,刺伤了突来的刺客。刺客肩部受了重伤,应声倒地。”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你所听到所看到所闻到的,都会影响到你对其他事情的认知。

除了这些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一些我们感知不到的信息,也会对我们的认知系统有所影响。感知不到?你们是不是想到鬼了?不是啦,所谓的感知不到的信息,指的是我们的阈下知觉。大家都知道,我们只能看到一定视线范围的事物,超过这个范围的,我们就无法识别。像我就是一个有重度近视的患者,不戴眼镜几乎都认不出人。但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以为自己无法感知到的事物,也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阈下知觉被广泛应用在广告之中。在1957年的美国,有一家电影院为了促进爆米花和可乐的销售,偷偷的将电影录像带进行了处理,在胶片中加入了“请吃爆米花”“请喝可乐”的广告语,这两条广告的播放时间为3/1000秒,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根本无法觉察到这两个广告语的存在,然而这两个广告的效果却是显著的。人们发现,爆米花的销量增长了58%,可乐的销量增长了12%。

2. 当下的情绪体验

有一句话,“当你的心情是灰色的,看什么都是灰色的”。

情绪也会影响我们对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的知觉。当我们处于积极的情绪之中时,我们会用赞同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信息;当我们处于负面的情绪之中时,我们会倾向于用负面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信息。

3. 个体的性格、态度以及生活经验等

外向的人对于模糊不清的信息会倾向于将这些未知的信息解释成与他人有所链接的答案,而内向的人则会将这些信息的解释指向于自身。“爱我”是一个与他人有所链接的词汇,它指向的动作是需要有一个行为的主体,而这个主体是他人;“受伤”这个词的主题则是我,它是一个指向自身的词汇。也就是说个性外向的人可能会更倾向于把这个图片看成是“爱我”;而内向的人则可能会更倾向于把这张图片看成是“受伤”。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会影响我们认知的元素,比如天气、气味、他人的外貌等。有研究就曾指出,高温会使人的智商变低,处理事情的效率变低;咖啡的味道能提升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考试前与一个长相较好的异性聊天可能会使我们的成绩变差。这些东西都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判断。毕竟人的感性是非常容易被激发的,而理性却是很难去维持的。对我们来说,感性似乎是天生的,而理性则需要慢慢的去学习。

我的那个朋友后来找了一些资料,给他的妻子分析了一下市区房子的价格走向,成功说服了妻子,买了市区的房子。现在上班工作方便了很多,闲暇的时间也变多了,他俩的感情也和睦了许多。或许在分歧面前,我们可以多多发挥理性的力量,这样,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