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電池中國網 金東

導讀

全國動力電池領域的老大和老二,如今終於出手,釋放的信號非常明顯,高鎳三元時代真的來了!

近日,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都爆出明年將推出高鎳811電池的消息!而此前的印象中,兩位巨頭似乎對高鎳811電池並不積極,因爲比克電池、國軒高科等企業早就量產了高鎳811電池。而全國動力電池領域的老大和老二,如今終於出手,釋放的信號非常明顯,高鎳三元時代真的來了!

這當然是值得慶賀的事。而另一個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消息,卻引起了電池中國網的注意。8月14日,贛鋒鋰業發佈公告稱,贛鋒鋰業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LG 化學簽訂合約,約定自2019 年1月1 日起至2022 年12 月31 日,向LG 化學銷售氫氧化鋰產品共計4.76萬噸。

LG化學如此大規模採購氫氧化鋰,具體用途沒有透露,但LG化學佈局高鎳811電池是衆所周知的,雖然此前宣佈推遲了量產計劃。業內人士都知道,氫氧化鋰是製作高鎳811電池必不可少的關鍵材料,這不禁讓人猜測LG化學藏着更大的野心。

高鎳811電池離不開氫氧化鋰

高鎳811電池爲何必須使用氫氧化鋰作原料?因爲高鎳材料必須要在純氧環境中高溫合成,窯爐材質必須耐氧氣腐蝕,並且要求燒結時溫度不能高於800℃,而採用碳酸鋰作原料,導致鹼性過強,對溼度的敏感性增強,影響電池性能。

相比於碳酸鋰,用氫氧化鋰製取高鎳三元材料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充放電性能。研究表明,使用氫氧化鋰作爲鋰源材料,首次放電容量高達172mAh/g,且有更好的振實密度,有更大倍率的充放電性能。三元正極NCM811、NCM622及NCA均需採用氫氧化鋰爲原料,逐步替代碳酸鋰。

高鎳811電池拉動氫氧化鋰需求

近年來,動力電池逐漸向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傾斜,而三元正極材料逐步向高鎳化過渡。而隨着國家政策調整,同時鈷價格高漲,高鎳811電池成爲未來動力電池的發展趨勢,目前國內的圓柱型811材料電池技術問題已經基本解決。2018年被認爲是高鎳811電池量產的元年。

隨着高鎳電池需求的提升,氫氧化鋰需求有望大幅增長。業內人士認爲,2019年開始以電池級氫氧化鋰爲原料的高鎳三元電池會逐漸成爲市場需求主流。通常來講,每1GWH高鎳三元電池約需要787.5噸氫氧化鋰。根據預測,2018年全球電池級氫氧化鋰需求量或迎來爆發式增長,有望達4.7萬噸。預計2018-2020 年全球電池領域對氫氧化鋰需求的複合增長率達78%。

從全球範圍來看,隨着Model 3的量產,特斯拉超級工廠成爲氫氧化鋰重要的需求推動力。而特斯拉要達成整車製造年產50萬輛、超級電池廠年產35GWh產能的目標,每年需消耗約2.4萬噸的電池級氫氧化鋰。僅特斯拉一家對應的2018年、2019年、2020年電池級氫氧化鋰需求量就將分別高達2.38萬噸、3.30萬噸、4.62萬噸。

氫氧化鋰身價看漲

氫氧化鋰逐漸受寵,而碳酸鋰則不免落寞,這在價格上已經有了體現。自2017年10月電池級碳酸鋰自16.8萬元/噸高點滑落,隨着市場對碳酸鋰供過於求的預期逐步發酵,碳酸鋰價格一路下滑,截至2018年7月,電池級碳酸鋰報價11.3-11.8萬元/噸。贛鋒鋰業日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碳酸鋰的價格下跌主要是下游市場需求不足造成的。

與碳酸鋰價格跌跌不休相對的,是氫氧化鋰價格看漲。2018年7月,電池級氫氧化鋰報價13.5-15萬元/噸,預計2018年內可能達到18萬/噸以上。預計2018年中國正極材料對微粉級氫氧化鋰(比電池級等級高)需求在7000噸-10000噸之間,約佔全年氫氧化鋰供應總量的15-%20%。預計2018年下半年微粉級氫氧化鋰價格將維持高位,與碳酸鋰價格價差會進一步拉大。

氫氧化鋰存巨大供應缺口

氫氧化鋰需求量大增,但是從供應方面來看,目前國際巨頭現有的氫氧化鋰的產能並不多,國內現有的產能看似不少,但較爲靠譜的也主要是擁有礦產資源的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等少數企業,其他企業未來能釋放多少產能還未可知,而新增產能的擴產時間又需要1-2年。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氫氧化鋰產量4.75萬噸,需求量5.01萬噸,缺口0.26萬噸。業內人士認爲,未來如果我國鹽湖滷水提鋰提純產業化技術沒有重大的實質性突破,國內電池級氫氧化鋰供需缺口將更大,而電池級氫氧化鋰價格也可能將會邁上20萬/噸以上臺階。

電池中國網認爲,隨着高鎳811時代的到來,氫氧化鋰必將成爲全球電池產業鏈巨頭爭相搶奪的對象,而下游電池企業和整車生產企業爲保障電池級氫氧化鋰供應,向鋰業巨頭大量採購氫氧化鋰,或者與其達成戰略合作關係甚至成立合資公司,就成了必由之路。

作爲我國動力電池業的領軍者,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入局高鎳811,必將對高鎳電池市場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也將壯大我國動力電池產業聲勢。而LG化學“捷足先登”贛鋒鋰業,可謂深謀遠慮,國內企業是不是也該未雨綢繆,早爲下一步做做打算?

8月25號在重慶

我們邀請了中汽研的資深專家分享

電芯及PACK系統安全可靠性測試標準與測試評價

會上,他將給我們分享:

1、國內電芯/PACK安全可靠性標準及測試項目介紹

2、單體/模塊安全測試評價國內外標準對比分析(GB/T、UL、SAE、ECE、UN、ISO、JIS)

3、單體/模塊安全測試案例與經驗

4、電池包/系統安全測試評價國內外標準對比分析((GB/T、UL、SAE、ECE、UN、ISO、JIS)

5、電池包/系統安全測試案例與經驗

6、研發驗證類測試評價(底部球擊/冷卻液泄漏等)

瞭解更多活動內容,點擊:50+車企精英齊聚重慶,探討動力電池系統安全與可靠性!

更多行業熱門資訊及乾貨,敬請關注“連線新能源”(ID:NELinked

聲明:尊重原創、保護原創是連線新能源一貫堅持的原則。本公衆號基於分享目的的轉載,都會在開頭位置清楚註明出處。轉載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公衆號所有,如涉及到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予以覈實刪除。

另外,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通訊錄歡迎您的加入,微信掃以下二維碼,填入公司、職位、電話、郵箱等信息即可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