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诚大和尚答疑|《心经》之美

|前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在此处可以简单理解为“物质”(严格来说涵义更广),凡宇宙万有,无不是众缘和合相续的假相,其本性为空寂。并非离开宇宙万有另有一个空,而是万有本身就是存在而不实,本身就是空,故色即是空;反之,空之在处亦即色之在处,故空即是色。

--- 学诚法师

1、网友:总是心有所怕,如何安?

学诚法师:树立信仰,心乃得安,乃得静,乃得定。以此为始,断烦恼、开智慧,便能究竟战胜一切心魔,如经中语:“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2、网友一直想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色是什么啊?

学诚法师:色是指物质世界,空是描述世界存在的状态,即万事万物都是由许许多多因缘组合而成的,随着因缘而生灭,并无独立不变的事物。譬如这条微博,有电脑、有网络、有对话的双方才会存在,离开了这些因缘,就不会存在了。物质世界存在而不实在,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网友师父,要证得五蕴皆空,是否既是让如同旋火轮之心停下来,从而看清火轮之真面目?依您老人家看,弟子该如何用功?

学诚法师:从深信业果、严持五戒十善开始。

4、网友师父,如何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学诚法师:从听闻佛法开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即最高的智慧觉悟,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

5、网友法师,我也有一个疑问。佛教说超脱六道轮回,那超脱后,就成佛了吗?成佛后还有轮回吗?没有了轮回,是否就是所说的不生不灭啊?

学诚法师:轮回并不在外面,而是在人的心里,切断了内心的烦恼之流,便超越了轮回。

6、网友祈请法师开示,心中常常恐慌,怎么对治?

学诚法师:其实人们生活的绝大部分行为,都源自内心深处的恐慌:恐慌衰老,所以拼命保养;恐慌失去,所以拼命追求;恐慌无常,所以抱持执着……但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并不能解决痛苦。佛法告诉我们一切要向内求,直面人生真相,开发内心智慧,便能做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7、网友师父,怎样做到无我的境界呢!怎样能够把一切的事与物看开,做到心无挂碍呢!

学诚法师:要完全看破谈何容易,当下学会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心胸放宽广一些,许多烦恼便能减轻。

8、网友顶礼师父!弟子因为紧张考试不合格,可是急着拿驾照回北京,回龙泉寺,每天都会把考试的画面放大,形成了恐惧,虽然知道事事无常,道理都明白,可还是安慰不了自己,请问师父,如何做到心无挂碍?

学诚法师:心灵的坚韧与自在,只能通过境界来磨练,他人能告诉你的,永远只是一个道理,就好比别人能给你一碗饭,却永远无法替你吃饱一样。听懂的道理,就是在一个又一个境界中去运用的,用得熟了,便成长了。

9、网友法师,任何事失去和得到都无所谓,那不就是冷漠吗。

学诚法师:没有经过修行的人,向善的希望力、行动力不足,执着却很重,该热的热不起来,该冷的冷不下来。修行之人要学习和改善的正在于此:对善法的追求永无止境,对众生的慈悲永不停息,心热似火;懂得一切境界都是因缘所生,宠辱不惊,心无挂碍,眼冷似灰。是谓“悲智双运”。

10、网友:大师,受想行识,五蕴皆空是什么意思?

学诚法师:空,是指没有一个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的自性。譬如生活中人们常说:“当初那个他已经不在了”,不经意间已经道出“空”的真相。一个人从小长大,身体、感受、想法、行为、心理,一直在变,所有的人与事都是因缘的聚集,并非有一个实在的自体。

11、网友:恭顶师父安!我有小疑惑,世尊说“一切当观皆是魔”,“一切皆是魔作”,“一切皆是死法”,我知道色受想行识无常,是苦,当断一切贪欲,但人皆有喜欢美好事物的本心,看到这美好的色相会不由赞叹,如何调和“美好”与“魔作”的矛盾呢?

学诚法师:初阶时,要借助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来激发修行的动力,而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再美好的东西最终都会坏灭,故要追求圆满、恒久的清净美好。当修行到了高阶,就能以智慧超越一切二元对立,好的境界不贪恋,恶的境界不嗔恨。

12、网友:今天晚上该睡不着了 ①什么是不生不灭 ②大乘佛教有生死可了么,要是没有,为什么一直说了生死?③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学诚法师:①②不生不灭是在胜义谛的层面而言的;在世俗谛而言,缘起有生灭,修行人要追求了生死。犹如一个梦,从梦中醒来后,知道梦里一切都是虚幻的;但是对于梦中人而言,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需要修行有漏之法,才能到达无漏之境。③修行就是转心,令心能够安住在善净之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