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9c6ee16059742418e6443e9557623fd\" img_width=\"697\" img_height=\"466\" alt=\"学诚法师 | 50句箴言,句句解忧,句句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良好的沟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并非要承认对方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是首先在心态上去理解、尊重、接纳。\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aad4affb23347139fb8c5c94a8d0555\" img_width=\"364\" img_height=\"143\" alt=\"学诚法师 | 50句箴言,句句解忧,句句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fb73ec039ae4e8b818e582ae7f06f66\" img_width=\"88\" img_height=\"94\" alt=\"学诚法师 | 50句箴言,句句解忧,句句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 总是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就很少将心思放在去理解别人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新工作很轻松,可是看起来简单的人际关系,我处理起来却烦恼重重,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就是想到别人不喜欢自己就不开心。请法师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自己要用心去了解别人、对待别人,而不是要求他人来理解自己、喜欢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就很少将心思放在去理解别人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天生胆小”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法师您好!我天生胆小,做什么都上不了台面,跟人交流也是低头细语,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要是需要跟领导沟通,或者是需要联系多人的事情,自己每次都是一拖再拖。很想改变这种状况,可是最后都不敢去做,总是以失败告终。请法师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天生的胆小”也是无自性的,不要认为它不可改变。从现在开始突破自己,种改变的因,哪怕主动给人打一个电话、发一条信息,都是进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沟通,就是听与说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我不善于跟别人沟通,很多时候误解别人,也被别人误解。许多矛盾、痛苦、烦恼都是因为沟通有障碍造成的。怎么样才能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沟通,就是听与说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听,放下自己的成见去听,不了解就多问,对什么事情不要乱猜,不要认为自己的理解一定就是对的;说话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沟通,不是去说服别人,而是去了解别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如果有人自甘堕落,对行善表现得非常不屑甚至不相信,是不是在他没改变之前就无法度他?到底应该怎么跟这样的人沟通交流才有效果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不是对方不相信,而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沟通,不是去说服别人,而是去了解别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沟通,是说对方能听懂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用分别心去帮助别人,与佛说的菩提心是否相违背?有的人有困难,我不帮看不过去,帮了对方后,好心却得不到好报,郁闷,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你要先明白什么是分别心,什么是菩提心,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慈悲,什么是好心,什么是好报,就能知道答案了。沟通能力不足,要从用心上下功夫,放下自己心中太强盛的自我表达的想法,多去关注别人需要什么,将心比心,代人着想。沟通,是说对方能听懂的话,而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良好的沟通,并非要承认对方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您好!我接触佛学已两年多,内心比以前平静,但父母认为信仰佛教是逃避现实。我从小叛逆,家人总觉得为我好,说我强调真实的个性、理想,适合在国外,而在国内就必须接受现实,适应规律。凡事我都必须顺从他们,因为只有家长无条件爱孩子,否则他们就认为我不对。沟通总是演变成争吵和冷战。请师父开示,谢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良好的沟通,并非要承认对方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而是首先从心态上去理解、尊重、接纳。与父母沟通,前提是对父母的感恩和接纳,在事情上可以有分歧,但不能因为看法的不同而否定对方。做到这一点,沟通才不会变成彼此说气话、发泄情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不批评,不挖苦,不找人麻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怎么与人沟通交流?怎么让人欢喜而不烦恼?和别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反感对方,怎么办?请指点迷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放低自己,多代人着想。与人沟通,不是去说服别人,而是去了解别人。对人不批评,不挖苦,不找人麻烦;要多观功,多随喜,多乐于助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如何培养表达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如何克服自己一上台讲话就紧张、害怕的心理?如何培养表达能力,使自己清晰又富有逻辑地表达出心中的想法?阿弥陀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在大众前发言紧张,是我执的一个表现,因为内心非常执着于自己的表现,害怕出丑,期待肯定。解决问题的根本是转化对自己的在意,把注意力放在要讲的内容上,想一想这些内容会对听众有什么帮助。在技巧上,用文字做好提纲是个不错的办法。此外,还要多承担大众事务,能有更多机会对境练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要“跟人说人话,跟鬼说鬼话”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请教您一个问题,身边很多人都和我讲,“要跟人说人话,跟鬼说鬼话”,这句话我不知道该怎么理解。我在说话的时候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跟人分享,这是不是真的做到了真诚以待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要了解对方需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真诚,不是只考虑自己单方面的意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帮朋友,不要说教太多,要好好倾听和关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顶礼师父!一个好朋友最近遇到一些人生的坎坷,状态很不好。我想拉拔他上山亲近三宝,可是说得太多,反而怕他抵触,不说,我又不忍心看着他难受。我之前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后来是佛法把我救了出来,现在他遇此境界,真的好想帮他。我该怎么做呢?恳请法师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不要说教太多,要好好倾听和关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什么是对朋友最好的安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请教法师,最近朋友的先生过世了,因为没留下任何遗言,朋友很伤心,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话安慰朋友,请指点迷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安慰,那么,耐心地倾听和陪伴就是最好的安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倾听”,才是真正的“沟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顶礼师父!如果要去面对一个极难沟通的人,请问该怎么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如果你的意图是想“说服”对方,那就是“极难”的;如果你做好准备去“倾听”对方,才是真正的“沟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倾听本身就是在帮助别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有个朋友找我聊他工作和感情上的烦恼,我想劝他念佛,但他不信因果,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感觉自己智慧欠缺。请师父开示,我该怎么帮助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我们能够耐心陪着朋友,倾听他的烦恼,软言宽慰,调整他的情绪,本身就是在帮他,这也是一种“无畏布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很多时候,聆听比讲说更受欢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在社交场合不知道和别人聊点什么,基本上在聆听,但我觉得这样显得很不合群。请师父开示该如何改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很多时候,聆听比讲说更受欢迎!\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一切等待时间来平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阿弥陀佛,感恩法师!请问,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平静而越发生气,我们该如何平息他们心中的怒火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等待时间来平息。在平时的相处中,要多表达关心和善意,慢慢改善业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自己的习气和问题,身边的人往往能够看得比较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我觉得和他人交流有障碍,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朋友,包括家人。如何解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要去反思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平心静气地听听别人的意见会对自己很有帮助。自己的习气和问题,身边的人往往能够看得比较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对一个人的过去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所谓“放下过去,不在乎过去”,可是过去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心性,并可以由此推测出他以后为人处世的态度,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对一个人的过去保持怎样的态度呢?请法师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既要了解他的过去,也要观察他的现在。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不执着,才能比较智慧地认识一个人,乃至帮助他。否则,我们往往会被内心的偏见、误解、怀疑引导,以为在保护自己,却是不断伤害自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不要总想别人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多去想想自己是否理解别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一直在想,我是不是过得太一板一眼,太较真了,常常为了别人的错误而生闷气,不知道怎么说“不”,以致自己总是不开心。虽然很多道理我也懂,但很多时候就是做不到。求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不要总想别人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多去想想自己是否理解别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如何对待做错事又不自知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同事总是做错事,好意提醒却被她当成讽刺,最后竟然把责任都推到我的身上。曾经想过耍小手段陷害她,但转念又想自己是佛弟子,没能生起慈悲心就算了,怎能起害人之心?请问法师,我应该怎么对待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把别人做得不对的地方当作佛菩萨的示现,把错误放大给自己看,警策自己不可犯同样的过失。听不进批评、推卸责任,这些都是人常犯的毛病,自己身上或许不明显,但并不代表没有,把同事当作镜子警诫于心,时常反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喜欢炫耀是恶业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请问喜欢炫耀是恶业吗?为什么很多人都有喜欢炫耀的行为?炫耀对人有好处吗?炫耀自己的长处与分享自己的优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应该如何进行取舍?如何正确认识这两种情况?请法师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炫耀的背后是求名之心、虚荣心、傲慢心,这些心是有问题的,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与痛苦。一般人要多观察、赞叹别人的优点,不要分享自己的优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如何对待爱自我炫耀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法师,有个同事天天逼着大家听她儿子的故事,看她儿子的照片、视频,七年了。最近她瘦了,天天问大家她美不美、瘦不瘦。她渴求有不尽的称赞。我想说:“烦死了,别问了!你儿子可爱聪明,你美丽苗条。可你到底要问多少遍?”于是我也执了。怎么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微笑不语。\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听别人的话不能无原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尊敬的法师,我举家搬到一个新的环境,遇到一个私心较重的年轻上司,他经常违背公司的原则让我去执行一些事情,以致我将大量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意义又存在很多隐患的事情上,可身在职场,不执行就是不听领导安排。我比较困惑,不知如何选择。求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听别人的话不能无原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说得对的接受,说得不对的不理会就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阿弥陀佛。最近对一个师兄严重观过,开始的时候,我对他指出的缺点能够很开心地接受,后来次数多了,就有点“法雨不入”,觉得他说得不全对。再后来,就觉得他“怎么总拿法镜来照我,我真的这么差吗”,导致自己烦恼丛生,对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请问,这种时刻弟子该如何用心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对方说得对的接受,说得不对的不理会就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常常会去挑对方的错,抓住他的错误和缺点不放,证明“他也有一堆毛病,还来说我”,以此平衡内心,或者想“他是在法镜外照,修错了”等等。其实这都是自己内心狡猾的烦恼在找借口。要不断成长,就必须学会面对批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说话总是不经意得罪人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我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有时候直接就讲出了自己先入为主的片面意见,伤到人怎么办?请点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少说多听。\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别人对自己说“闲言碎语”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法师好!对于别人的“闲言碎语”,背后说人是非,您怎么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装聋作哑,风平浪静。对方恶口,只有自己去领纳了,才会真正伤害到自己,譬如一个人用你听不懂的语言辱骂,即使听到也只是“某种声音”而已,不会引发嗔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人的烦恼我们不去领纳,就伤害不了自己。不要把别人的话与自己结合起来想,多注重自己的念头,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赞叹、夸奖而不骄傲,有人诋毁、讥讽而不嗔恨,这些境界就过去了,否则就是把外在的垃圾搬到自己心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当听到令人伤心、不满意的话时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弟子迷惑,既然在逆境中能成长,当听到令人伤心、不满意的话时,如果不去理解领纳它,那怎么向别人学习?那样不是成了固执己见吗?阿弥陀佛,感恩师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有时候,有人带着嗔心用语言来伤害他人,其一,不必把对方的言语当成真实的;其二,德量自隐忍中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如何对待“小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请问如何对待那些在你落魄的时候离你远远的,不仅不帮助还落井下石,但是现在看到你有钱有权了又来讨好的虚伪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如果自己落魄时求人帮忙,发达时横眉冷对,那不也是两副嘴脸吗?人们多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当自己有需要时去找人帮忙,不需要时又希望不要有人来打扰,都是没有完整认识这个缘起世界中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所以大多数人都在猜忌、冷漠、互相伤害中度过一生。其实,他们都是不懂得如何得到幸福的苦命人,自欺欺人被人欺,实可怜悯!如果我们修学佛法,就应该学会重视、珍惜、善待身边的缘,自己在低谷时受人之恩不忘报答,自己有能力时尽力帮助他人,这才是有智慧的做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宽容是不讲原则、软弱可欺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宽容对方被视为软弱可欺,致使对方更加得寸进尺。该怎么办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可以采用合法合理的手段规避伤害,关键是自己内心如何面对。如果心中非常在意,耿耿于怀,那就是领纳了对方的恶意;如果当作清偿宿债,过眼云烟,那就不会挂怀于心。前者是真正的受伤,后者是真正的宽容。譬如两个小孩,或相争于玩具,或不让于言辞,甚至打斗起来,对于他们彼此,便是在互相伤害。若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相处,大人不会与孩子争抢玩具,也不会在意他的冲撞。面对孩子的无礼,大人想的是如何帮助他改正。这样的心态,就是宽容。真正能忍辱,是内心强大的表现。相反,感到委屈、愤怒,正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学佛,是让我们学习佛陀为人处世的方法,改变惯常的思维习惯,才能够收获不同的人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对他人的责难,自己内心怎样看待非常重要。把它当成“为难”,就会对立、嗔恨;把它当作帮助自己进步的机会,就会冷静、平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不见他人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顶礼尊敬的师父!请问,能否开示一下“不见他人过”?其中是否包含不让他人的言行对自己造成影响的意思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见到他人的过失,内心产生的是自省与慈悲,而不是排斥与嗔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如果觉得人人都虚伪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我觉得现在人人都比较虚伪,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如果你觉得“每一位”朋友都虚伪,那就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交友之道了。多去看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不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没有让人信服的德行与深厚的业缘,指出别人的问题只会惹人反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我常常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看到他们因此痛苦、烦恼而不自知,我往往会指出问题所在,可是几乎所有人都不接纳,之后我就不想再见他们了,渐渐被孤立了。师父,我该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每个人看别人的问题都是很到位的,这不算智慧;心里怀着“指导你”和“你怎么不知好歹”的心态,也远非慈悲。没有让人信服的德行与深厚的业缘,指出别人的问题只会惹人反感,而不能帮人改变。多看看自己的问题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为什么他人的言语并不能伤害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向法师请教。早上同办公室那个怀孕的姐姐说的话让我觉得自己是东郭先生。因为她三十多岁才怀孕,我很照顾她。不为别的,只为良心。但是,她的话让我伤心且愤怒。我知道“火烧功德林”的道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不会遏止的怒火。请法师指点迷津。阿弥陀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别人言语的冒犯,如果是无意的,不需要计较;如果是有意的,更不需要领纳。他人的言语并不能伤害自己,伤害自己的是内心对这些话的领纳、解读、回忆乃至联想、放大,是自己的心把一个个外在的音节组合成一柄利剑,并刺伤自己。如果自己不在意,不入心,就不会受伤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活在世上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就是改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学诚法师,非常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因为我粗心,已经被两家公司炒了,现在也是因为粗心在第三家公司做不下去了。像我这种做事粗心大意,脾气暴躁,又疑神疑鬼的人,对父母又不尊敬,有什么资格活在这个世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活在世上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就是改过,让自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进步。“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认识到自己的错,决心悔改,是无比强大的力量。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慢慢把内心美好的一面启发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永远只面对当下一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法师好!每天我的事情太多,感觉很累,我不断给自己鼓劲加油,可还是感到疲惫。我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精力充沛呢?谢谢法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心里不要怕累,越觉得累,越怕累,就越累。做完一件事就放下一件事,永远只面对当下一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心念是身体的重要“食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法师,我是一名医生,看起来很高尚,然而我很讨厌这份工作。没有节假日,还要值夜班。我感觉累,挣钱还少,身体越来越差,结婚好几年也不敢要孩子。法师,我该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繁忙的工作需要适当调节,但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这种厌恶的心态。心念也是身体的重要“食物”,积极、欢喜的心,能给身体提供能量;消极和充满反感的心,却犹如腐败的食物,会损害身体的健康。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这才是我们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其次才是休息时间够不够、赚钱多不多等。现在很多人却把后者当成了自己工作的主要衡量指标,忘记了最关键的部分,所以活得越来越不快乐。每一个热爱工作、能够从工作中获取成就感的人,都真正把前者放在了第一位。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与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紧密相关,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都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创造的。如果把工作当作对立面,其实就是在否定和降低自己的人生价值,人也就活得很没有味道,没有乐趣。\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如何让心拥有“沙里淘金”的本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法师,我的大部分记忆都是别人对自己的不好,快乐的回忆也有,但是能回忆起来的很少,怎么办呀?很苦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这就说明自己对事情的认识、选择和保留出了问题,或者说缺乏感恩的能力,有专看过失、心怀嫌恨的习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毛病,就好比一块破布,放在沙堆上,沾上的只有沙粒。我们要学习“沙里淘金”的本领,即使在沙堆中也要去找金子,让内心留存的都是“金子”,这样自己才会“富有”起来。平时要留意去观察和回忆他人的长处、好处,慢慢让心里的“沙子”被“金子”取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天要做一门功课:说一说今天又看到了谁的一个优点,看到了自己或别人做的好事。看到的、记住的越多,内心就越快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担心在创业中与合作者发生不愉快,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我马上要跟两个最好的朋友一起创业了,有点担心以后跟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发生什么不愉快,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多倾听、理解,代人着想,不忘宗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为工作负责而指出问题没有错,但不必生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因为工作上的原则问题,我与同事发生了争执,我很生气,觉得他做事很不专业。我指出问题所在,因为我知道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不愿意听。请问,我这种情绪属于负面情绪吗?该怎么保持好心态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为工作负责而指出问题没有错,但不必生气。你能认识到这是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很好,心中有这样的念头,烦恼就不会太炽盛。想要不生气,必须增强内心慈悲的力量,这就需要常常去训练这颗心:从学习知恩、念恩、感恩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即使佛说的话,想抬杠也总能找出理由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请问法师,人是否不能怀疑,对任何人和事都不能怀疑?不管什么人说任何事都全盘接受,确信无疑?恳请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要去领会说法者的意趣,否则永远会纠缠在自己的妄想烦恼中,所说的话都是无意义的。即使佛说的话,想抬杠也总能找出理由来,因为佛法都是针对不同缘起的对治法。自己的发心先有问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是片面和偏激的,这样再好的法对自己也没有帮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做现在的工作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顶礼师父!外境不允许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做现在并不胜任的工作,进退两难,内心苦恼。该怎么办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喜欢与不喜欢,胜任与不胜任,都是会转变的。为生计而工作,也可以换个认识的角度,是在用自己的双手承担家庭的责任。外境不改变,内心可以改变,换一个角度去认识,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各人有各人的福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感恩法师!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尽管我很不舒服,但尽量心平气和。可事实上没那么容易,我内心还是难以接受被蔑视、被压制。遭受羞辱,是我罪有应得吗?我该换工作,跳出这一困境吗?为什么我坚持温良恭俭却不顺,别人蛮横霸道却升职?祈请师父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各人有各人的福报,我们痛苦的原因是内心的分别、比较、落差,进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换工作只是逃避这个境界,并不是真正解开了内心的烦恼。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一有比较,我们内心就会不平衡,种种烦恼都生起来了。勤心修福,要看自己的心,不要急求果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学着在不同意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工作刚开始我总想努力完成,但当中间出现了和自己意见不相符的人和事时,就总是想破罐子破摔,爱咋地咋地吧!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不光要学着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着包容和欣赏他人,学着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学着放下自己的执着,学着在不同意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卓越的人才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一切过程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我忍气吞声八个月,虚心跟别人学习,尽力揽下所有的工作,以为别人会记住我的好,但是他们却变本加厉。请法师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转换自己的心态:一切过程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不是为他人干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守愚守谦,常居学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顶礼恩师!我很奇怪,明明是讨论问题,为什么对方会突然批评我自以为是?我知道自己有强势的毛病,还喜欢辩论,轻易不会让人胜过我。如何改这个毛病?难道要止语吗?请恩师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守愚守谦,常居学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怎么正确控制自己的欲望:跟自己比,不要跟别人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法师您好!我最近跳槽到一家新公司,工资翻倍了,但是看到别人工资比我高,心里还是不平衡。但是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很多方面做得不好,应该先提升自己。怎么去坚持一心做自己,提升自己,抛开其他的杂念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跟自己比,不要跟别人比。你只看到别人的工资比你高,有没有看到别人的资历、能力和付出呢?要比,就在这些方面比,目的是效学和进步,而不是在无需比较的地方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最佳的管理莫过于信仰——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意义所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法师,您管理一个偌大的寺院,怎么做到让大家各司其职,不拖沓懒散,勤勉精进的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最佳的管理莫过于信仰——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意义所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行善助人的机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大师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是电话客服,每天需要接一百七八十个用户的咨询电话或投诉电话,要保持持之以恒的心态,太难了。请指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用户求帮助、有苦恼才会打电话。当自己遇到问题时也希望能尽快解决,对吗?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行善助人的机会,而不是无奈应付的差事。每天能积累如此多的善行,是莫大的福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初入职场怎么尽快融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顶礼师父!弟子刚刚毕业进入职场,最近公司组织培训,弟子发现自己似乎比较难以融入同事之中,常常不知道该说什么,或是说话做事显得非常笨拙。请问师父,有何办法让弟子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多观察身边每个人的优点,去赞美他;多感谢每一个帮助过你的人,感谢为大家服务、创造平台的同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越是挑剔、严厉的人,对我们的帮助越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您好!弟子被调到新部门,非常忙,不好干,弟子尽全力,难以照顾家庭,仍不能达到领导的要求,几乎天天挨批评。领导似乎也有成见了,没有好脸色。作为定力不强的在家人,我尽量做到多赞美、少批评。但是,如果自己遇到那种苛刻的领导,经常批评自己,看不到任何善意,该怎么承受呢?这就是恶缘吗?我真的很难调心转念。请师父指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锋利的宝剑,都是在石头上磨出来的;越是挑剔、严厉的人,对我们的帮助越大。如果生活、工作中没有人批评我们,我们受不了一点委屈,才是真正可怕的事。不要把重心放在揣测他人的“恶意”和“成见”上,而要放在自我提升上,前者只会让自己增加厌恶与排斥,越这样想越是疲惫不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当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对待时怎么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师父,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是该据理力争还是淡然处之?弟子不善言辞,有理说不清。不争,心里又总是过不去这道坎,很是苦恼。请师父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诚法师:“不公平对待”,是在自己的判断和比较之中成立的——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然而却没有得到,别人却得到了,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得出的结论。但有时候,我们看待问题是相当片面的,所了解到的信息也不完整,并常常高估自己的付出,与现实相撞,就会觉得失衡、愤懑。当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对待时,不要第一时间怀疑主事者有私心,而应冷静下来,换位思考,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可改进之处,别人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否则很容易带着烦恼去看待他人,做出错误的判断。\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f0a8f543a93474ca06ea158a9ffb613\" img_width=\"1279\" img_height=\"1925\" alt=\"学诚法师 | 50句箴言,句句解忧,句句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82002215030016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