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浍塘沟印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旅游扶贫”为主题,以鸬鹚捕鱼这一水乡风情,非遗产文化。灵璧县浍沟镇第二届“浍沟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的号角已在浍塘吹响。

相邀五月观鸬鹚

文/董锡琼

相邀的信息穿越时空而至,等待期盼的心似江海翻卷澎湃。

有人说,五月是年轻人的心在青葱灿然的季节里萌动。

我认为,五月是让不老的心在初夏的早晨再一次启航。

告别四月梨花雨,迎来五月鸬鹚欢。

灵璧县浍沟镇第二届“浍沟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的号角已在浍塘吹响!

来自全国各地几万游客在此欢聚一堂,共同目睹了这场传承千年的鸬鹚捕鱼技艺表演。

观看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品尝了当地的传统美食——油炸黄鱼虾米汤。聆听了菠林喇叭和祭祀纳福《奉天鼓乐》;山歌唱出好兆头,金龙舞出盛世年。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在濉河两岸的上空回荡!

这次“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使在场的观众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如此难得的盛会,将定格在暮春五月的鸬鹚人家;陶醉在每位游客的心中,沉淀在灵璧浍沟镇的历史长河中!

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浍塘沟印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旅游扶贫”为主题,以鸬鹚捕鱼这一水乡风情,非遗产文化。树立浍沟新形象,彰显浍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现浍沟独具魅力的风采。挖掘各方资源,为浍沟的生态水乡、休闲小镇、脱贫攻坚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瞧!“一蒿双舟几鸬鹚,一河春水一渔夫;一拍一呼又一笑,一船一景一逍遥”的独特风景映入眼眸。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让人耳目一新,掌声雷动。濉河两岸的田园风光滴翠留香!

鸬鹚,它虽然没有“七彩文鸟”华丽的外衣,丰盈的翅膀;但它通人性,懂人语。有着潮高任浪冲,湖底寻渔猎的本领。

看!一只只乌黑的鱼鹰,闪亮着蓝色的眼睛,像一群“黑天鹅”站立船头;像极了一列整装待发的忠诚卫士。它们听到主人那一呼一笑,一长一短,一大一小的号令响起!敏捷的身躯就扑腾扑腾击水潜入。扁舟漂浮在碧波之上,鸬鹚穿梭于涟漪之中。

放鹰人用最传统、最令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手持长蒿用力前后摇晃小舟,竹竿不停拍打水面似乎是在给“黑精灵”加油助阵。片刻,一鸬鹚衔得鱼儿跃上船头,将目光投向主人吆功受宠。这时,渔翁会把鹰嘴上的鱼拿下顺手放进船舱,把事先准备好的美食塞进鸬鹚的嘴里作犒劳。这种人与鹰的无间合作,与鱼鹰的情感交融,正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完美杰作;是渔夫和新、老濉河与拖尾河的最美画卷,是鸬鹚人家世代相传的动人赞歌!

鸬鹚啊!鱼鹰!

你从母鸡孵化出的那一刻,就与放鹰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你就成了渔翁襁褓中的婴儿,成了渔家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渔夫一日三餐,细心照顾把你养大;三个月后,是主人培养你独自生活的能力,驯化你与老鱼鹰潜水寻猎、懂得了长长短短的对话,大大小小暗语……。可叹的是!你的寿命只有十年有余。如此这些过往,在许氏家族传承了二十五代,流传了一千多年。今天,又响彻了国内海外!

鸬鹚捕鱼,是许闸渔樵传承五百多年的技艺;是浍沟镇鱼鹰捕鱼世代相传的历史故事;是濉河两岸人依靠放鹰养家糊口的历史见证。

悠悠濉河水,一汪鸬鹚情。麦穗迎客笑,花红柳依依。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网络高科技荡涤着这个水乡古镇,这种原始的捕鱼方式接近消失。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已把乡村振兴,历史非遗产文化列入国家战略规划之中。我们坚信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浍沟镇镇党委和五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浍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春风十里过浍塘,农耕千年德水乡。”新闻记者齐上阵,推上央视金名榜。

在这难忘的时刻,在这花香泗溢的季节。我要为五彩缤纷的五月高歌,为青葱的岁月喝彩;为勤劳善良的许闸渔民鼓掌,更要为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劳动者点赞。大美浍沟,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再上一个新台阶。

董锡琼、笔名:谦卑 安徽灵璧人。中共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

欢迎喜好文学的朋友登录灵璧家园网www.szlingbi.comlbshuguang,把您的稿件上传给小编,也可以把您的作品发送到灵璧家园的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让我们走到一起,相互切磋,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也许,下一篇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就是您的!别犹豫了,这里不缺优秀的读者,就缺优秀的您还有您的作品!

【灵璧诗歌】爱情故事

【灵璧诗歌】思念(两章)

【灵璧情感】有声作品:眷恋

【灵璧诗情】有声作品:仰卧起坐

【灵璧诗情】那扇毛玻璃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