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袁世凱封建傳統思想如此深,按道理講逝世後應該落葉歸根“榮歸故里”,但身爲河南項城人袁世凱,爲何死後卻葬在離原籍項城近幾百裏之遠安陽呢。按常理說袁世凱原籍是河南項城,爲什麼要葬在安陽,當時的人們確實不清楚。

衆所周知,在我國許多人心目中都落葉歸根的傳統,無論是富貴貧窮還是離家萬里,逝世後總是希望自己可以迴歸故土,常伴祖先左右。西楚霸王項羽在滅亡秦帝國後,曾心懷思鄉情慾東歸說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而現代藝術家餘亞飛先生也在其作品中提到:“樹身即使高千丈,落葉歸根也有期。”可見自古至今,人們對落葉歸根榮歸故里皆有情懷之感!然而,歷史上凡事也都有例外,偉人毛主席在參觀安陽袁林時就提出一疑問:“袁世凱原籍在項城,爲何葬在安陽?”

作爲晚清民國時期叱吒政壇上風雲人物的袁世凱,曾手握六鎮雄兵以和平方式逼迫清帝退位,實現國家平穩過渡,不朽的功績本有機會流芳百世。但晚年卻逆時代而行,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復辟王朝自行稱帝讓其名譽掃地!袁世凱在過了一把皇帝癮之後,不久便在世人的唾罵聲中抑鬱離世。袁世凱封建傳統思想如此深,按道理講逝世後應該落葉歸根“榮歸故里”,但身爲河南項城人袁世凱,爲何死後卻葬在離原籍項城近幾百裏之遠安陽呢?

毛主席參觀安陽袁林提一疑問:袁世凱原籍在項城,爲何葬在安陽?

大家都知道,袁家乃是河南項城當地有名的豪紳大族,袁世凱家族世代熱衷於科舉入仕,從其叔祖父袁甲三開始,袁家曾出現過“父子共進士、弟兄同舉人”的盛況,叔祖袁甲三後來更是官居一品成爲朝廷大員。受家族文化薰陶,袁世凱六歲時其養父袁保慶便替他找了秀才做啓蒙老師,教他四書五經。然而事與願違,袁世凱在入仕登科方面卻不是可造之才,早年兩度參加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後來袁世凱自己也說過:“那幾年,爲了要博一個功名,讀書累到吐血,都沒考取一個舉人,這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遺憾。”

公元1882年,袁世凱本欲再應舉入仕,但清朝屬國朝鮮突發事變,卻改變了袁世凱的人生軌跡。梟雄袁世凱雖“文章尚不入門”,但自小喜愛兵法嘗自謂:“三軍不可奪帥,我手上如果能夠掌握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 袁世凱跟隨儒將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據記載戰場上年輕袁世凱總是帶頭衝在最前面,堅毅勇敢的作風也感染了部下。很快他便被吳長慶報以首功,稱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爲奮勇”,地方上朝鮮上下也對袁世凱一致好評,盛讚其爲“袁司馬”。

毛主席參觀安陽袁林提一疑問:袁世凱原籍在項城,爲何葬在安陽?

經過朝鮮戰役,袁世凱表現突出有“知兵”之名,很快就受到清廷重視。在甲午戰爭結束後,舉國上下掀起了維新變法、救亡圖存,袁世凱經權臣李鴻章上奏摺保薦,光緒帝委派其督練新建陸軍,自此北洋新軍便逐漸成爲梟雄袁世凱個人政治資本,使其成爲北洋軍閥的始祖。戊戌政變後,袁世凱又獲得後黨信任,地位可謂是扶搖直上,年僅40歲的他便由工部侍郎升任山東巡撫,成爲封疆大吏。1911年,武昌起義後袁世凱又以手握六鎮新兵,逼迫清帝遜位建立民國,成爲臨時大總統。

縱觀一代梟雄袁世凱的一生,在晚清時候就是位極人臣聲名赫赫,轉向革命後又憑藉兵權當上民國大總統,可以說風雲一時,叱吒中國政壇。然而就是這樣登上權利頂峯的袁世凱,最後還是不甘心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逆時代而行復闢王朝,自行稱帝。梟雄袁世凱在過了一把皇帝癮之後,最終在1916年3月22日在全國一片聲討中被迫取消帝制,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的生命就像他的洪憲王朝一樣走到了盡頭。在彌留之際,袁世凱對身邊的子女們微弱地說到:“扶柩回籍,葬吾洹上”。

毛主席參觀安陽袁林提一疑問:袁世凱原籍在項城,爲何葬在安陽?

也就是說袁世凱的遺願是自己死後,要葬在安陽的洹水北岸。按常理說袁世凱原籍是河南項城,爲什麼要葬在安陽,當時的人們確實不清楚?1952年,偉人毛主席在視察黃河沿岸時路過河南安陽,看到了梟雄袁世凱的墓地。觀看過之後,地方官員對其說到:袁林本來是要平掉的。不料,毛主席不以爲然地講道:“不要平嘛,還要保護好,留作反面教材。”緊接着,博古通今的毛主席在參觀安陽袁林後也提疑問:“袁世凱原籍在項城,爲何葬在相隔數百里的安陽?”

當時在場人員也沒能回答出主席先生的疑問,一般中國人的傳統是生於斯,埋葬於斯,但爲何袁世凱卻留下“葬吾洹上”的遺願呢?後來,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雪在《我的父親袁世凱》一書中,才道出前因後果。原來袁世凱雖然顯赫一世,但袁世凱在袁家只是庶出身份,在封建禮教面前庶出子與嫡出子地位極其不一樣。袁世凱兄弟六人,只有二哥袁世敦爲袁保中正妻郭氏所生,所以嫡出袁世敦在袁家兄弟輩中的地位最高,其父袁保中去世後,理所當然的擔當起“當家人”的角色,在袁傢俱有說一不二的權威性。

毛主席參觀安陽袁林提一疑問:袁世凱原籍在項城,爲何葬在安陽?

袁世凱功成名就之後,在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任上,他的生母親劉氏去世,爲此他親自帶着母親的靈柩返回故鄉,想將她與父親袁保中合葬。當時此事還驚動慈禧太后,慈禧考慮到時局艱難,只賞袁世凱四十天假期,並加恩賞給劉老夫人一品封典,派河南巡撫專程前往項城致祭。而對於袁世凱來說,這是極大的恩榮,袁世凱本以爲此次回鄉盡孝葬母算是衣錦還鄉,定能威風八面,好好地風光一回,誰曾想事與願違,主持家務的二哥袁世敦卻讓他出盡洋相。

袁世敦堅決反對妾室劉氏與生父袁保中合葬,他認爲劉氏作爲妾室,只能另起小墳而不能同葬,並搬出“嫡庶之分”的理由讓袁世凱難堪。袁世凱聽到二哥袁世敦的話,氣急敗壞與其大吵一架,最後幾乎還差點動手。據說爲了這件事,袁世凱還動用了很多關係,特地找來徐世昌和族人出面調解此事,但堅持封建禮教的袁世敦油鹽不進,妾室葬入祖墳誰說情都沒用。最後,袁世凱無奈只得買了新的墳地即安陽彰德洹上村進行安葬其母。

毛主席參觀安陽袁林提一疑問:袁世凱原籍在項城,爲何葬在安陽?

經此風波,兄弟倆的關係算是徹底鬧掰了,袁世凱一氣之下發誓再不回老家項城,即使被迫回鄉歸隱期間,也是“垂釣”於安陽洹上村,可見其受傷之深。而由於生母劉氏未被尊重,梟雄袁世凱也憤然遷籍,定居在安陽洹上村,直到他做了民國大總統,弟兄倆還是不相不聞的。可見這件事對袁世凱的刺激非常大,既讓其憤怒痛苦,又讓他充滿屈辱之感。所以袁世凱臨終時也惦記着自己的歸處“扶柩回籍,葬吾洹上”,要回到安陽去陪伴其生母劉氏,而非原籍項城老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