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讲准妈妈们人见人怕的孕期症状:见红。

无论处于孕期的哪个阶段,一旦发生“见红”,准妈妈都会无比焦虑,所以今天开贴来为妈妈们分析一下,在早孕期发生“见红”应当如何沉着应对。

见红:指孕期阴道少量流血。

早孕期出血应该怎么办?

首先怀孕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异常的。

1.血液检查(血HCG+孕酮)

妈妈们所看到的化验报告后均有正常值参考范围,每家医院试剂及化验设备有所不同,所以妈妈们不用相互比较高低,并无参考意义,如果妈妈们的检查结果存在异常,建议选择在同一家医院进行复查,方便医生纵向比较指标变化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用药进行干预。

2.异常的情况

异常的情况有流产(先兆流产、稽留流产、不全流产和完全流产等)和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其中先兆流产经治疗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妊娠,而其他的情况都属妊娠失败,绝大多数需要医疗干预。

一般而言,较少量的出血不会在短期内引起严重的后果,但是一定要就医,积极配合检查诊断,不可心存侥幸,例如宫外孕往往阴道出血不多,早期腹痛不明显,等到症状典型时往往已有妊娠破裂较多腹腔出血的情况;

稽留流产出血可能发生在胚胎停止发育后较长时间,如不及时清除,可能引起感染、凝血异常、宫腔粘连机化对下次妊娠有不利影响。

不全流产和完全流产一般出血比较多,等于或多于月经量,特别是不全流产时,有组织嵌顿于子宫颈口不能顺利排出时,影响子宫收缩造成的出血可能使患者陷入休克状态。

医生一般会根据病史、停经天数、阴道出血的多少、子宫大小、超声检查以及血HCG测定来判断,有些情况很典型,有时不能立即确定,嘱咐患者随诊,患者往往不能理解。

一般而言,受孕以后的两周(若根据末次月经推算需结合月经周期长短,相当于在下次月经应该来潮时),市售的尿检试纸可能检出阳性,此时血HCG的水平大约是100-300IU/L左右,而一般大约在2000IU左右时地,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内的妊娠囊确定宫内早孕(根据医师的识别能力以及超声的分辨率有不同),这个时限大约是在受孕后的3-4周(根据末次月经推算的话即5-6周)。

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多数是排除法得到诊断的,妊娠后宫内未发现妊娠物,血HCG达到一定的标准仍无宫内妊娠物来诊断宫外孕。只有10%不到的宫外孕可能探及子宫外的妊娠囊或者附件区的丰富血流异常回声。早期妊娠首次确定宫内活胎的依据是原始胎心管搏动,大约在7-8周(末次月经起算)时超声可检出。

因此,在血或尿HCG提示妊娠后至超声探及子宫内妊娠前有一段时间、超声探及宫内妊娠至探及胎心前有不确定期,依据目前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不能克服诊断上的真空阶段,这就需要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一是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孕5-6周可以确定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若无妊娠囊发现,要提高警惕,短期内随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宫外孕未及时处理而发生破裂大出血的可能;二是HCG的检查和随访,由于HCG水平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自身对照很有意义,间隔一日两日的值对临床诊断就很有价值。

3.超声检查

很多患者认为超声检查对胎儿有害,所以拒绝进行超声检查,实际上诊断用的超声剂量和所用时间对胎儿发育是没有危害的,如果一味担心而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才是得不偿失。

例如有一位患者就是因为自然流产过,所以早孕见红拒绝超声检查,一直卧床保胎,直到3个月建卡时才发现孕囊早已停止发育大约只有7周的水平,延误了治疗。

4. 保胎药

还有个保胎药使用的问题,我们说的保胎药是指各种可用于治疗妊娠黄体功能不足的孕酮制剂。严格的说,对于黄体功能不足的先兆流产才有治疗价值,而对于非此因引起的并无效果。

学术界对此目前并无统一意见,甚至有学者认为黄体功能不足可能是卵泡发育不良的结果,所以即使黄体功能不足,予孕酮治疗对预后并无改善。我个人认为孕酮测定低下者可考虑黄体酮治疗。

所以早孕见红不要紧张,也不要掉以轻心,积极配合诊断治疗。

5.孕酮值偏低

如果孕早期检查结果均正常,仅孕酮明显低于正常值,产科医生一般会建议保胎药物对症治疗,用药建议持续一周左右,用药期间需要多卧床休息,忌生冷饮食,不宜同房,用药后需复诊了解胎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用药,对于出血量较多的准妈妈可能会建议入院治疗,方便及时处理,希望妈妈们能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6.胚胎发育不良

即血HCG以及孕酮均偏低,且B超未查见孕囊或提示孕囊明显发育不良,此时,我并不建议准妈妈们继续使用保胎药物,很多妈妈表示不能理解,常常会抱怨医生没有积极治疗,妈妈们保胎心切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胎儿发育已经异常,即使用再多的保胎药物也是无济于事的。然而,在目前门诊的实际治疗中,无论指标是否有异,还是有大量的医生在并没有明确用药指征的情况下仍然使用保胎药物,这可能也是目前医疗环境之下的无奈之举吧。

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保胎药物并不是仙丹,超量过量的使用,反而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还是需要遵医嘱用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