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蒙田說過這樣一句話:作爲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啓發、教育子女。

父親的學識、人生經歷等都是寶貴的財富,如果避開那些彎道,把最有意義的東西和品質教給孩子,那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老師也比不上的家庭教育 ,因爲1個好父親=200個老師!

家庭教育中,父親與母親的教育應該互相配合,相互彌補。

從生理結構出發,男性的陽剛和女性的溫柔互相結合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最成功的,更適應社會生存。

  • 父親教會孩子陽光、自律、堅強、責任。
  • 母親教會孩子溫和、善良、修養等寶貴品質。
  • 父親參與的越多,越能彌補女性教育的遺憾。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母親是同等重要的,父親千萬別忽略自己的作用。

1

爸爸成了中國孩子的奢侈品

中國爸爸把教養孩子的任務幾乎全推到了媽媽身上。在1988名被調查者中,60.7%認爲“現在的孩子缺失父教”,僅有13.0%認爲“父教並不缺失”。在回答“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誰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時,46.9%選擇了母親,28.7%表示“父母均擔”,僅有13.0%表示是父親。

有媒體一項針對北京6歲幼兒的父親的調查發現:80%的父親認爲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交往。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的數據顯示,在被問到“心情不好時,誰最能理解、安慰你”時,僅有10.0%的少年兒童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空閒時間,你和誰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時,僅有6.9%的人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誰最尊重你,讓你感到很自信”時,僅有15.5%的人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內心的祕密,你最願意告訴誰”時,僅有8.5%的少年兒童選擇了父親。

看吧,種種數據調查都在顯示,中國爸爸已經成了孩子的奢侈品了。

沒時間陪孩子、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已經從不正常現象成爲了一個大概率普遍現象。

2

隱身的爸爸+焦慮的媽媽

中國教育的現狀就是隱身的爸爸+焦慮的媽媽。

我們總會看到媽媽早晨焦急的叫孩子起牀、做早飯、送孩子上學一氣呵成,放學輔導作業、檢查作業、哄孩子睡覺一條龍服務,每個媽媽都像被架在熱鍋上的螞蟻,忙的團團轉時,爸爸卻不知所蹤,就像隱身了一樣。

有人會說爸爸要賺錢啊,爸爸辛苦工作都是爲了這個家啊。

爸爸們究竟是爲了給孩子掙學費才遠離了家庭教育,還是爲了遠離家庭教育的瑣碎而主動加班“掙學費”,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心裏的一杆秤。媽媽同樣上班,哪怕是擠時間,也會想辦法負責起孩子的教育。

3

爸爸,你是多麼重要!

我見過爸爸常年撒手孩子教育的家庭是怎麼樣的。

爸爸在外地工作,常年與孩子和媽媽兩地分居。每年冬夏見上兩次,時間久了,孩子每天都在長大,漸漸地,爸爸不再是意義上的爸爸,對孩子來說,只是遠方一個熟悉又陌生的人,是電話裏摸不到的聲音,是一個字面意義上的符號。

上初中後,班裏的孩子在父母的簇擁下都幸福快樂,好像只有他一個人被困在只有媽媽的家裏,爸爸,連他的家長會都從來沒有參加過。時間長了,他越來越自卑和敏感,怕別人問起他的家庭,怕別人知道他和媽媽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怕別人像他炫耀爸爸媽媽帶孩子去了哪裏,買了什麼禮物,他越來越像一個驚弓之鳥,就連班主任也問他,爲什麼從來沒見過你的爸爸。

不是沒有爸爸,我的爸爸比起別人的爸爸只是隱身了而已。

常年與女性待在一起,孩子會偏向女方的特質,變得敏感、多愁善感。

缺乏男性教育的孩子,女孩子在青春期沒有爸爸的底線教育,會容易早戀,容易被人欺騙。而男孩子,沒有爸爸的陽光教育,會變得缺乏激情、沒有責任感,自卑、性格孤僻等。

所以,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是多麼重要,是女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但現實是,很多父親並沒有時間,甚至是沒有耐心教育孩子,不像媽媽那樣細心,經常會不耐煩,在“教育”這件事中犯錯,急於求成,給整個家庭帶來壓力。

所以爸爸們,看看下面這面幾點,規避在教育中容易犯的錯,走的彎路,掌握最科學的教育理念。

4

爸爸,請不要這樣做

● 不要讓父愛失去理性

生活的重擔壓在父親頭上

壓得很多男性喘不過氣

沉默中爆發的出口是暴力

並將暴力對準最弱小和無法還手的孩子

但孩子不是你的出氣筒

暴力永遠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不要讓父愛失去理性!

● 不要讓孩子總圍着你的“思想”轉

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

聽爸爸的話,我不會害你。

但我會限制你

限制你的天性、限制你的愛好

因爲比起孩子的幸福快樂

實踐父親的思想纔是正事。

不要壓制孩子的天性

那有可能將是你親手斷送的未來

● 不要總拿爸爸的權威限制孩子

父權是父親教育孩子的天性

卻不是父親限制孩子的通行證

過分聽話的孩子不是乖巧而是無能

因爲不夠自由的土壤

培養不出嚮往藍天的雛鷹

不要總拿爸爸的權威限制孩子

你限制住孩子,失去的是更廣大的天空

● 不要一直強調孩子的“弱點”

好的父親會弱化孩子的缺點

放大優點照亮孩子的自信心。

不好的父親總會強調孩子的弱點,

放大缺點滿足自己的強者心態。

拿孩子缺點說事的父親自己也是弱者

因爲他打壓比自己小的來彰顯自己是強的

不要一直強調孩子的弱點

是一種來自強者的尊重。

● 不要爲孩子規劃人生,讓他自己去開拓

爲孩子早早規劃人生不是替他避開彎路

而是折斷他的翅膀把他困在圍城

很多父親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框住孩子

卻忘記了孩子也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走的了彎路,撞的了南牆

才能踏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不要爲孩子規劃人生,

讓他自己去開拓。

5

爸爸,請教會孩子這些

自立

自立方面,爸爸比媽媽更能以身作則。女性總是柔軟的,自立這種強硬的特質是要爸爸在言語中一點一滴爲孩子演示,摔倒了不要哭,自己爬起來,記住跌倒的地方。

責任感

責任,是壓在每個父親身上最重的擔子,而這一門社會必須課,也需要父親爲孩子親自演示。只有有責任感的孩子,纔會被人信任,才能在社會上取得成就。

堅強

內在堅強的孩子沒有人能從外面打倒。堅強,可以說是孩子身上最閃閃發光的品質和當下孩子最缺乏的品質,大浪淘沙的社會,堅強的人才能面對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衝擊,走向更遠的地方,不堅強的孩子對生命也沒有敬畏感,面對挫折容易自我放棄或輕生爸爸要培養孩子堅強的品質,風雨欲來也不怕,一路勇敢前行。

父親不只是佇立的山,也是豎起的一面鏡子,照着自己,也照着孩子,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孩子的成長,以身作則,平等對待,把孩子看成一個平等的人是理性對待,再加上父親厚重的愛,孩子即使不是學習上最優秀的,也會是生活上的強者。

  • 如果成長是一場暴風雨,那爸爸就是庇護孩子的大樹;
  • 如果人生是一場充滿危險的旅途,那爸爸就是孩子的庇護所;
  • 入股人生是航行在看不到岸的海面,那爸爸就是海上的指明燈。

教育孩子,要讓爸爸做主角,孩子出不出色,80%的決定權在爸爸手裏!

#今日話題#

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爸爸有參與嗎?是幫忙還是添亂?歡迎留言區分享~

文章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