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扶贫资金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保障,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救命救急的钱,是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应严防死守的重点对象。纪检监察干部应深入群众,实地看看我们的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是否真抓实干,问一问贫困群众对我们的扶贫干部是否满意,科学考核干部实绩。

2019年作为“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5月8日,四川日报)

四川将2019年作为“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通过狠抓扶贫领域作风纪律,打造一支作风优良、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的脱贫攻坚队伍,为实现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保驾护航。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警钟长鸣,我们的党员干部,应以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责任感,慎终如始,跑完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也要将脱贫攻坚领域作为监督执纪的重点领域,狠抓脱贫攻坚工作纪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盯紧扶贫资金,守好群众“奶酪”。扶贫资金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保障,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救命救急的钱,是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应严防死守的重点对象。盯紧扶贫资金,一方面要防止扶贫资金被非法侵吞,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要盯紧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保证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到实处;另一方面,针对利用扶贫资金搞政绩工程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也要加大问责力度,保障扶贫资金不被浪费。

二是要剑指懒政怠政,激发担当作为。脱贫攻坚工作容不得任何人滥竽充数,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实绩考核,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及时处理。但纪检监察机关在考核干部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本身工作压力就很重,不能再用考核增压,所以考核应由“虚”转“实”,减少对干部的“材料”考核,增加对干部的实绩考察。纪检监察干部应深入群众,实地看看我们的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是否真抓实干,问一问贫困群众对我们的扶贫干部是否满意,科学考核干部实绩。

三是要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党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脱贫攻坚工作更是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脱贫攻坚工作究竟“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的纪检监察机关,既要多渠道收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线索,也要主动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搜集来的线索和意见建议,应分类处理,线索一经查实严肃处理,有用的意见建议欣然采纳,并用于下一步工作优化;经查不实的线索的要及时澄清,意见建议即便不合适也要及时向群众解释清楚,避免误会产生。

狠抓扶贫领域作风纪律,对混迹在脱贫攻坚队伍中的违纪分子严厉查处,用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程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