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肥養肥的青海首富肖永明:曾因借殼上市“被坑”

2018年胡潤百富榜,肖永明家族以210億財富排名第64位,其是藏格鉀肥實際控制人。

肖永明來頭不小,早在2016年就已名列胡潤百富榜。除了藏格鉀肥,肖永明還控制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西藏中利實業有限公司、安嶽縣藏格投資有限公司等,業務多涉及礦產勘查及金融投資。

根據企查貓工商信息顯示,格爾木藏格鉀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二大鉀肥生產企業,成立於2002年11月13日,註冊資本8億元,主營業務爲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

鉀肥養肥的青海首富肖永明:曾因借殼上市“被坑”

據悉,藏格鉀肥擁有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礦區724.3493平方公里的鉀鹽採礦權證,是我國第二大以鹽湖鉀鹽資源爲依託的資源型氯化鉀生產企業。

依據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的經濟基礎,他先後投資成立了青海中浩天然氣化工有限公司、青海川藍鉀肥有限公司、西藏中勝礦業有限公司、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等企業。

肖永明爲人低調,不願接受媒體採訪。但網絡上流傳着一件他的趣事:2012年2月9日,有媒體報道四川富豪買走4530萬美元公務機"達索獵鷹7X",後被證實該機歸屬藏格鉀肥旗下,公司就此回應稱"現在買私人飛機又不是啥稀奇事"。

小飯館改寫財富史

肖永明於1964年7月出生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1981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安嶽永鴻塑料廠副廠長;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任青海省格爾木市小小酒家總經理。1998年他開始涉足鉀肥行業,後成立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

據傳聞,在格爾木,肖永明儼然已成爲川商的楷模,一談起肖永明,川商們立馬一臉肅然,顯出崇拜的神情。

“80年代末的格爾木,只有一個出名的飯店,叫鳳凰酒家,是格爾木最大的飯店,餐館就是一個大廳,十幾張桌子而已。”1991年就來到格爾木的劉文彬介紹說。

肖永明後來與人合夥開了家“小小酒家”,但就是這麼一家小飯館卻很快改寫了格爾木四川商人的財富史。

“上世紀90年代,凡是來過格爾木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小小酒家’。當年,一般都是要預訂纔能有位子,這在當年的格爾木是非常罕見的”。格爾木毛哥老鴨湯的大堂經理田華強如是介紹道,肖永明的“小小酒家”其火爆程度和受到的好評,迅速超過“鳳凰酒家”,成爲當年格爾木餐飲業界的一個標杆。

“1998年前後,肖老闆就開始從餐飲行業殺進格爾木的鉀肥行業,先是倒賣鉀肥,後來是租生產車間,最後乾脆承包鉀肥廠,直至最後買下整座工廠。”格爾木川商認爲,上世紀90年代後期,鉀肥正是格爾木的優勢資源行業,肖永明此時進入,顯然是下對了一步關鍵的棋。

借殼上市還得替前任還債

2016年1月,格爾木藏格鉀肥股份有限公司借殼金谷源成功上市,成爲我國鉀肥第二大股。

但在借殼上市的同時,藏格鉀肥卻也不得不兜起前任留下的不少債務和糾紛。

金谷源原名*ST金源,原稱爲河北華玉,由邯鄲陶瓷集團總公司發起組建。公司業務最早涉及陶瓷製作、紡織及紡織機械、化工業、橡膠業。但隨着產業結構升級的推進,陶瓷、紡織等傳統輕工業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現象,在1996年掛牌深交所後,河北華玉業績逐漸滑坡,市值也一度萎縮至6.25億元。

經過一系列股權轉讓後,路源世紀最終成爲該公司第一大股東之位,並將公司名稱改爲金谷源。不過,路源世紀的入主並未使公司換來新生,在向農業貿易、礦業開採轉型的過程中,金谷源不僅因虧損戴帽,還捲入多起訴訟糾紛。

起先藏格鉀肥也曾計劃通過IPO方式登錄A股,但最終作價89.39億元借殼*ST金源。交易完成後,*ST金源原有資產、負債、業務被剝離,從此專營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

借殼後,藏格鉀肥還得替老“東家”清償超過6000萬元的債務糾紛和債務款項。

其中一起借款糾紛起源於*ST金源與自然人王江澤的借款糾紛。早在2014年7月,王澤江便與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路源世紀和聯達東方達成《債務代償協議書》,因後三者多次未按約足額還款,王澤江遂向上海二中院提起訴訟,涉及借款本金及利息近億元。

對此,*ST金源表示,公司於2016年7月完成借殼上市,新一屆董事會於2016年8月16日選舉產生,上屆董事會、管理層未向本屆董事會及管理層告知此案,直至法院扣劃、銀行通知公司,才得知上述案件情況。

上海二中院最終做出執行裁定書,最終劃扣該募集資金專項賬戶存款餘額6471.27萬元。

2011年11月5日,金谷源因未支付股權轉讓款被吉林國諾起訴至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2年1月13日,金谷源因借貸糾紛被崑山宏圖起訴至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值得一提的是,金谷源與崑山宏圖的該起糾紛還因未及時披露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監管部門分別對上市公司及公司董事長處以30萬元、20萬元的罰款。

這一系列起訴均在藏格鉀肥借殼後接連判決,新股東藏格投資也不得不擔起清償責任。

此後,公司扭虧爲盈,成功“摘帽”。

曾因資金佔用、信披違規數次被罰

2017年6月14日晚間,金谷源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6月14日收到青海證監局對公司下達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分別爲《關於對肖永明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關於對金谷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關於對陳健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關於對馬福強採取認定爲不適當人選措施的決定》。

青海證監局表示,經查,2016年至2017年4月,金谷源控股股東藏格投資通過佔用金谷源控股子公司藏格鉀肥銀行承兌匯票方式,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

2016年累計發生額8.32億元,2016年9月30日、12月31日資金佔用餘額分別爲664.92萬元、1.11億元。2017年1月1日至4月17日,累計佔用額1.05億元。截至2017年4月17日藏格投資以現金方式全部清償了上述款項,並支付了資金佔用費895.64萬元。

青海證監局指出,金谷源未對上述大股東資金佔用事項履行相關審議程序,未及時履行臨時信息披露義務,未在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該重要事項。肖永明作爲金谷源董事長未勤勉盡責,對上述行爲負有直接責任。陳健作爲金谷源財務負責人、原董事會祕書未勤勉盡責,對上述行爲負有直接責任。

馬福強作爲金谷源董事、藏格投資財務總監,未及時向金谷源提供藏格投資資金佔用信息,且爲該事件的直接實施人,對此負主要責任。

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青海證監局決定,對金谷源公司、肖永明、陳健等予以警示並計入證券期貨誠信檔案。

2017年9月7日,深交所網站公佈對藏格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時任董事長邢福立、時任副董事長秦文平等數人的監管函。

此外,藏格控股及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肖永明等數人均被予以通報批評的處分。

經查,藏格創業在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17日期間通過挪用藏格鉀肥銀行承兌匯票方式累計佔用藏格控股資金93,688.16萬元。其中,2016年度累計佔用資金83,188.16萬元,2016年7月27日至12月31日累計佔用資金10,798.77萬元,2017年1月1日至4月17日累計佔用資金10,500萬元。

藏格控股對上述控股股東資金佔用情況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亦未在2016年7月25日、9 月 28 日公告的《金谷源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 實施情況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書》中披露藏格創業佔用藏格鉀肥資金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