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互聯網助力旅遊產業迎來“文化”洗禮期

未來網北京電 (見習記者 劉文靜)“在我們國家,一些比較著名的旅遊景區是在盈利的,但是除此之外的大多數景區都在虧損。爲什麼?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我們國內景區的單一化。”7月10-12日,2018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舉行。在“2018年中國互聯網文化和旅遊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英傑這樣說道。

2018年中國互聯網文化和旅遊大會現場 未來網 見習記者 劉文靜 攝

近年來,中國的旅遊行業發展迅速,但是就旅遊景區的收益而言,一方面是著名景區的一票難求、盈利不斷,另一方面卻是普通景區的旺季興盛、淡季慘淡。在2018年中國互聯網文化和旅遊大會上,衆多專家表示,在經歷了“互聯網+、智慧建設、全域”洗禮期之後,旅遊產業將迎來“文化”洗禮期。旅遊產業必須與文化傳承結合起來,豐富旅遊內涵,增強遊客的文化體驗。

“2018年4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掛牌,‘詩’和‘遠方’的聯姻正式宣告禮成。文化和旅遊的碰撞不僅僅會衍生出大衆全新旅遊模式,更是形成又一風口。如何促進文化和旅遊結合,推動傳統產業結構轉型,拉動城市消費市場,成爲熱議話題。”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祕書長王志勤表示。

“婚禮外辦”創始人兼CEO劉京喆認爲,文化和旅遊是一體的,是不可分割的。在互聯網時代下,文化給旅遊產業插上了翅膀,給了旅遊真正的靈魂。

文化對旅遊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將文化與旅遊結合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旅遊產業也不得不隨着人們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而進步。“要注重人們的精神需求,注重‘粉絲經濟’。”中亞網絡電視臺執行臺長鬍周強調。

“如今中國的旅遊景區大多還只停留在“賣票”的階段,但對比一下迪士尼我們會發現,迪士尼的門票大概佔總收益38%左右,剩下的62%都是來自於迪士尼文化的衍生品和其他的產業鏈。我們要向迪士尼學習,延長產業鏈,將文化與旅遊融合在一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峯表示,傳統的旅遊爲觀光式旅遊,如今的旅遊爲體驗式旅遊。如今簡單的“看一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食住行娛購一體化也只停留在表面,必須加入文化的體驗,才能滿足遊客的胃口。

王英傑也表示,中華幾千年的歷史中沉澱下來了豐富厚重的文化資源,大可以把它們開發再利用。“比如西安兵馬俑,單單隻看俑是很枯燥的,小孩子更是看不懂,所以我們當時建議在兵馬俑景區建一個虛擬再現的歷史場景,讓遊客切實體驗一下秦朝的歷史和文化,建議落實以後大大延長了遊客在景區消費的時間。”

胡周也建議,在新時代下,要用好新技術手段對旅遊景區進行文化的再建設,此外還要用好短視頻、網絡新媒體等互聯網傳播手段做好宣傳工作,抓住人們的喜好,切實將景區宣傳出去。“網絡媒體是宣傳的一個巨大窗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利用自身的優勢和資源,結合國家的非遺文化,在詩和遠方聯姻的背景下,撬動的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產業。網絡媒體與文旅產業佳偶天成,必將走向一個更廣闊的舞臺,近年來,跨界融合已經是媒體發展的趨勢,順大勢纔可有所爲,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跨界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