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活日報

導讀

曾幾何時,在人們印象中,護士似乎就是打針、發藥的代名詞,“醫生的嘴,護士的腿”更是一語道破了醫療體系內醫護地位的懸殊。

隨着診療技術的發展和醫學分科的不斷細化,護理模式也在發生着變化,護士工作由基礎護理向更加專業化護理的方向發展。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如今的護士不僅是基礎護理服務的提供者,更是患者病情的觀察者、臨牀決策的參與者、治療康復的實施者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者。

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像醫生一樣,護士也能坐診看病。這些“坐診看病”的專科護士,都是在特定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家型臨牀護士。他們不僅熟諳護理專業知識,且在解決疑難護理問題等方面技高一籌;他們把優質服務送進患者心坎,將護理專科特色門診打造成爲醫院的又一個特色品牌。

創面診療中心:關愛造口傷口,守住生命尊嚴

爲挽救直腸膀胱等病變患者的生命,醫生會通過手術切除病變部位,然後將腸的末端縫於腹壁的一個開口,用來排泄糞便,叫做“造口”。造口治療師,這個普通百姓還感陌生的職業,近年來在造口傷口患者的規範化診療中已經佔有一席之地。

今年72歲的張先生幾個月前被檢查出直腸癌,醫生通過手術切除了病變部分,並在他腹部做了造口。他好不容易坦然接受了自己成爲一個“造口人”的事實,卻在術後第3天被發現造口黏膜壞死。

國際造口治療師、千佛山醫院創面診療中心副主任護師徐小琳告訴記者,他們爲其清除了壞死的造口組織,但造口黏膜分離,造口回縮,因此,在抗感染之餘,還爲其選擇了促進肉芽生長的敷料。術後11天時,造口與皮膚表面平齊,分離處基本癒合。後來,通過凸面底盤的使用,解決了造口低平的問題,術後14天,患者造口長好,隨即出院。

“如果當時沒有正確處理,造口回縮,就可能把排泄物直接排到腹腔裏,造成腹腔感染,甚至有致死風險。”徐小琳說,藉助功能性敷料和先進的造口產品,幫助患者快速癒合,這是專科護士的優勢。

“幸虧有專科護士,不然我這隻腳就不完整了。”今年71歲的任先生介紹說,他因糖尿病足部潰瘍兩個多月,右足第2趾傷口感染腐爛骨外露,輾轉多家醫院、花了不少錢,都被告知只能截肢。後來,他慕名來到千佛山醫院,在徐小琳等護理專家的精心護理下,一個月左右,原本暴露的骨骼就被新鮮的肉芽覆蓋,傷口癒合,自然也沒了截肢的風險。

千佛山醫院創面診療中心主任劉峯介紹說,近年來,隨着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慢性傷口患者越來越多,慢性傷口及難愈性創面的管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爲山東省護理學會造口傷口委員會及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的牽頭主辦單位,千佛山醫院於今年5月初成立了山東省內第一家創面診療中心。

據悉,該中心將原外科換藥室、造口傷口門診整合在一起,以造口治療師爲主,配有骨創傷外科、血管外科、內分泌科、胃腸外科、皮膚科等科室的多學科團隊,以保證創面得到系統全面的最佳處理。其主要業務範圍除了各類急慢性傷口的診療,包括各類擦傷、挫傷、感染傷口、壓瘡、糖尿病足、血管性潰瘍、放射性皮炎等,還有腸造口、泌尿造口術後康復指導及併發症的護理,以及失禁患者的康復指導,和淋巴水腫患者的康復與診療。今年上半年,中心接診傷口患者、造口、淋巴水腫及各種處置3000人次,院內會診4000多人次,爲臨牀解決了衆多疑難問題,極大地提高了造口傷口患者的生活質量。

淋巴水腫治療門診:爲腫瘤術後放化療搭起“保護傘”

今年4月18日,千佛山醫院率先在省內成立淋巴水腫治療門診,讓淋巴水腫患者得到精準化診療。曾飽受淋巴水腫困擾的市民張女士,便是首批獲益者之一。

“最嚴重的時候,右手臂比左手臂大一圈,整天腫脹難受,現在不仔細看,已經看不出兩條手臂的差別了。”今年76歲的張女士是一名退休老師,十年前做過乳腺癌手術。威脅生命的腫瘤切除了,但後遺症——手臂上的淋巴結水腫,卻困擾了她多年。

千佛山醫院淋巴水腫治療門診開診後,張女士慕名找到了千佛山醫院主管護師張雲。張雲是該院首位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目前山東省內僅有22人取得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資格證書。

經過幾個療程的治療,張女士的淋巴水腫情況明顯改善,外觀上已經和正常一側肢體幾乎沒有差別。更讓她感到欣喜的是,手臂麻木、腫脹的感覺逐漸消失,原來僵硬的手指也能得以舒展。

張雲告訴記者,淋巴水腫是指因淋巴循環障礙,導致淋巴液在組織間隙滯留所引起的包括組織水腫、慢性炎症、組織纖維化及脂肪纖維化等一系列病理改變,常見於乳腺癌術後上肢淋巴水腫、婦科腫瘤、泌尿外科腫瘤術後及骨科術後下肢水腫患者,在常見疾病中排第11位。其中,上肢淋巴水腫是乳腺癌術後常見且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發生率可達10%—30%,且病人終身都有發病可能。

“張女士當時因切除了一側腋窩淋巴結,造成淋巴循環通路阻斷,淋巴液迴流不暢,從而導致組織液聚集在組織間隙,於是出現患肢手臂腫脹、肢體功能障礙、關節活動受限等。”張雲說,如果任病情繼續發展,嚴重者可能出現整條手臂脂肪堆積、纖維化,甚至糜爛、皮膚癌變,需要截肢。由於目前尚無針對淋巴水腫的特效藥物,物理治療和綜合消腫治療是目前國際淋巴協會推崇的治療方法。

張雲介紹說,淋巴水腫消腫治療包括皮膚護理、徒手淋巴引流、繃帶壓力治療、功能鍛鍊、彈力袖等,其中,重點在手法淋巴引流與多層繃帶包紮。一般來說,治療淋巴水腫一個療程約14—21天,每次治療時間約爲2個小時。

據悉,淋巴水腫治療門診成立後,通過採用早期篩查、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在患者水腫早期即可及時進行治療,可以實現對病情的有效控制。病人家屬也可以跟着醫生學習治療技巧,回家進行輔助治療。目前,已有數十例患者獲益,另有36名患者已預約秋天治療。

PICC門診:中長期靜脈輸液“一針”治療全過程

在腫瘤科,常常會看到一些患者的胳膊上有一個導管,在輸液結束後也不拆除,這個導管就是經外周靜脈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英文簡稱爲PICC。

千佛山醫院PICC門診護士長、靜脈輸液治療小組副組長趙軍燕告訴記者,PICC是一根細細的、柔軟可曲的導管,從肘部或上臂靜脈置入,最終達到上腔靜脈,可以提供7天至1年的中長期靜脈輸液治療。適用於需中長期輸液、腸外營養、腫瘤放化療、老年輸液患者及ICU患者、外周靜脈條件差的患者。穿刺痛苦小、成功率高、併發症少、留置時間長。

“很多藥物在進行外周靜脈輸液的時候,由於其特有的藥物理化性質,會引起諸如靜脈炎、血栓及藥物外滲的風險,一方面造成了患者的痛苦及醫療費用的增加,另一方面,患者血管也遭受了不可恢復的破壞,嚴重影響以後的藥物輸液治療。”趙軍燕說,由於PICC末端在上腔靜脈,上腔靜脈血容量大,血流速度快,刺激性藥物及發皰劑藥物能迅速得到充分的稀釋,從而達到保護血管、保障靜脈治療安全的目的。另外,PICC全程治療“一針化”,可以減少患者反覆穿刺的痛苦,患者在帶管期間可正常生活,甚至可以進行部分娛樂活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早在2010年,千佛山醫院就單獨成立了PICC門診,越來越多的惡性腫瘤、終末期腎病、複雜外傷等外周血管損傷嚴重患者選擇了便捷、安全、舒適的PICC置管。如今,該門診月平均穿刺170例左右。

“除了長期輸液的患者,難打針的患者也適用PICC,超聲引導下的PICC,終結了打不上針的難題。”趙軍燕曾接到相關科室求助,說有一名終末期腎病的患者,長期輸液破壞了周圍血管,加上水腫嚴重肉眼已經找不到血管,雖然明確是臨終狀態,但家屬不願意放棄搶救。趙軍燕趕到後,在超聲引導下順利置管,使治療得以順利進行。雖然最終病人還是在兩三天後去世了,但其家屬不會因爲沒有盡力而感到遺憾。

PICC門診還將血管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方式應用於部分患者的靜脈採血、留置針穿刺等方面。上個月,醫院心內科曾接到一名疑似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但肉眼找不到血管無法完成穿刺,趙軍燕趕到後,在超聲引導下順利完成靜脈留置針穿刺,促成了第一時間的確診和搶救,患者轉危爲安。

因爲靜脈導管要在7天內消毒和沖洗,考慮到一些臥牀、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的需要,千佛山醫院成立了一個志願者服務團隊,在休息時間爲帶管回家的病人上門服務,只收取正常換藥的費用。

除此以外,作爲省內龍頭醫院,他們還致力於省內各級醫院PICC技術的幫扶和指導工作,以期讓更多患者能享受同等水平的護理服務。

-THE END-

現代護理報

中國護理第一報 最權威護理公衆號

微信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護士維權熱線:0311-6756243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