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四楼民俗展区,有两排木头架子。架子上悬挂着一排排小三十二开的木刻小书。封面上分明印着《刁窗》《秋江》《江油关》《琵琶记》《议剑献剑》《评雪辨踪》等名称。这两排书架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成都街市俗书的销售形式。而这种形式在美国摄影师卡尔·迈登斯于1941年拍摄的成都龙泉驿一组照片中也可以看到。

美国摄影师卡尔·迈登斯1941年拍摄的戏书架子。

成都博物馆展示的和美国摄影师拍摄的,属于坐贾的形式:高大笨重的木架挂满新刻印的书籍,摆放在书店门口供顾客选购。还有一种是行商:小贩从印书铺买进书籍,再另行贩卖,赚取其中的差价。这样的行商,在傅崇矩的“七十二行现相图”中有描绘。

1956年10月,作家黄裳第二次入蜀,写下与陆游同题的《入蜀记》。其中也提到了这种行商:

在成都的街上,还偶尔可以遇见这样的老人,身穿长衫,脚踏草鞋,手里拿着一个四根横木钉起来的架子,架子正中有一根直竖着下面镶着铁尖的木柄,随时可以在地上插起。架子横木上悬着一本本小小的木刻小书。这里面有川戏唱本,有洋琴词,也有《小菜歌》(即菜名杂字)这一类的通俗书。

这类书,其内容至少有三类,一类是如《跻春台》《惊人炮》《照胆台》等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惩恶扬善;一类是如《四川景致》《西蜀古迹》《七言杂字》《州县土产奇物》等书,通过韵文歌谣的形式,将成都景致或成都生活日常编为歌谣;一类是如成都博物馆民俗展区所悬挂的《秋江》《评雪辨踪》等书,是川剧剧本。而这种俗书剧本有的又与通行的川剧剧本有别。

这类俗书内容不同,因此民间对其称谓繁多。因其情节生动、闲暇消遣,读起来好耍好玩,故叫着“耍书”;因其内容多讲因果报应,故叫着“善书”;因其书多为简短的川剧折子戏,所以又称“戏书牌子”。又因其系在“卅”字形或“丰”字形的木架上售卖,故又称着“架上书”。

不管是叫做“耍书”、“善书”、“戏书牌子”、“架上书”,它其实和古代的“村书”、“兔园册子”类似,是乡间俗儒教田夫牧子诵读的一种俗书。

歌谣类的俗书,因其通俗易懂,适合作儿童的启蒙书。老一辈革命家张秀熟先生在《清末民间儿童读物》一文中就将清末四川的童蒙书分作几大类,其中一类便是识字书:“第三类,识字书,又名村塾杂字书。……字和词汇最多的是《七言杂字》,把生活和工作每一实物的名称,每一动作的称号,都分类记录下来,许多还为字典所没有,但都编造成为韵文。”

祖父且大连先生收集的清代民国俗书。

我的祖父且大连先生抄录于1937年的《七言杂字》中的《菜名杂字》,便是黄裳先生的《小菜歌》:

春夏秋冬菜也宽,逐一从头听我言:

葱子蒜苗盐须子,菠菜莴笋与椿巅。

红白萝卜和芹菜,黄瓜季豆瓠子先。

丝瓜苦瓜茄子剪,辣子舂烂酱油安。

苋菜茼蒿粟子菜,包菜紧心白油煎。

红苕脚板苕青菜,韭菜豆芽苕菜拈。

刀豆豇豆及茶豆,东瓜西瓜南瓜全。

扁豆豌豆泥䲡豆,软姜胡豆豌豆巅。

生姜地冲春不老,桃槑李菓结满山。

……

因全文七字为句,故称“七言杂字”;又因全文一韵到底,适合记诵。其中大量使用成都方言称谓,且多俗体字,如“盐须”应为芫荽,“椿巅”实为椿颠,“萝卜”即是萝卜,“东瓜”应作冬瓜,“桃槑李菓”本是桃梅李果。

且志宇文/图

来源:华西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