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公園花木林,

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

一時名貴五羊城。

這是朱德在1961年3月3日寫過的一首詩,表達的是對蘭花的鐘愛。

可是,朱老總爲什麼在“百花齊放各爭春”的情況下,偏偏認爲“唯有蘭花香正好”呢?

這是因爲蘭花對朱老總有着特殊的含義。

他喜歡蘭花的純潔,也懷念同蘭花一樣純潔的前妻——伍若蘭。

革命烈士伍若蘭,正是爲了掩護丈夫朱德,才被捕英勇就義的。

這又是一個怎樣悲慘的故事呢?

1929年1月,爲了粉碎國民黨的第三次“圍剿”,中央紅軍在毛澤東和朱德的帶領下離開井岡山。

有一天,經過長途行軍之後,朱德等人在一個小廟裏休息,卻沒想到被跟蹤而來的敵軍包圍了。

當時情況萬分緊急。

伍若蘭看着丈夫,斬釘截鐵地說:“我和警衛班的同志掩護你突圍!”

“大家一起快走吧!”朱德說。

而伍若蘭卻說,“現在情況都走不可能了。你快走,你是一軍之長,必須儘快突圍出去!”

伍若蘭說着就把朱德推出廟門。正好和敵軍撞了滿懷。十幾個敵兵端着槍衝過來,大聲喊着“不許動!不許動!”

伍若蘭見情況危急,一把奪過朱德的手槍,十幾把槍就全都瞄着她了。

這時,敵人的頭頭用槍指着朱德,氣勢洶洶地問,“你是什麼人?”

伍若蘭急中生智,搶先回答說:“他是我們的伙伕。”

敵人看着眼前這個滿臉鬍子,身披破棉襖,穿着草鞋打着綁腿的朱德,還真像個伙伕。於是便不理朱德,轉向伍若蘭,“你又是什麼人?”

“我是朱德的太太!”伍若蘭說。

“MD,朱德呢?”敵人更加囂張了。

伍若蘭向左邊房子一指,說:“他就在那個房間。”

敵人立功心切,馬上押着伍若蘭去找朱德。

“伙伕”朱德轉身就走,很快便和警衛班匯到一處。朱德手提一把機槍,帶領着警衛班戰士且戰且退,奔襲20多公里,才鑽進一片山林,逃出追捕。一路上,6名警衛戰士光榮犧牲。

但是這還不是最慘的。

敵人押着伍若蘭去抓朱德,沒有見到任何人,非常憤怒,把她押送到贛州。

2月12日,伍若蘭在贛州衛府裏遭到殺害,頭顱被割下來,掛在城門前的木杆上示衆。

朱德聽說之後,淚如雨下,從此鍾愛蘭花。

伍若蘭烈士簡介:伍若蘭,1903年3月生於湖南耒陽縣。1926年冬天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春參加湘南暴動,認識朱德,並與之結婚,後隨朱德奔赴井岡山。曾任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1929年2月2日,在紅四軍從井岡山向贛南挺進途中,遭遇國軍何鍵部隊突襲,被捕。後遭到殺害。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相關文章